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蘇溧陽一場婚宴因「剩餘茅台數量與酒店不符」引發糾紛,並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17日上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繫上涉事酒店負責人。對方表示,不願再對事件做更多回應,但明確表示,經當地警方調查核實,酒店員工不存在任何藏酒、偷酒等違法行為。記者在採訪中也發現,大型宴會中高檔酒水的管理確實是長期存在的痛點和難點。
網友質疑:窗帘後藏了三箱酒?
酒店還原:空箱用於回收空瓶,全程有監控
不少網友質疑為何窗帘後藏了三箱酒?近日,酒店方面向記者詳細梳理了網路關注的「三箱酒」軌跡。
「面朝舞台,女方座位右側有一個臨時存放垃圾的區域,當天喝完的酒瓶會先放在這裡,宴會結束後再統一處理。為了美觀,這個區域被窗帘遮擋。」酒店負責人吳先生告訴記者,當天服務員向婚宴主家要了兩個空紙箱,用來回收喝完的茅台空瓶,這一過程都有監控視頻佐證。「主家安排的人員親自把空箱子交給服務員,服務員隨後將其放到可回收垃圾區,之後把喝過的茅台酒瓶放進去。」
另一箱白酒則出現在男方賓客用餐區左側,該處放置著勺子等餐具。「舉行儀式時,這裡的窗帘是拉上的,開始上菜後就處於打開狀態。」據介紹,這一箱使用的是酒店中午場婚宴剩餘的茅台紙箱,用於回收空瓶。
過去兩天,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根據酒店提供的信息及監控視頻,逐一核查了吳先生所說的「三箱酒」。監控顯示,服務員確實是在使用空紙箱回收空酒瓶,並不存在藏匿整箱白酒的情況。
「警方調查已經完成,所有茅台的流向都有監控可查,網傳所謂『藏在窗帘後的三箱酒』也都逐一找到出處。」11月17日,該酒店負責人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表示,目前不再會在網路上應對質疑,雙方將繼續協商後續事宜。他還強調,此次調查結果證明酒店員工行為規範、遵紀守法,管理層對此感到欣慰,「員工配合警方調查的時間全部按正常上班計薪」。
宴會高檔酒管理成行業難題
「高檔白酒的管理確實很頭疼。」酒店負責人介紹,宴會廳設有專門區域存放酒水,牆上張貼提示說明,並有多處攝像頭覆蓋,但由於當天桌數較多,婚宴主人還安排親屬在宴會廳其他位置自行管理白酒。
記者在宴會廳看到,《酒水存放須知》被張貼在牆上,明確寫道:
「宴會主家自帶酒水的看管、發放、回收需由主家指定專人負責。因酒店工作人員不了解您的賓客信息,無法核實取酒人員身份,無法代管、代發放或代回收酒水。貴重酒水建議主家安排專人隨用隨取。宴會結束後請及時清點並確認酒水數量,以免遺漏。」
酒店負責人坦言,除了遺失風險,高檔酒的「如何發放」同樣容易引發矛盾。「過去由酒店負責酒水管理時,客人說酒喝完了要再拿一瓶,我們給了,但主家又質疑:『怎麼誰來要你們都給?』可當我們讓客人找主家確認時,主家又會不滿:『客人要喝肯定要給啊!又不是你們的酒。』」
另一位大型酒店管理集團旗下星級酒店餐飲部負責人也表示,高檔酒管理一直是宴會難點。「我們現在要求空瓶換整瓶,且服務員必須記住給了誰、哪位客人又帶走了剩酒。這樣一旦出現糾紛,可以迅速通過監控核查。」
她補充,一些酒店選擇把白酒倒進扎壺再上桌,但這樣無法展示酒的包裝,有時顯得不夠「體面」。
多說一句:莫讓誤會掀起輿情巨浪 ? 「吃瓜群眾」不妨「等子彈飛一會兒」
在江蘇溧陽這場圍繞「婚宴茅台去哪了」的糾紛中,網路情緒遠遠跑在事實前面。短視頻中幾句「準備近百瓶茅台,只找回三個空瓶」「窗帘後藏著三箱酒」的指認,讓酒店員工背上了「藏酒、偷酒」的惡名。網友憑著一個角度的視頻迅速給出了判斷,流量、情緒、道德控訴疊加在一起,一度把酒店和員工推向輿情浪尖。但隨著記者趕赴現場、警方調閱監控、酒店公開多段錄像,事情又出現了戲劇性地反轉。換句話說,一開始看似「鐵證如山」的短視頻,很可能只是一個誤會的放大。原作者的視頻經過第三方的剪輯、加工、演繹甚至是杜撰之後,就足以在輿論場上掀起巨浪。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的個案也是當下網路環境中常見的輿情結構:短視頻單點呈現
,迅速擴散負面情緒,缺乏事實依據的公眾根據直覺下結論,為事件中的各方帶來較大的壓力。然而,最終真相姍姍來遲,卻已無人關注。
當信息來源極度單一、內容又天然帶有「衝擊性」「戲劇性」的時候,社會公眾不妨提醒自己一句:不妨等一等,讓「子彈飛一會兒」。對於公眾而言,不急於轉發、不急於站隊,是對真相最基本的尊重;對於平台和內容發布者而言,不誇大、不誤導,是應盡的責任;對於正在經歷輿情的人而言,澄清之路雖然艱難,但事實終會被還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郭靖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