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角力加剧之际,韩国长期奉行的“安美经中”外交格局被认为正在松动。有意见指出,首尔面臨如何在美国与中国之间,确立“安美经多”新战略的考验。
由韩国主办的2025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11月1日落幕。韩国总统李在明在峰会期间,与美国、中国及日本等主要国家领袖密集会谈。有韩媒形容这一週为“外交超级週”,并认为首尔在美中战略竞争的格局中的立场面臨重要考验。
APEC峰会前,李在明与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29日在庆州举行会谈。会谈后双方同意,由美国协助韩国建造核动力潜艇。据韩方简报,李在明在会中强调,韩方亟需此类潜艇,以加强对朝鲜及中国潜舰活动的侦测与追踪能力;特朗普则建议,这些潜艇应在美国境内建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对此表示:“中方希望韩美双方切实履行核不扩散义务,做促进地区和平稳定的事,而不是相反。”
韩国长期奉行“安美经中”——也就是所谓“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的平衡外交战略。但美国《纽约时报》引述专家分析称,此举“意味著韩国正从一个平衡者,转变为完全融入美国体系的合作伙伴”。
韩国进步派媒体《京乡新闻》发表社论指出,若韩国引进核动力武器,可能对朝鲜半岛安全与韩中关系产生负面影响。该报同时提及,日本近期也表达引进核潜艇的意愿,或将引发东北亚安全局势的连锁反应,因此建议韩国政府应向中国充分说明政策立场,以减少潜在误解。
韩国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委员、前驻英国大使金健接受DW访问时表示,随著朝鲜宣布建造核潜艇并持续试射潜射弹道飞弹,其核威胁程度不断升高。在这样的局势下,他认为韩国发展核动力潜艇“是必要的防卫手段”。但他同时指出,相关计划需通过美国国内的核技术审批程序,并可能触发中国的敏感神经与外交动作。
韩国前驻俄罗斯及欧盟大使李在春向DW表示,他认为此举是“美国在战略上离间韩中关系”的举措。但他也推测,韩方或已在11月1日李在明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中,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