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8 11 月

花 5000 塊僱人秒回聊天,年輕人真會玩!

這年頭,秒回信息也能賺錢,「秒回師」你聽說過嗎?

有人月薪 9000 千,花 5000 塊錢買「秒回師」服務,這個新興職業真有那麼大魅力?

花 5000 塊僱人秒回聊天,年輕人真會玩!

據杭州交通 91.8 報道,杭州的陳阿姨最近很頭大。自家 00 後女兒,月薪 9000
塊,吃住全靠爸媽,卻是個「月光族」,一點錢存不下。

直到陳阿姨忍不住偷偷看了女兒手機才「破案」。原來她居然每個月 5000 塊購買一種叫作「秒回師」的服務。

這件事一衝上熱搜,好多網友表示不理解,第一次聽說還有這種職業。

其實,狐妹上社交平台扒了扒,發現確實有秒回師發帖接單。

便宜的一小時 30 元,貴的一個月一萬塊。承諾手機拴在褲腰帶上,蹦極的時候都能秒回。

至於為什麼年輕人要找「秒回師」?

可能是不想打擾現實中的朋友,向爸媽傾訴只會被說『別矯情』,秒回師至少不會敷衍自己的情緒。

對他們來說,花錢買的從來不是 「秒回」 這個動作,而是被理解、被尊重、被重視的情緒價值。

這種極致的「情緒響應」,恰恰是現實中的親友很難做到的。

不過,也有很多網友表示是智商稅,為什麼不找 AI 聊天呢,既省錢也能做到秒回。

還真別說,現在已經有很多年輕人在和 AI 聊天了,而且已經陷入深陷虛擬互動,難以自拔。

數據顯示,我國超三成年輕人每周和 AI 聊天超過 5 小時,部分重度用戶每天聊天時長高達 3 小時。

他們把 AI 當成了「情緒垃圾桶」和「精神寄託」。有些人甚至飯吃不好,覺也睡不好,每天和 AI 聊十幾個小時。

和 AI 聊多了,現實中的朋友都不想「搭理」了,畢竟 AI 多會說話,還能秒回,情緒價值拉滿。

還有很多年輕人在和 AI 談虛擬戀愛,通宵和 DeepSeek 「開車」,聊天記錄尺度大到都需要打馬賽克的程度。

前段時間,OpenAI?的 CEO 山姆·奧特曼宣布,ChatGPT 將在 12
月推出「成人模式」,也就是說允許大家光明正大「搞黃色」了。

其實,早在今年 2 月,ChatGPT 就悄悄做了一波「成人內容」試水。體驗過的老司機表示「三天就感覺自己虛得不行了」。

這些主流 AI 軟體,有輿論和監管的壓力,目前多少都有點限制。

但還有很多百無禁忌的平台,真是聊得不知天地為何物了。

如今,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很多人都在發帖求助怎麼戒斷和 AI 聊天。

年輕人玩玩也就罷了,現在很多家長都開始用「AI 帶娃」 。

面對孩子的「碎碎念」和無窮無盡的問題,家長們開始把 AI 當成「帶娃神器」。

不僅讓 AI 輔導孩子寫作業,甚至讓 AI 陪娃聊天解悶、安撫情緒。

家長確實省心了不少,但長期下去,對孩子也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長期依賴 AI 陪伴的孩子,首先面臨的是情感認知的「失真」。

3 到 6 歲是孩子學習情感反饋的關鍵期,真人陪伴時的皺眉、微笑、擁抱等非語言信號,AI 根本無法提供。

而且孩子習慣了 AI 的溫柔聽話,大人稍微不順著他們,就會生氣發脾氣。

更嚴重的是,部分 AI 聊天軟體存在巨大的內容風險。

比如,孩子們也過早涉及「成人劇情」了。

?該圖片疑似AI生成

國外甚至有 AI 慫恿小孩自殺被起訴的案例。

其實,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應該避免長期沉迷於和 AI 聊天。

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團隊發出警告,長期和 AI 聊天可能誘發或加劇精神病,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AI 精神病」。

最典型的就是妄想症。比如,美國風險投資大佬 Geoff Lewis,居然被自己投資過的 AI 給帶跑偏了。

在 ChatGPT 的鼓舞下,他堅信有個神秘組織要謀殺他,還說這組織專門製作「鏡像人」取代真人,把身邊的人都換成假貨!

更嚇人的是,他說這個組織已經影響了 7000 多個人,導致 12 人死亡。

為了「揭露真相」,他還在社交平台發視頻、曬和 ChatGPT 的聊天記錄當證據。

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在外網上,很多人把 ChatGPT 說的話當做「真理」。

越來越依賴於 AI 給出的答案,漸漸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一天比一天魔怔。

當人們習慣了 AI 的「無條件迎合」,不會敷衍,不會抬杠,時間長了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

等再面對現實中充滿矛盾的人際關係時,不由自主就會退縮,社交逐漸退化。

技術的價值終究在於服務生活,而非綁架生活。

不管是情感消費還是用 AI,都得有個度,別讓虛擬的東西,偷走了我們感受真實生活的能力。

參考資料:

九派新聞、杭州交通9.18、小紅書

編輯:茶茶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