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AI)資本支出牽動美國的經濟成長與美股表現,若缺乏在AI基礎建設中不可或缺的稀土,可能威脅相關展望。
從1960年代到1990年代,美國曾是稀土生產的領導者,但1995年的兩項決定,使美國如今在稀土領域受制於中國。
首先,美方核准中國大陸向通用汽車收購美國稀土業者Magnequench,使陸方取得需要耗時數年研發的先進技術。
其次,中國大陸申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最終得以用比美國更低的價格向全球出售稀土,導致美國稀土製造商MP材料在2002年倒閉。
基於國安理由,MP材料在2017年重啟,隨後美國稀土產量一路上升,在2024年攀抵4.5萬噸,但仍不到中國產量的六分之一。
中國掌控全球約七成的稀土礦,以及約九成的稀土加工處理能力,使稀土成為美中貿易談判中陸方的籌碼。為此,美國已力圖分散自身的稀土供應鏈,從盟國取得可靠的稀土來源。例如,澳洲與加拿大就擁有豐富的稀土礦藏,可滿足美國的稀土需求。
美國應把對稀土的倚賴視為當務之急,如同50年前對石油那般看重。直到美國能找到中國以外的可行稀土供應鏈,美國的AI支出都面臨重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