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6 11 月

不再逃離北上廣,年輕人花200萬抄底「老破小」

曾經喊出「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正轉身用另一種方式「安家」。

機構最新數據顯示,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的二手房市場中,總價200萬元以下的低總價房源正成為交易「主力」,其中北京該價位段成交佔比高達57.19%,上海也達到48.72%。

一線城市低總價「老破小」成交佔比提升,背後是隨著房價持續調整,曾經要「掏空六個錢包」的房子,如今年輕人踮踮腳也可能夠得到,二手房市場已成為極致剛需的「蓄水池」。

此外,受房價向下調整影響,部分低總價房源因租金收益率尚可,也成為購房者考慮入手的原因之一。

極致剛需托起樓市半壁江山

今年以來,新房市場和二手房市場,走出了不同的走勢。

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25年前10月,30個重點城市一二手房成交面積合計27443萬平方米,較2024年同期持平。其中,新房成交面積同比下降7%、二手房則同比上漲6%。

總量上穩住盤面的二手房市場,都是由哪類購房者在支撐、尤其是在一線城市?據CRIC監測數據,10月京滬深總價200萬元以內的低總價段房源,成交套數佔比同環比齊增。

具體來看,北京總價200萬元以下房源成交佔比,已達到了57.19%,而且剛需客群集中度仍在持續上升,10月成交佔比同環比增長1.81個百分點、4.67個百分點。

再以上海為例,2025年10月,上海總價200萬元以內房源成交套數佔比為48.72%,環比上升2.16個百分點,同比上升8.93個百分點,市場份額有進一步擴大的趨勢。

二百萬左右的「老破小」,為何成為一線城市二手房的成交主力?

中指研究院指數研究部總經理曹晶晶告訴第一財經,總價200萬~300萬區間房源,多對應60~80平方米的剛需戶型,剛好契合首次在京置業的年輕群體需求。

「一方面,剛步入職場的年輕人資金有限,這類房源的購房門檻較低,不會造成過大經濟壓力;另一方面,很多有孩子的家庭,原本計劃購買大戶型,但受高總價影響,轉而選擇該價位小戶型來兼顧居住與教育配套需求。」她認為。

曹晶晶還表示,這個價位的房源大多通勤便捷,周邊配有大型商超、基礎醫療設施等,成熟的生活配套讓居住便利性大幅提升,容易受到購房者青睞。此外,部分業主購置新房後,為緩解還貸壓力,會選擇出售手中200萬~300萬的二手房,加速了資產流轉。

實際上,早在今年年初,年輕人「抄底」一線城市老破小的現象便已出現。在北京,有購房者看到一線城市房價有所回調的現象,決定結束租房生活,準備買一套「三環內、接受老破小、不用電梯、離地鐵站近」的房子,最終順利置業。

在上海,也有購房者表示,自己這些年一直是租房生活,通勤距離較長非常不方便,而一些老舊小區的價格有所回調後,那些「低總價、有地鐵、戶型周正」的房源,讓她動了買房的心,最終鎖定一套掛牌價較前兩年回調超百萬的房子。

如今這一趨勢繼續深化,核心還是受二手房價格調整的影響。據易居研究院報告,10月一二三線城市的二手住宅價格指數,環比變動分別為-1.0%、-0.6%、-0.7%,同比變動分別為-4.5%、-5.2%、-5.7%,二手房總體處於價格去泡沫的過程中。

「價格的深度調整,帶來了量的提振。」該研究院稱,從買家角度看,二手房價格調整後,認購的性價比明顯提高,一些好地段的二手房,依然是工薪家庭和年輕人置業的首選。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告訴第一財經,目前入市的購房者,多為有迫切住房需求的剛需,例如買老舊二手房以解決剛性自住需求。對改善型購房者來說,則面臨選擇新房還是二手房的難題,其中部分購房者受房價預期等影響,可能傾向於保持謹慎、暫緩購房。

買房收租的誘惑與風險

一線城市「老破小」成交佔比提升,背後還有一個影響因素即租金。

近期,市場上關於二手房跌出「投資價值」、租金回報率高等觀點開始增多,稱部分「老破小」租金收益率超過3%,買房收租的收益高於把錢存銀行。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有一線城市的房產中介,也在通過宣傳二手房的租金收益率,來吸引購房者入市。

比如,北京朝陽區有房產中介在介紹一小區時稱,該小區每月成交15~20套房源,不少購房者都是買來出租,其中報價80萬左右的房子,月租金在3400元左右,刨去交易稅費、物業費、供暖費等成本,整體租金回報率在3%~4%左右。

但是,上述小區屬於商住房,產權年限多為40年或50年,且需要全款支付;其次,商住房的水電等生活成本較高,未來如果再出售的話,流通性也不能保證。「目前,租金收益率超過3%的老房子有,但是非常少,此外也大多為商住房。」中介稱。

記者又諮詢了另一套「老破小」,該房源位於北京朝陽區,建築面積60平方米、報價175萬元,中介稱如果後續出租的話,月租金在4000元左右。如果不考慮物業費等成本、以及房源租賃空置期,粗略計算其租金回報率最高約2.74%左右。

租金回報率,即房源年租金收入和房屋成本的比值,是判定房產是否值得投資的參考指標。國際上認為,租金回報率在5%以上的城市,是有價值購買並出租的,租金回報率在3%以下的城市房價水平過高,不適合通過出租來達到回本目的。

據麟評居住大數據研究院數據,2025年上半年,重點50城租金回報率為2.08%,較2024年上升0.02個百分點。期內,房價調整幅度大於租金調整幅度,間接帶動租金回報率上升。

「單純從收益角度來看,相比存銀行的利息收益,買房收租有一定優勢,但投資需要考慮的因素眾多,買房收租的投資門檻高於理財產品,回報周期較理財時間更長,當下房地產市場環境錯綜複雜,買房出租還會面臨空置的風險。」該研究院表示。

對此盧文曦表示,租金回報率超過3%、甚至在4%左右的物業少見、屬於稀缺類型,國內老舊小區能達到該水平的非常少。不過近年來,因房價指數持續下跌,整體的租金回報率略有回升,尤其是一些房齡較大的住宅,因房價跌幅較大,租金回報率反而相對較高。

但盧文曦提醒稱,這類房產通常房齡在15~20年以上,產品形態與當前新建住宅存在顯著差距,在「好房子」標準不斷提升的背景下,老舊房產未來價格上漲空間有限。因此,高租金回報率並不代表其房價具備跑贏大盤的潛力,要認識到其潛在的市場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買房不能只看租金收益率,但該指標的重要性正在提升。

國金證券表示,隨著我國房地產市場逐漸走向成熟,房子正在經歷由投資品向消費品的過渡。一旦房子轉變為消費品,租金回報率決定的居住價值,將成為房子估值的「錨」。隨著房價持續調整,一線城市出現部分高租息的房產,會成為推動市場企穩的重要力量。

業內專家還表示,如果參考該指標購房,最好是利用短期內閑置的資金、不產生額外貸款費用;考慮收益率時,也要將個稅、契稅、中介費、增值稅、物業費等各項成本納入計算;最重要的,要選擇地段較好的房源,同時考慮未來出售時的綜合成本。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