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4 11 月

川普被曝為敗訴做準備:將用B計劃繼續徵收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對全球發起的貿易戰,在美國國內引發了一系列法律挑戰。此前,美國最高法院多名法官對其關稅政策的合法性提出質疑。

彭博社11月22日報道,川普政府正在暗中籌備一套備用方案,以便在美國最高法院推翻其主要關稅權力時,儘快採取其他方案繼續徵收關稅。

據知情美國官員透露,美國商務部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研究的「B計劃」,包括動用美國《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和第122條,這些條款賦予總統單方面徵稅的權力。

但報道指出,這些替代方案存在風險,它們實施起來比川普目前所動用的權力更慢,範圍更有限,而且同樣面臨法律挑戰。對美國政府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直接打贏目前的官司,川普已多次呼籲大法官維持他依據「經濟緊急狀態」而實施的關稅。

川普政府今年2月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對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輸美產品分別加征關稅,並在4月2日依據該法對所有貿易夥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受川普關稅政策影響的美國企業和美國12個州早前發起訴訟,質疑該政策的合法性。

美國法院早前裁定川普無權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對多國徵收關稅,川普政府則上訴至美國最高法院。

目前美國最高法院9名大法官中,有6名保守派大法官和3名自由派大法官。但在11月5日舉行的聽證會上,不只3名自由派大法官質疑川普的關稅政策,至少3名保守派大法官也表達了疑慮。

彭博社指出,川普政府準備「B計劃」顯示,其已經在為可能的敗訴做準備,同時也顯示出其哪怕動用未經檢驗的手段也要徵收關稅的決心。

川普被曝為敗訴做準備:將用B計劃繼續徵收關稅

當地時間2025年3月26日,美國華盛頓特區,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進口汽車徵收關稅。 東方IC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美國政府官員表示,無論法院的裁決如何,關稅仍將是川普經濟議程的核心部分。

「我們在等待裁決,我們希望結果會好,但如果不好,我們也會找到辦法——我們總會找到辦法。」川普19日表示。

白宮拒絕就其準備工作的細節發表評論,但承認正在尋求「新方法」繼續維持川普的貿易政策。

「川普總統依法行使國會賦予行政部門的緊急關稅權力,政府對最終在最高法院獲勝充滿信心。」白宮發言人庫什·德賽說,「政府一直在尋找新方法,以應對美國歷史性的商品貿易逆差,並讓對國家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製造業迴流國內。」

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最高法院何時裁決。法官可能維持關稅,可能完全推翻,或採取更有針對性的方式;裁決也可能給企業和各國政府帶來進一步的不確定性。

報道稱,此案的核心在於川普政府對《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的運用,根據彭博經濟研究的估算,目前美國進口商品的總體有效關稅稅率約為14.4%,其中一半以上源於依據IEEPA徵收的關稅。

經濟學家預計,即使最高法院取消基於「國家」類別徵收的關稅,大部分關稅最終也會以其他方式徵收。

「我的預期是,他們會立即採取行動,恢復關稅,」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通用經濟學副總裁斯科特·林西科姆表示,「他們基本上會把一切拼湊起來。」

彭博社指出,川普政府的所謂「B計劃」在某些情況下已經被使用,例如美國在今年7月宣布對巴西展開「301調查」。同樣的手段,川普在其第一任期內也對部分中國商品用過。不過,依據「301條款」徵稅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調查。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西特此前宣稱,如果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不利於川普政府的裁決,川普可能會動用301或122條款的權力來重新徵收進口關稅。

「我們有很多手段,可以利用其他的法律授權重新實施這些政策。」哈西特11月13日接受彭博社主持人、凱雷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聯席主席大衛·魯賓斯坦採訪時表示。

「301條款」授權美國貿易代表可對他國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貿易做法」發起調查,並可在調查結束後建議美國總統實施單邊制裁。

「122條款」則授權美國總統在應對「巨大且嚴重的國際收支逆差」時,加征最高15%的關稅,這也是目前川普與多國達成的貿易協議中設定的門檻。但這一關稅最多只能徵收150天。川普的貿易顧問納瓦羅今年早些時候指出,時限問題是政府不打算依賴該條款的原因。

此外,川普還在使用《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對金屬和汽車等行業徵收關稅。川普政府已宣布啟動新調查並徵收新關稅,受這些關稅影響的製成品範圍持續擴大,引發包括歐洲在內的美國貿易夥伴的不滿,認為此舉削弱了美歐貿易協定中對行業關稅的上限。

「我開始懷疑,如果動用IEEPA徵稅被裁定違憲,這(232條款)是否會成為政府的B計劃,」前美國貿易談判代表溫迪·卡特勒上個月在社交媒體上寫道,「232條款覆蓋我們大部分製造業只是時間問題。」

彭博社指出,《1930年關稅法》第338條也是川普的潛在貿易工具。該條款授權美國總統對實施歧視性貿易措施的國家徵收最高50%的關稅。不過該條款此前從未使用過,可能引發新的法律爭議。

報道稱,考慮到這些條款各自的局限性,川普政府想要實施它們不會那麼容易,官員們將不得不應對一些新的法律問題,比如「122條款」能否與其他條款疊加使用?能否在截至日期前取消關稅然後再開啟新的周期重新徵稅?或者如果啟用新條款,是否可以追溯徵收關稅,以避免需要退還已經徵收的關稅。

「這將會造成巨大的混亂。」林西科姆說。

據彭博經濟研究估算,一旦法院作出不利於川普政府的裁決,後者可能不得不退還已收取的超過880億美元關稅。

白宮副幕僚長詹姆斯·布萊爾(James
Blair)說,他認為川普政府贏得此案的幾率是50%,甚至更高。即使敗訴,官員們也能恢復那些被推翻的關稅。

「總統現有的權力中已經有一些工具,可以通過不同方式基本上恢復關稅。對法院的裁決,讓我們拭目以待。」布萊爾說。

《華爾街日報》今年10月曾報道,川普政府正悄悄放鬆關稅政策,已豁免了數十種商品的關稅。川普表示,與其他國家達成貿易協議後,可能對農產品、飛機零部件等數百種商品實施豁免。這些舉動同樣表明,美國政府正在為可能的敗訴做準備。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