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0 11 月

中媒:退休老人的第一次日本游,就這樣被高市早苗整黃了

鳳凰網《風暴眼》出品

爆料投訴郵箱: [email protected]

這本該是北海道楓葉紅透、京都庭院層林盡染的日本旅遊旺季,是從業35年的旅行社業務員陳娜最忙碌的時節之一。但近幾天的忙碌,卻與以往完全不同。

她的生活幾乎模糊了上下班的界限,每天不知疲倦地一遍遍給日本酒店打電話,溝通中國遊客的退訂事宜。

她所在的一家旅行社,公司業務90%集中在日本旅遊板塊,專註包團服務。或許正是因為業務結構如此集中,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錯誤言論後,這艘「小船」在中日局勢的風浪中顯得格外顛簸。

短短几天內,大量遊客取消了赴日行程,不僅讓旅行社、日本地接社的包團業務面臨更多不確定性,也將寒潮傳導到了日本酒店、餐廳、包車行業。

「我們都相信寒潮不會太久,目前我們和遊客都選擇響應國家的號召。」陳娜說,「我們也在努力溝通,儘可能減少遊客的損失。」

中媒:退休老人的第一次日本游,就這樣被高市早苗整黃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 圖片來源於網路

01 旅行社八成遊客退訂,有人遇平台退費難

短短數日,陳娜的旅行社,已有五六十名遊客取消了赴日行程。她告訴鳳凰網《風暴眼》,這個數目,占她公司近期日本遊客的八成左右,涉及四五個原定於十一、十二月出發的旅遊團。

「一旦團中有人退訂,整個團隊便無法成行,最終只能整體取消。」陳娜說。

酒店退費成了陳娜最費心的問題。她所在公司的酒店預訂分兩種途徑:一種是直接與日本酒店對接,另一種是通過國內平台預訂。她發現,直接聯繫日本酒店的訂單,即便出發前10天內取消,大多都能順利退費;但通過平台預訂的訂單,退費相對困難。

雖然一些遊客的退訂申請已超出平台承諾的免費退費期限,但陳娜還是替遊客心疼,「我不想看到他們受損失。」她告訴鳳凰網《風暴眼》,有的一家三口,僅酒店費用就損失了2萬元。

「平台規定提前15天就收取酒店費用,但實際上日本酒店並不會如此早地鎖定費用。」陳娜說,她多次與平台客服交涉退費問題,對方都以「與供應商協商無果」為由拒絕,於是她只好直接聯繫日本酒店,推動解決。「有時日本酒店同意退費,平台也只能退了。」

「所以有時候,我們不願意在平台網站訂,而是選擇booking,國外的平台規則較合適,比如入住前1天、前2天可以取消。」陳娜表示。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來自山東一家旅行社的小冉,也感受到同樣的衝擊。她所在的公司主要經營日韓以及國內港澳地區的旅遊業務,她負責日本板塊,幫助國內遊客預訂日本酒店。

她原本接手的日本酒店訂單有五六十個,目前已經退訂了一半。「退訂高峰主要集中在14日-16日三天,近兩天退訂的人變少了,能退的都已經退完了。」她告訴鳳凰網《風暴眼》。

好在她沒有遇到酒店費用「不改不退」的情況,退訂工作十分順利。

「其實很多遊客已經提前請好了假,也做了很久攻略,最後卻因為日本首相的錯誤發言,只能取消行程,心裡都挺惋惜的。」她說,「也有猶豫的遊客來諮詢相關情況,我們沒法勸他們去,畢竟遊客肯定會選擇更穩妥的方式,我們也不想做一鎚子買賣,希望能長久服務遊客。」

02 地接社安慰在日遊客:「既來之則安之」

不僅國內旅行社受到影響,那些遠在日本、負責接待和陪同遊客的地接社,也清晰感受到了這股寒流來襲的涼意。

在日本做地接工作的張宇,下個月原本要接待一行八人的旅遊團。這個團9月底就已經定好了行程,張宇為他們定製了詳細的遊玩路線,但周一忽然接到國內旅行社的通知,計劃取消。

團里都是一些興緻勃勃的中年人,原本計劃先在北海道遊玩兩日,再轉赴東京。團里有兩位遊客的孩子在東京求學,此前特意叮囑張宇,希望在東京的住宿能增加床位,以便與孩子同住,好好享受團聚時光。

計劃取消後,張宇立刻投入忙碌的後續處理中,逐一聯繫合作酒店、餐廳和巴士公司取消預訂,同時取消已安排好的導遊服務。他告訴鳳凰網《風暴眼》,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合作方均未收取取消費用,巴士公司也沒有索要小費,全部辦理了全額退款。

中國遊客是張宇地接社的絕對主力客戶,佔比高達八成。按理說,眼下正值日本紅葉季,是傳統的旅遊旺季,公司每月通常能接待15至20個團,這個月預估也有13個左右。儘管純玩的旅遊團目前只取消了一個,但張宇內心不免為公司的其他業務線感到擔憂,特別是商務考察團和遊學團。

商務考察團主要對接國內的製造業企業,負責安排他們參觀訪問豐田、松下、索尼等日本知名製造企業。張宇對鳳凰網《風暴眼》表示,這類團隊人數通常較多,意見難以統一,很大概率會選擇取消行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東京工作八年的日本地接導遊李燕,預估自己下個月結束可能就沒什麼團可帶了。

她向鳳凰網《風暴眼》透露,她目前確認的帶團計劃排到12月24日。11月底之前那些已經成團並完成支付的團隊,預計還能按計划進行,但後續的新增訂單將大幅減少。「畢竟當前局勢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料下一步會怎樣。」

「對於普通遊客而言,已經花費了數千甚至上萬元的旅費,精心規劃好的行程,有些人確實不願承受臨時取消帶來的損失。」在她眼裡,那些作為員工福利的企業招待團,可能受影響較小,「前兩批可能已經順利出行,第三批若無意外也會照常出發。」

她通常一周要帶一個團,每個團20到30人之間。最近,她仍帶著遊客們觀光那些再熟悉不過的熱門城市——東京、大阪、京都、奈良、北海道,但她不時感受到遊客的情緒已經不同於以往。

11月14日,最新接待的旅遊團剛下飛機,遊客們就紛紛收到國內家人發來的新聞鏈接。見到李燕,他們就擔憂地詢問,「現在是什麼形勢」,「能不能保障我們的安全?」

「我也是中國人,持有中國護照,會24小時陪著大家!」李燕趕緊給遊客們吃下定心丸,她也很理解,團里有很多退休的叔叔阿姨,這是他們活了60多年第一次赴日本旅遊,卻遇到這樣的事情。於是,接下來的每一天,李燕都要反覆地安慰遊客:「既來之則安之」,這幾乎成了她每天重複最多次的口頭禪。

「很多事情誰也無法預料,但既然來了,就希望帶著他們開開心心地玩,平平安安地回國。」她說。

03 損失10-20萬,前面全白乾

遊客退訂潮,對日本旅遊相關行業,無疑是一次不小的衝擊。

陳娜所面對的,不僅是國內赴日遊客數量的減少,還有那些原計劃前來中國的日本遊客,也紛紛取消行程,退訂人數約30人左右,且新增報名訂單完全停滯。

她粗略估算,這些訂單的取消可能給旅行社帶來10萬到20萬元的損失,而她個人的收入也可能減少一兩萬元,相當於整整兩個月的工作白乾。

「這不只是眼下的收入沒了,更關鍵的是沒有新訂單進來,後續的收益也斷了。」陳娜坦言。

相比之下,小冉受到的影響稍輕一些,因為她所在公司的日本業務整體佔比本就不大。原本每筆成功訂單都會帶來相應的提成和獎金,如今隨著部分訂單取消,她只能拿到基本工資,提成收入幾乎歸零。「好在提成在我收入里佔比不算高,總體影響還能承受。」小冉說。

張宇所在的地接社損失了一些服務費,便立刻開始對業務做出調整。中國區如果有客戶報價,那麼仍正常進行對接,但近期公司更多精力將轉向歐美和土耳其等市場的開發,適當加大工作強度,試圖拓展新客戶。

李燕並沒有過於擔心她自己的收入,畢竟有底薪保障,即使接待團隊減少,也並不是自己不想工作。

李燕知道,中國遊客在日本旅遊市場中佔據重要份額,這次的退訂潮對日本本地旅遊業同樣是一次不小的衝擊。

雖然東京、大阪等市中心仍能看到不少歐美、韓國和東南亞遊客,但與中國遊客的規模相比,仍顯得有限。最近幾天,李燕接觸到的日本酒店、餐廳經營者都流露出擔憂,擔心入住率和上座率下滑。失去了中國團隊這一主力,日本的包車公司業務也明顯變冷。

如今日本正值楓葉季、北海道滑雪季、並將迎來寒假旅遊旺季,李燕覺得很惋惜,「從中國去日本,飛行只要兩三個小時,這麼短的距離,卻因為日本首相一句不負責任的錯誤言論,加深了兩國的隔閡。」

但她相信,風波終會過去。

(文中人物皆為化名)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