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8 11 月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奶茶界真正的新皇」、「小甜水界的唯一真神」、「聯動界最高的山和最長的河」,你以為這是喜茶或蜜雪冰城的新頭銜?

不,網友把這些金光閃閃的稱號,慷慨地送給了一個你大概率沒聽過的品牌:哪吒仙飲。

但可別以為網友是在誇他,其實這全是帶著調侃的黑色幽默。

要是你剛好在這家店打工,大概率還會被「靈魂補刀:「這員工也太精明了,專門挑一個沒活的店,往那一坐刷一天視頻工資就到手了」。

在網友眼中,這家敢和蜜雪冰城正面硬剛、中門對狙的品牌,Bug實在太多了。

名字上明晃晃蹭《哪吒之魔童降世》的IP流量,「仙飲」還被網友調侃是借用了電影里哪吒撒尿給仙人喝的橋段。

而哪吒仙飲背後的加盟套路,才是真正的「槽點富礦」。

社交平台上找蜜雪冰城的加盟方式→被招商忽悠說這是蜜雪冰城的子品牌,自帶流量 buff→腦子一熱簽了合同。

結果選址直接踩大坑,要麼人流量少得可憐,要麼周邊全是奶茶卷王→開業後營業額低迷到懷疑人生,一天賣的錢還不夠付房租水電→最後只能含淚關店。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01 現實中誰不想來杯哪吒仙飲?

哪吒仙飲的門店出現在短視頻里,評論區沒有好奇,而是齊刷刷開啟「預言家模式」。

「三個月後,那就好好告個別吧。」

這句畢業歌詞,被網友用作預言新品牌短命的標配評價。

但老闆偏不認慫,倔強回應每一條調侃。

這波直接點燃了網友的「反串之魂」,一場全網狂歡的反向安利大戲正式上演!

各路網友紛紛化身戲精本精,花式「吹捧」不帶重樣。

「滬上阿姨,古茗,茶百道,雪王,瑞幸,霸王茶姬這些我不愛喝,我就愛整點哪吒仙飲。」

更絕的是,老闆居然還真信了這波「彩虹屁」,甚至認真回應「感謝喜愛」,直接把網友的整活熱情推向高潮。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而流傳最廣的梗莫過於:「網上口嗨就算了,現實中誰不想來一杯哪吒仙飲」。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還有在海外的遊子,回家第一件事不是見爸媽,而是要喝哪吒仙飲。

甚至有人編出離譜傳言,哪吒仙飲有「腦控小學生」的超能力。

「只要在學校旁開店,就能讓熊孩子們集體對著家長喊「媽媽我就要喝哪吒仙飲」。

如果老闆抱怨撐不下去,網友立馬開啟「鼓勵式捧殺」。

「可惜了,明天公司團建還說一起去喝哪吒仙飲的」。

前腳還喊著要關門的老闆,立即回復有多少人?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還有人趕緊「暖心鼓勵」:「千萬別放棄啊 誰剛開始創業就一帆風順的,不都是慢慢做大做強的嗎?」

甚至有網友開始了畫大餅模式, 「可口可樂第一年也才賣了 25瓶、「哪吒仙飲就是十年前的蜜雪冰城」。

核心就一個:讓老闆堅持下去。

沒有人在意它是否真的好喝,所有人都在參與一場解構式狂歡。

他們用浮誇的文案、反諷地祝福,把它捧成「奶茶界頂流」。

而越是離譜,越容易複製傳播,最終形成玩梗的規模效應。

哪吒仙飲,就這樣在群嘲中「黑紅」出圈。

02 背後公司註銷了?

熱度起來後,更多「黑料」被扒了個底朝天,甚至傳出「它背後的公司,早就註銷了?」

一看天眼查,傳言可並非空穴來風。

一家名叫「哪吒仙飲(山東)飲品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早在2024年12月就悄悄註銷,徹底「肉身成灰」。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但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的母公司,竟是一家名叫「濟南坤祥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企業,業務跟飲料食品八竿子打不著。

而現在扛起招商加盟大旗的,搖身一變,成了「杭州風火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目前還看不出這家「風火輪」和前面兩家有什麼明面關聯,但它自己也渾身是戲。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要做加盟的品牌,沒官網也就算了。

天眼查顯示,2024年公司社保繳納人數為0。

相當於一家「幽靈公司」,全員空氣上班?

更離譜的是它的「變臉」操作。

2025年6月,原股東「浙江鵬展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突然退出,換成個人股東黃漢國100%持股。

7月,公司名字也從「杭州勇慧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改成如今帶點神話味的「杭州風火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就在這一連串密集變更後不久,這家公司突然高調宣布拿到1000萬天使輪融資,號稱要全力投入產品研發和全國擴張。

可博主實地探訪其杭州總部門店時,卻發現店鋪早已關門大吉。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店長解釋稱:「一天能賣六七千,是商場不讓打招牌才停業。」

商場方的回應卻直接打臉:「他們根本沒正經做生意,就是拉加盟商來看店的,所以被我們清退了。」

熱鬧是網友的,而加盟商的日子,卻是實打實的艱難。

11月初,一位加盟商連線博主「勇哥餐飲創業說」求助提升營業額。

這位自稱家裡做外貿的「富二代」開口就說,自己開店半個月,一天能賣1300多。

乍聽還行,可仔細一問才發現全靠營銷硬撐著。

第二杯半價還送刮刮樂,活動一停,營業額瞬間歸零,一天賣不出幾杯。

而加盟成本卻高得離譜。

加盟費13.8萬、設備費3萬多、首批物料6萬多,不算房租裝修,前期投入就超過20萬。

最戲劇的是,他本來是沖著蜜雪冰城去的。

結果官網找不到、電話打不通,最後在社交平台聯繫上一位「招商」,對方稱蜜雪難加盟,但有個「蜜雪子品牌」超靠譜。

有人跑去杭州嘗下口味覺得還行,就這麼稀里糊塗簽了約。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有意思的是,當「勇哥」建議他可以起訴追回費用,並換個靠譜品牌時,這小伙卻表示「不怨別人,不想要錢」,氣得這位見多識廣的「閉店仙人」在直播間直扇自己。

而且小伙還放話:「越不被看好,我越要做好!」,還要給員工每人掙一輛帕拉梅拉。

另一位大姐也遭遇類似套路,聽信「與哪吒IP深度綁定」的話術,前後投入40萬,結果總部選的店位於一座廢棄商場,日營業額只有三四百元。

03  低門檻暴富夢,藏著快招公司的鐮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這用來形容那些被快招加盟品牌「割韭菜」的創業者,再貼切不過。

按照勇哥直播時的說法,這不過是最常見的「快招」套路。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很多快招公司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好好做品牌,整套操作就是場精心設計的詐騙劇本。

先隨便攢個「偽品牌」,名字蹭熱點、包裝抄爆款,既沒有特許經營許可,供應鏈更是「東拼西湊」。

再通過偽造豪華辦公場地、虛假榮譽證書造勢,甚至連招商時展示的試吃樣品,都可能是從其他正規品牌購買的「道具」。

最後聯合招商團隊,用「最後幾個名額」「知名品牌子品牌」 等話術製造緊迫感,誘導創業者火速交定金。

更狠的是,招商方和經營方早就「分家」。

創業者交的加盟費,大多被雙方直接瓜分,壓根沒投入品牌運營。

等開店才發現,物料價格比市場價高兩三倍,選址偏僻得連路人都繞著走,想維權時,所謂的「總部」要麼失聯,要麼早就註銷公司跑路了。

而創業者的認知缺口,正好給了騙局可乘之機。

這些 「偽品牌」招商時,把扶持政策吹得天花亂墜。

「專業選址老師實地考察,鎖定黃金鋪位」「全套裝修設計 +手把手技術培訓」「全年促銷方案 +新媒體營銷指導」「成熟物流體系,原料配送零煩惱」……

這些話術精準戳中了沒餐飲經驗的縣城青年,「就算是行業小白,也能輕鬆開店躺賺」。

可等交了錢才知道,這些誘人承諾全是空頭支票,能兌現的連十分之一都沒有。

一邊是快招公司的 「低門檻誘惑」,一邊是正規連鎖品牌的 「高門檻篩選」。

蜜雪冰城、古茗等頭部品牌,加盟費動輒幾十萬,還對加盟商的資金實力、運營能力層層把關,熱門區域更是要排隊等名額。

不少被正規品牌拒之門外的創業者,看著快招公司 「零門檻、高回報」的宣傳,瞬間動了心。

一場精心策劃的「智商稅」,收割了多少縣城青年

他們不知道加盟前要查特許經營資質,不懂辨別宣傳里的貓兒膩,輕易就信了「低投入高回報」的美麗謊言,最後淪為快招騙局的「待割韭菜」。

其實新茶飲的風口或許真的還在,但沒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那些想靠「低門檻」分一杯羹的人,最先被收割的很可能是自己。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