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4 11 月

社會

社會

母親和3歲女兒黃河邊失聯近24小時,電動車遺留在岸邊

11月4日,有網友發布視頻稱一對母女在黃河邊失蹤,救援工作正在進行。當日下午4時,極目新聞記者進入濟南魯力同心應急救援隊的救援現場直播間,獲悉一名母親與她3歲的孩子於3日18時左右在黃河山東濟南段失聯。當地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證實確有此事,3日接到警情之後就已經派人到現場處理,目前可能在進行打撈,但具體情況和相關細節不方便透露。 搜救現場(網路直播截圖) 據救援人員在直播中介紹,監控畫面顯示,11月3日18時左右,一對母女在黃河邊玩,孩子身穿羽絨服,母親身著衝鋒衣,最後出現的大致區域位於水流複雜的迴流區。救援隊於4日早上7時接到通知後立即展開搜救,截至直播時救援仍在持續進行。 「黃河很危險,第一步可能剛沒過小腿,第二步就可能深達5米。」救援人員強調,「大家一定要遠離黃河。」在救援現場,失蹤母女的家屬也在河畔焦急守候。一位親屬在與救援人員交流時表示:「這個媽媽看孩子看得特別緊,人也很老實。」 失聯女孩照片(網路直播截圖) 搜救現場(網路視頻截圖) 4日下午,視頻發布者李先生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他當天下午路過黃河邊的母親河公園,看到有救援人員在黃河上進行搜尋,於是上前詢問相關情況,救援人員告知他,有一對母女於3日傍晚將電動車停在旁邊後便失去蹤跡,家人報警後,警方已聯繫救援人員開展搜尋工作。 濟南市歷城區分局華山派出所一名工作人員向極目新聞記者證實確有此事,3日接到警情後,值班班組就去了現場,目前可能在進行打撈,但具體情況和相關細節不方便透露。...
社會

起火事故後的車主百態:有的演練逃生,有的選擇信任

2024年,一場展示會中的理想MEGA。視覺中國圖 2025年10月25日10點半,本來是劉芸(化名)提車的時間。充電樁早已裝好,車位也租好了,孩子最喜歡的卡通貼紙——那隻《布魯伊》動畫里的藍色小狗——她也提前找人設計好,打算貼在即將提車的理想MEGA上。 但那輛車,她最終沒敢提。 在此兩天前,一段行車記錄儀視頻在網路流傳:夜色中,一輛理想MEGA在上海街頭行駛時,底盤先迸出火花,幾秒後火勢迅速蔓延,整輛車被烈焰吞沒。駕駛員從副駕駛翻滾逃生,車內乘客隨後爬出。劉芸說,那晚她幾乎沒睡,一直在腦海中反覆演練:「要是我也在車裡,帶著兩個孩子,能不能逃出來?」 事故8天後,即10月31日下午,理想汽車發布致歉聲明,並宣布召回共涉及11411輛同款車型,稱事故原因尚未形成最終技術結論。 「寶寶巴士」 劉芸在2025年10月12日下定了理想MEGA。為迎接即將出生的二胎,她和丈夫計劃把家裡的SUV換成一輛空間更大的電動MPV。「兩個安全座椅,加上阿姨和我們夫妻倆,SUV肯定不夠用了。」 根據理想官網,理想MEGA是理想汽車首款家用MPV,於2024年3月1日上市,售價52.98萬元至55.98萬元。官方將其定位為「家庭科技旗艦MPV」,一輛「適合中國大家庭的七座車」。 在劉芸所住的小區,理想MEGA是「有娃家庭」的常見選擇,七座、大空間,能帶著孩子、老人一起出門。小區里幾乎每一輛都貼著卡通貼紙,有飛天小女警,有貓和老鼠,車主管它叫「寶寶巴士」。 她和丈夫試駕過多款同價位車型,最終選中了理想MEGA。劉芸覺得,它在智能駕駛、人機交互和空間設計上「更懂家庭用戶」。保險起見,她試駕了兩次,還測試了充電效率、智能駕駛和語音系統。 那輛車總價近56萬元,劉芸在訂車時支付了5000元定金,尾款原定在提車時付清。但就在提車前夕,看到那段起火視頻之後,她開始猶豫了。 劉芸的第一反應是懷疑有人故意「黑」...
社會

水產市場「麻醉魚」調查:有商家稱麻藥有味會換水再賣

今年9月中旬,一網友發布的「麻醉魚」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商戶將活蹦亂跳的魚倒進充滿泡沫的方形塑料桶後,魚很快安靜下來。該網友稱,這是他在一家水產批發市場拍攝到的畫面,躺在地上的魚不是死了,而是被「麻醉」了,這樣做是為了避免活魚在運輸過程中產生應激反應,減少死亡率。 麻醉劑運魚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近期,紅星新聞記者在水產市場、供港活魚企業及食品檢驗機構、漁業部門走訪獲悉,目前國內對丁香酚麻醉劑僅有檢測方法出台,尚未明確規定產品殘留劑量。 有專家介紹,麻醉劑運魚有一定優勢,不可能完全禁止。曾有湛江某供港蝦企專門諮詢是否可以使用丁香酚麻醉運輸,但基於可能存在的葯殘,他沒有建議該企業使用。 ▲把活魚放入麻藥桶浸泡後,魚就被麻醉了 網友視頻截圖 運魚過程添加丁香酚等麻醉劑 有商家稱麻藥有味會換水再賣 「只需一滴,魚兒任你擺布。」短視頻賬號上,一名漁用麻醉劑商家發布一則視頻:漁民在起網時,往水中潑撒淡黃色液體,隨後活蹦亂跳的魚就翻起了肚子,變得安靜。該商家稱,潑撒的液體是麻藥丁香酚,「兩蓋下去隨便抓,解決各種問題。」 這類產品並不少見。在社交平台上,記者以「麻醉魚」「魚麻藥」為關鍵字搜索,彈出多款漁用麻醉劑產品。其中,賣得最多的是一款成分為「丁香酚」的產品,月銷量上千,有商家甚至稱之為「醉魚黑科技」。 「丁香油、丁香酚,廠家直銷,大量出貨中。」一名江西商家向記者介紹,其店從2023年開始向市場大量供應漁用麻醉劑,所賣的一款名為「漁夫寶」的產品丁香酚含量超過99%,主打「100%純天然原料」「水產專用」。該商家稱,這款麻醉劑用於魚蝦麻醉,以緩解魚離水應激,便於運輸、起魚及過秤,減免損傷。 ▲電商平台售賣的麻醉劑 記者又以買家名義向廣東某農生物科技公司諮詢「丁香酚」的用途及危害,該公司稱,丁香酚可用於水產中,短時間麻魚,防止起魚、搬魚過程魚鱗碰傷。多名丁香酚賣家均聲稱,產品無毒副作用,...
社會

當大學宿舍變成直播間,矛盾一觸即發

當直播的「風」吹進大學宿舍,誰來表演,誰被觀看,誰在狂歡? 近日,多家社交媒體平台的直播間內,大學宿舍成為新的「流量高地」:閱讀燈與補光燈、鍵盤聲與音樂聲、遮擋的床簾與被泄露的隱私……當本該休憩的宿舍變成熱鬧的直播秀場,公共空間淪為「個人演播廳」,新的宿舍矛盾一觸即發。 然而,大學生宿舍直播的另一面,是蓬勃生長的個人意識、緩解壓力的主動選擇,也是個性化需求與集體生活的碰撞。如何正確認識「宿舍變『秀場』」?學校又該如何在維持秩序與尊重個性間把握平衡? 「宿舍是公共生活空間,宿舍生活也是大學生成長的必要環節。」近日,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馬亮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表示,宿舍管理要堅持疏堵結合的治理原則,樹立服務理念而非強化管理意識。 堅持疏堵結合的治理理念 《中國科學報》:近期,大學宿舍變「秀場」的現象引發熱議,部分大學生主播不分場合、不分音量、不分晝夜的直播方式進一步加劇宿舍矛盾。在你看來,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哪些? 馬亮:一些大學生將大學宿舍裝扮為直播間,通過直播來賺取流量和收入,並形成一股風氣。這種做法,一方面體現出直播文化在大學生群體的流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學生宿舍直播面臨的挑戰。大學生直播的內容多元,既有展現校園生活的,也有分享專業知識的,還有抒發情感的。直播已經成為不少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他們的學習、成長與社交等方面也至關重要,所以不應忽視和抑制這種正常需求。 問題在於,大學生有直播的強烈需求,卻沒有直播的空間,於是宿舍就成為直播的次優選擇。宿舍是集體生活的空間,大學生在宿舍直播雖然情有可原,但畢竟會影響舍友的正常休息和個人隱私。無視他人休息的權利,只顧自己的直播權利,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利己主義,反映出當前不少大學生偏離了應有的價值取向。與此同時,宿舍直播也說明大學生普遍缺乏個人空間,意味著大學服務設施還有改進餘地。 《中國科學報》:大學宿舍變...
社會

特朗普關稅壓力下,中國出口巨輪仍在高速前行

減少從中國採購的地區:中國出口下降,2025年第三季度與2024年第三季度對比 但世界其他地區填補了這一缺口,從中國的進口量創下歷史新高。 增加從中國採購的地區: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出口額較2024年同期增長 中國以驚人的速度抵消了對美出口下滑的影響。今年中國對世界其他地區的出口量大幅激增,這表明中國製造業的主導地位不會輕易動搖。中國今年的出口額有望再創紀錄。 這背後的原因是中國早有準備。多年來,中國一直在積極開拓新客戶,且其大規模的製造業投資使它能夠以低價銷售商品。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瑪麗·洛夫利表示:「中國能夠在發達經濟體之外找到市場,這一點不應令人感到意外。」 上周,特朗普降低了此前對中國加征的部分關稅,但當前關稅水平仍處於數十年來未見的水平。他堅稱,自己推出的關稅政策將推動美國工廠復甦並創造就業崗位——但這一承諾遭到了許多經濟學家和製造業專家的質疑。而對於那些原產自中國、經第三國轉運至美國的商品,其政策能產生多大遏制效果仍不明朗。 儘管特朗普政府竭力阻撓,中國全球出口仍持續增長。註:圖表顯示中國季度出口額。 世界其他國家正夾在這兩大超級經濟體之間。包括越南(增長28%)和歐盟成員國(增長11%)在內的部分國家對中國出口產品給本國產業帶來的風險深感擔憂,中國在歐洲等地區也面臨著關稅形式的抵制。而阿根廷(增長57%)和奈及利亞(增長45%)等其他國家則在採購中國低成本技術以實現經濟現代化,但這也導致它們與中國的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 多年來,美國人一直依賴中國為他們的家庭添置物品、充實辦公物資。儘管中國出口總量依然龐大,但今年對美出口的下滑範圍廣、幅度大。美國從中國採購的幾乎所有品類商品數量都在減少: 中國出口變動情況:2025年第三季度與2024年第三季度對比。註:僅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至2025年第三季度期間中國對美國出口額變動超5000萬美元的...
社會

男子求見李嘉誠被拒,大鬧長江集團中心

4日上午10時36分,香港警方接到中環長江集團中心一名保安員報案,稱其同事遭到一名男子襲擊,該男子還在電梯大堂潑灑紅色油漆。據現場消息稱,涉事男子當時要求上樓會見李嘉誠被拒後,突然向電梯大堂潑灑油漆並襲擊保安員。據了解,事發地的上層大堂電梯區域並不能通往長江集團旗下公司所在樓層。 遇襲的57歲羅姓保安員頸部紅腫,事後由救護車送往醫院治療。警方逮捕了涉案的49歲陳姓內地男子,案件仍在調查中。 長江集團表示,事件已交由警方處理。據目擊者反映,感覺該男子疑似精神異常。集團對保安人員受傷表示遺憾,將為他提供適當協助。知情人士表示,涉事男子過去曾兩次到長江集團中心進行滋擾。 據了解,陳姓男子於3日來港,今天上午購買3罐紅色油漆後,約10時30分到達中環長江集團中心大堂接待處,向保安員要求與李嘉誠會面。在保安員拒絕其要求後,陳姓男子隨即向電梯大堂潑灑油漆。期間保安員試圖阻止,遭到毆打導致頸部受傷,其他保安同事隨後報警求助。警方及救護人員到場後制服並逮捕陳姓男子,受傷保安員被送往醫院治療。...
社會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

美國民主黨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在11月4日舉行的紐約市長選舉中,一舉擊敗前紐約州長、獨立候選人科莫(Andrew Cuomo)成功當選,成為紐約市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 根據網上實時開票數據顯示,曼達尼在今次選舉中獲得49.6%的支持率,超過對手科莫41.6%的支持率,以8個百分點的優勢,成功當選新任市長。 新聞鏈接>> 曼達尼當選紐約市長 一文看懂川普口中的共產主義者 美國紐約市長選舉曲終人散,民主黨候選人曼達尼(Zohran Mamdani)擊敗前紐約州長、獨立候選人科莫(Andrew Cuomo)成功當選,成為紐約市史上首位穆斯林市長。 33歲的移民之後,民主黨新星曼達尼在今年6月的民主黨內初選曾出乎意料擊敗科莫。有評論認為,曼達尼的強勢崛起與其主打民生議題的政綱有密切關係;他提倡凍結租金管制公寓的租金增長及降低生活成本,主張讓紐約市的公共巴士免費及改善服務,又建議提供全民免費託兒服務等政策皆獲得外界好評。曼達尼的團隊同時擅於利用社交平台傳播其政策和理念,都為這位數月前仍寂寂無名的紐約州議員迅速贏得大量支持者。 紐約市長選舉11月4日舉行,總統川普罕有地在選前為前民主黨紐約州長科莫拉票,3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呼籲選民「含淚投票」,支持民調第二高的前紐約州長、獨立候選人科莫而非同屬共和黨的候選人Curtis Sliwa。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3日報道,川普當日社交媒體Truth Social發文,將自稱為民主社會主義者的曼達尼形容為「共產主義者」,並批評後者倘當選將使紐約市徹底陷入經濟和社會災難。 生於烏干達 父親是哥倫比亞大學學者 母親是著名印度裔導演 曼達尼1991年生於非洲烏干達。他的父母分別是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印度裔後殖民主義研究教授馬文丹(Mahmood Mamdani),以及印度裔美國電...
社會

12歲女孩發熱1天肺全白!這種會堵死氣道的病,別當普通感冒

孩子感冒咳嗽看似常見,可12歲女孩笑笑的經歷卻讓人感到後怕——僅發熱 1 天,左肺就變成了 「白肺」,呼吸急促到無法平躺,血氧飽和度勉強維持在90%左右,情況十分危急! 治療前,左肺呈「白肺」狀態 治療後,「白肺」被吸收,心臟邊緣清晰可見 還好在浙大四院兒科等多學科團隊的努力下,笑笑已轉危為安,這次來勢洶洶的急症背後藏著一種容易被忽視的急性重症呼吸道疾病——塑型性支氣管炎! 感冒咳嗽變「白肺」! 危險藏在黏液里 笑笑一開始只是輕微咳嗽,發熱後外院檢查提示肺炎、肺不張,轉診到浙大四院兒科時,病情已經急劇惡化。 入院後,她很快出現呼吸急促、胸悶胸痛,只能靠5L/min的面罩吸氧維持血氧,胸片顯示左肺已完全呈 「白肺」 改變,肺部炎症進展迅猛。 兒科虞琳副主任醫師憑藉經驗判斷,笑笑極有可能是患上了 「塑型性支氣管炎」。 這是一種肺部感染的嚴重肺內併發症,由不同原因引發的支氣管內生性異物阻塞疾病,會導致支氣管阻塞、通氣和氣體交換功能障礙,主要癥狀為呼吸困難、喘息、胸痛及發熱,嚴重時會引發危及生命的呼吸循環衰竭。 「這種病的兇險之處在於,氣道會被大量膠凍狀的黏液栓和支氣管塑型堵塞,就像呼吸通道被『水泥』 封住,氧氣進不去、二氧化碳出不來,隨時可能窒息。」虞琳說。 支氣管鏡打通生命通道 由於笑笑血氧不穩定、對缺氧耐受差,手術風險極高,隨時可能需要氣管插管和呼吸機輔助通氣。醫院立刻啟動多學科協作,兒科聯合重症醫學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麻醉科共同制定方案,最終決定緊急開展支氣管鏡手術。 手術中,支氣管鏡剛進入氣道就看到令人揪心的一幕:氣道黏膜充血水腫,大量黃白色黏痰不斷湧出,左主支氣管及各肺段開口已被黏液栓完全堵死。 醫護團隊爭分奪秒,用負壓吸引、灌洗、鉗取等方式清理堵塞物,「鏡子被黏稠分泌物堵住就拔出疏通再插入,患者缺氧耐受差就及時加壓給氧…… 」虞琳說經過反覆操作,終於打通了被...
社會

做試管的女人們:婚姻里關於愛、責任和性別的縫隙

公共敘事里,生育常被視作女性的「天職」——一個發生在她們身體內部的故事。可在這個看似自然的敘事背後,隱藏著深刻的性別不平等:當生育遇到困難,社會的矛頭往往首先指向女性,而男性的角色卻長期缺席。 在輔助生殖的場域,這種不平等被放得更大。身體的痛苦、時間的耗費、情緒的波動幾乎都由女性獨自承擔,而男性的「在場」或「缺席」,成了婚姻關係與親密責任的試金石。 唐姝琦是一位社會學博士生,就讀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過去兩年,她將目光集中在了做輔助生殖的女性身上。2023年開始,她在成都一家三甲醫院展開研究,訪談了30多位接受輔助生殖的女性及其伴侶、醫護人員,並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和那些女性就診者生活在一起。她想知道:她們為什麼要生孩子?這是主動的選擇,還是結構壓力下的不得不?在一次次促排、取卵、移植與失敗的循環中,她們如何認識自己與伴侶的關係?又將如何重新理解生育? 走進田野的過程中,唐姝琦才真正了解「做試管」這三個字背後的分量。這不僅是一個醫學過程,它更像一面鏡子,照見現代婚姻里關於愛、責任和性別的縫隙。在輔助生殖的場域里,性別分工如此不同:男性的參與通常被簡化為僅需兩三次的「必須到場」,而女性的身體與生活則被徹底「徵用」——十次以上的頻繁就診、侵入性的激素注射與取卵手術、被完全打亂的個人日程。她們不僅在承受身體的苦楚,更在「開獎」前的漫長等待中,獨自咀嚼每一步都可能失敗的巨大焦慮。 唐姝琦今年32歲,已婚未育,做田野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她就坐在醫院生殖科的診室外,和這些等待做試管的女性聊天。她將研究寫成論文《生殖分工的新腳本:試管備孕的女性經驗及夫妻關係重塑》,希望更多人看到這些「試管姐妹」,看見她們流動的主體性,看見生育是一個複雜的議題,看見她們的堅韌豁達與脆弱掙扎,看見這些女人最真實的樣子。 她們並不只是醫學技術的使用者,她們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在傳統生育敘事中尋找新的位置,在痛苦與不...
社會

武漢街道上驚現大飛機

  11月3日,湖北武漢車水馬龍的街道上驚現一架大飛機,機身上有「中國南方航空」的字樣,引發熱議。  多位武漢網友拍攝視頻稱,在大馬路上偶遇大飛機,調侃「飛機調皮上馬路,第一次與飛機並駕齊驅」。  視頻畫面顯示,武漢黃陂區的街道上車流很多,在一個岔道口,一輛客航飛機疑似正在轉彎,機身上有「中國南方航空」的字樣。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148279462-2\");});  但飛機兩側沒有機翼,機身則被放置在一輛大貨車上。大飛機停在路口很長時間,造成交通擁堵。很多武漢市民都看到了大飛機上馬路的奇特場景。  有目擊者稱,當天天色未暗時,大飛機就停在岔道口處。但是一直到天黑了,大飛機還滯留在這裡,不知道什麼原因。  大飛機上了大馬路,導致交通不暢。有視頻顯示,道路上出現嚴重的擁堵,有司機停下車,看看發生什麼事了,意外看到大飛機停在路上。  許多目擊者感到不可思議:「沒想到,武漢大馬路上會有飛機。」  「這飛機還在跑啊。」  「飛機外觀完好無破損,裝載到位,機翼卸載。要麼是運去組裝,要麼是老飛機運走做酒店或者展覽。」  武漢大馬路上驚現大飛機的視頻引發熱議,有網友懷疑「是不是武漢天河機場的飛機衝出來了?」也有許多市民打電話向政府部門詢問。  11月4日,湖北機場集團工作人員回應稱,馬路上出現的飛機並非出自武漢天河國際機場。  武漢黃陂區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也回應稱,通常像這種特殊運輸都有備案,「會走手續,不會就這樣平白無故在路上跑」。不過此次運輸並非在該單位辦理的手續。  武漢交警部門則表示,該飛機是正常拖運,「飛機從一園區被拖走,其拖運已正常辦理過手續」。(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