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2 11 月

中國娛樂營銷鼻祖離世 匯成「懺悔無門」

據說,李春平離世了,悄無聲息地。

傳聞,10月份他一個人在醫院裡病故。令人唏噓的是,一個多月過去了,沒人證實,無人證偽,更沒有公開訃告、追悼會(其百科頁面標註了10月去世,但沒有具體日期)。

李春平這個人,不是無名小輩,他曾是昔日北京首富,也是一樁「傳奇」故事裡的男主角。

但「文娛春秋」認為,某種意義上,李春平是中國「娛樂營銷鼻祖」——內地最早利用「八卦事件」為自己立人設、帶流量的人。

他的「營銷劇本」,簡單粗暴,融合了多種博人眼球的元素:落魄青年、美國女星、跨國虐戀、巨額遺產、榮歸故里……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當中國人對好萊塢還不甚了了的時候,民間就悄然流傳著李春平「繼承好萊塢女星巨額遺產」的事兒,這個帶著傳奇色彩的「隱秘大瓜」經過吃瓜群眾一傳十十傳百,發酵,擴散,讓他聲名大噪。

不過,這個故事有諸多疑點,美國女星是誰從未有人知曉。

有人傳是卓別林前妻、主演《摩登時代》的寶蓮·高黛,甚至有說是傳奇演員奧黛麗·赫本或葛麗泰·嘉寶(她們均去世於1990年代初,都大李春平30多歲)。

李春平的「傳奇」,是30多年前中國人對財富、好萊塢和「外面的世界」充滿慾望和想像的產物。

中國娛樂營銷鼻祖離世 匯成「懺悔無門」

-序幕-

李春平繼承好萊塢百億遺產的「奇聞」,在坊間流傳十多年後,於2006年以一本傳記《懺悔無門》,成為白紙黑字的「官方」記錄。

這本書里,他把自己人生的前半段,營造成一個「美強慘」的倒霉蛋,但以「靈魂救贖」和「良心拷問」的方式,開啟了峰迴路轉的傳奇序幕。

1977年,李春平28歲時,一場意外,改變了他的人生。

李春平家世不錯,父親是1936年參軍的老紅軍,自己也在昆明空軍文工團當了6年手風琴手。轉業後,到了北京電影製片廠,擔任保衛科幹事,算是一條還不錯的出路。

但,他不甘心。因為,他長相相當俊朗,有著一頭讓姑娘們心動的棕紅色捲髮。他覺得,自己天生應該當演員,而不是在北影廠的保衛科溜達。

機會很快來了,就在1977年,廠長看中他的外形,讓他去墊高鼻樑,準備演一個外國角色 。

中國娛樂營銷鼻祖離世 匯成「懺悔無門」

根據《懺悔無門》里的說法,那年,他在醫院認識了一位護士劉茜,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但劉茜有個背景深厚的男友,某部隊副司令的兒子耿建國——李春平屬於第三者插足。

當劉茜提出與耿建國分手時,後者大為光火,解決的方式,很是古典主義——決鬥。他給李春平下了「戰書」,約在大年三十晚上到動物園門口進行「決鬥」。

耿建國帶著幾個人,氣勢洶洶。李春平這邊,也叫上了衚衕里的一幫哥們兒 。

一場混戰下來,耿建國掛了彩。後果是,李春平被開除黨籍、公職,送去茶淀勞改農場,判了三年。

這是李春平人生劇本的第一個關鍵節點:歸零。

從勞改農場「保外就醫」出來後,父親李四海為了不影響家裡幾個妹妹的前途,把他趕出了家門,只給他一個棲身之所:甘家口8號院的10平米小屋。

在這裡,他成了社會鄙視鏈的最底層。鄰居家的小孩沖他喊「李叔叔」,都會被母親打一巴掌,然後大聲斥責:「你怎麼能和這種人說話,他是勞教釋放犯。」

劇本寫到這裡,男主角已經墜落到人生的最底部。

當然,所有成功的劇本,都需要一個「觸底反彈」的鉤子。

李春平的鉤子,在一個看似不可思議的地方出現了。

中國娛樂營銷鼻祖離世 匯成「懺悔無門」

-劇情高潮-

1979年,北京飯店。

在那個年代,北京飯店的咖啡廳,就是普通中國人連接外部世界的唯一「蟲洞」。

李春平每天把自己拾掇得乾乾淨淨,穿著從部隊帶回來的衣服,兜里揣著幾毛錢,去北京飯店的咖啡廳坐著。

他在「釣魚」。

人生跌入谷底,他需要一個翻身的機會。他把寶押在了自己唯一的本錢上——那張略像外國人的臉。坐在北京飯店咖啡廳里,他希望遇到一個能帶自己出國的外國人。

聽起來,這是天方夜譚。

但在李春平的劇本里,奇蹟悄然發生——一位「好萊塢女星」出現了。

在《懺悔無門》里,李春平給她起名叫「克勞迪婭」(Claudia)。一個比他大三十多歲的美國女人,一個「好萊塢神秘影星」。

書里對她的描述,貴婦范兒十足——

她擁有龐大的莊園「橡樹山莊」(Oak Hill Estate),有80多間房,20多名傭人,還有私人網球場、恆溫泳池和玻璃花房。她的座駕是全球限量五輛的勞斯萊斯,喝的是法國伊甘酒庄的頂級紅酒。

克勞迪婭說,自己在夢裡得到啟示,上帝會賜予她一個「最後的情人」,在中國。於是,她不遠萬里,來到了北京。

北京飯店「驚鴻一瞥」,克勞迪婭看上了李春平。原因無他,他長得太像她逝去的情人「蘭姆」。

克勞迪婭要帶李春平去美國,條件是——做她的「兒子情人」。這個詞,可是李春平在自傳里白紙黑字寫下的。

隨後,劇本的高潮來了。李春平一開始是拒絕的,他當時有自己的「愛情」——一個叫靜楠的文工團女兵。

為了靜楠,李春平拒絕了克勞迪婭,結果因為和「現役軍人談戀愛」,被「二進宮」,又抓回了茶淀勞改農場。

這是人生的第二次「觸底」。這一回,李春平「悟」了。

悟到了什麼?

《懺悔無門》里,他借著在牢里讀《紅與黑》的感悟,寫下了自己的「覺醒」:

「只有於連,他是從日常生活里開始改變自己命運的,因而有更大的借鑒性。」

「我羨慕那種生活的優雅和尊貴。」

「我必須冒險,我不可以忍受這麼毫無尊嚴毫無保障的現實生活。」 

他想到了克勞迪婭,託人帶信給她說,他願意做「兒子情人」。

他要學於連。

中國娛樂營銷鼻祖離世 匯成「懺悔無門」

-善用飢餓營銷-

李春平的「劇本」後半段,發生在美國。

他以「兒子兼情人」的身份,在那個「橡樹山莊」里,伺候了克勞迪婭13年。

這是他劇本里最大的「戲眼」,也是他營銷的「核心資產」。

後來,他親自告訴媒體,在美國那 些年裡自己沒有自由,克勞迪婭的控制欲極強,他不是情人,而像個高級護工和寵物。

1990年,克勞迪婭去世。去世前,她和李春平結了婚。

在她的遺囑里,李春平繼承了她幾乎所有的遺產:三輛勞斯萊斯、四幅畢加索和梵高的畫,以及龐大的不動產和現金。

最後,克勞迪婭留下一則「霸總式」遺言:她要求李春平不準再婚,要永遠「愛」她。如果他再婚,將失去一切。

1991年,李春平帶著這筆「天降橫財」回到了北京。

如果故事到這裡為止,李春平只是一個運氣好的「軟飯王」。但他接下來的操作,才顯露出了「娛樂營銷鼻祖」的天賦。

他深知,一個「勞改犯」和「小白臉」的身份,在90年代的北京,就算有錢,也還是處於鄙視鏈的低端。

他需要「洗白」。

先是,他給自己貼了第一個標籤——「好萊塢巨星丈夫」,在那個連「萬元戶」都讓人眼紅的年代,他直接扔出了「百億遺產」的震撼彈。

「獲贈好萊塢女性巨額資產」的消息,不脛而走,從1990年代早期開始傳播,在民間持續了十多年,直到2006年《懺悔無門》出版,他親自將這段傳奇公之於眾並賦予正當性。

隨後,是主打「慈善」人設,他高調給紅十字會、各類見義勇為基金、貧困山區捐款。他不僅拿到了官方頒發的「慈善家」榮譽稱號,甚而被譽為「百年慈善第一人」(百科上所寫)。

有了這層「金身」,他就不再是那個甘家口8號院的勞改犯——成了「李先生」。

最牛的是,他極其善用運用後來雷軍老師擅長的「飢餓營銷」:他傳奇故事裡關鍵女主角「克勞迪婭」,到底是誰?

這是他營銷的「鉤子」。媒體和好事者們挖地三尺,也找不到一個能對得上號的人。

李春平守口如瓶。

一個「不能說的秘密」,讓李春平的傳奇無法被證偽,也保持了新鮮感。

然後,圍繞這個傳奇故事,以及億萬身家,李春平打造了屬於自己的「私域流量」。他把自己的故事,通過《懺悔無門》變成了「白紙黑字」的史實。

《懺悔無門》首發式,特意選在了北京飯店——他傳奇故事開始的地方 。這本身就是策劃好的公關事件,將現實與他的傳奇進行了深層綁定。

善於傳播營銷的他,成功地把一個(可能)並不光彩的故事,改成了一場「為愛犧牲、繼承遺產、回報祖國」的曠世奇談。

中國娛樂營銷鼻祖離世 匯成「懺悔無門」

-Bug-

但是,一個靠營銷吹起來的泡沫,總有被戳破的風險。

李春平的劇本,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無法自洽的「bug」。

第一個bug:錢對不上。

他繼承了多少錢?從未有準確的數目。在坊間傳聞中,金額不斷加碼,從幾十億,到上百億,甚至誇張到有零有整的「268億」 。

268億人民幣,是個什麼概念?

在90年代初,這筆錢,別說北京首富,就是亞洲首富都得抖三抖。這筆錢如果存在,足以在美國財經界掀起波瀾。

更何況,美國稅務局能放過這麼大一筆跨國遺產轉移?

但詭異的是,在美國這樣一個遺產稅和法律文件都相當完備的國家,從任何公開法律文書、遺囑認證記錄、媒體報道中,都找不到這筆「巨額遺產」存在過的蛛絲馬跡。

第二個bug:人對不上。

神秘的「克勞迪婭」究竟是誰?

李春平的劇本,是建立在「好萊塢黃金時代女星」這個設定上的。但所有符合年齡、財富和名氣的好萊塢女星,她們的生平、婚姻、遺產都清清楚楚,沒有一個能和李春平對上號。

「克勞迪婭」這個名字,就像李春平勞改時讀的《基督山伯爵》里的「法利亞神父」,只是一個功能性的、賜予他寶藏的「工具人」。

有人猜是卓別林的妻子寶蓮·高黛,她去世的時間(1990年4月)和李春平的說法接近。但高黛的遺囑是公開文件,主要財產捐給了紐約大學,沒有一個中國男人的名字。

葛麗泰·嘉寶?她也是1990年4月去世的,但每一部她演過的電影,都有一句台詞「請讓我一個人待著(I want to be alone.)」,這也是她個人生活的寫照,終身未婚未育。

奧黛麗·赫本?更不可能,她是1993年去世的。而且,作為舉世矚目的超級巨星,她的離世,當時是轟動全球的大事兒,無數媒體的聚光燈下,會存在一個把她百億資產帶走的年輕人?

第三個bug:能力對不上。

他被曝英文並不流利,連基本的交流都困難。

一個在美國生活了十年,能讓好萊塢女星愛得死去活來的男人,英文會是短板嗎?

因而,很多人並不相信他的「傳奇」,認為他的錢來路不正(比如有人說他是私賣文物發的家),只是用巨額遺產這個「離奇故事」來堵住悠悠之口。

但,如今人沒了,這個傳奇就是一個永遠的謎。

中國娛樂營銷鼻祖離世 匯成「懺悔無門」

-落幕-

那麼,李春平故事的「真實版本」,到底是什麼?

一個北京衚衕的落魄青年,因為長相出眾,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被一個來華的、有錢的美國老太太(可能根本不是什麼好萊塢明星)看中。他抓住了這個機會,以「伴侶」身份出國,當了十多年的「男保姆」。

老太太去世後,給了他一筆豐厚的「遣散費」或者「遺產」。

這筆錢,肯定沒有「百億」,但也許有百萬乃至千萬美元。這筆錢在90年代初的中國,自然是一筆「巨款」,足以讓他過上人上人的生活。

李春平是一個聰明的「營銷者」。他知道,如果他回國說:「我給一個美國老太太當了十幾年男保姆,換了幾千萬。」

他會被戳死脊梁骨。

於是,他把這個故事進行了相當程度的「戲劇創作」。他把「老太太」包裝成「好萊塢巨星」,把「幾千萬美元」包裝成「百億遺產」;把「僱傭關係」包裝成「曠世情緣」。

他用這個「劇本」,騙過了媒體,騙過了大眾,甚至可能最後連自己都騙過了。

可他沒算到,營銷的終局,是「反噬」。

一個靠「劇本」活著的人,最怕的就是失憶。晚年的李春平,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

他一手打造的「傳奇」劇本,他自己記不清了。但劇本里的「百億遺產」,卻成了真實世界裡,圍繞在他身邊的「群狼」們爭奪的「唐僧肉」。

這才是他人生的最後一幕,一出比《懺悔無門》更魔幻的《人間喜劇》:

他的工作人員,被曝控制了他;一個重慶的無業女子,通過偽造文件,和他「結了婚」;他多年前的女友韓某,帶著一個「私生子」出現,聲稱這才是李春平唯一的骨肉。

幾撥人馬,為了他那筆誰也說不清到底有多少的「遺產」,在法庭內外打得不可開交。

而那個曾經的「娛樂營銷鼻祖」、「傳奇人物」李春平,卻像個木偶一樣,被各方勢力擺來擺去,在不同的「監護人」手裡流轉。

他從一個「高級護工」,最終變回需要「護工」的病人。

2025年10月,離奇劇情,戛然落幕。

李春平抓住了那個時代中國人的G點:對財富的渴望、對西方的幻想,以及對「不勞而獲」的YY。

用現在的詞來定義他,就是一個成功的「撈男」。

他用這個離奇卻又有真金白銀的劇本,換來了三十年的名利。

但,劇本終究是劇本。

當他失去記憶,無法再繼續「營銷」時,那些被他的劇本吸引來的「野獸」,會毫不留情地將他撕咬粉碎。

《懺悔無門》這個書名,也就成了他一生的「讖語」。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