为了追逐通用人工智能的目标,全球的数据中心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厂房建得比设备到货还快,连最基础的存储硬件都跟不上脚步。过去几个月,DRAM价格翻倍已经让人头疼,而现在情况更进一步。据《电子时报》报导,企业级机械硬盘的交付时间已经被推迟整整两年。
这意味着,如果一家企业现在下单购买大容量硬盘,必须等满24个月才能拿到货。机械硬盘是近线存储的核心,但AI的钱不会等人,云计算巨头只好把目光投向QLC NAND固态硬盘。QLC虽然寿命不如TLC,却能在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撑起冷数据的存放需求。
但当所有人一拥而上,新的缺口又出现了。北美和中国的云服务商都在抢购QLC NAND,这让全球SSD供应链紧绷起来。许多中低价位的消费级固态硬盘依赖QLC降成本,一旦被“挤兑”,就可能迎来全面涨价。报导还透露,一些晶圆厂的QLC产能已经被预订到202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