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裤裆沟、擦屁股岭…为什么东北地名这么直白?
论起地名,不能不服东北人。
有网友发现,东北人起地名,真是有一套独特的“语言艺术”,比如“秃顶子山”“擦屁股岭”“裤裆沟”等,显得格外接地气。
图源:小红书@卡罗很有1s、@大连老张(已获授权)
尤其是和其他地方的地名一对比,东北人的起名艺术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有成片草原的地方,其他城市叫“长鸟岛”“鸳鸯草场”“奇冠顶”,东北人则管他们的草原叫“老秃顶子山”,乍一听还以为这地方人烟稀少,也没什么植物,光秃秃的,实则这里草原和树林相映,景色开阔壮丽。
图源:小红书@啊头木木(已获授权)
有瀑布和水潭的地方,其他城市叫“九寨沟”“石门峡”“光西瀑布”,东北人呢?管他们的水潭叫“老母猪沟”,这名字看着像是乡下的猪圈,没什么可看的,但是“老母猪沟”有翠绿的水潭,像一块翡翠镶嵌在大地。
有河流湿地的地方,其他地方叫“西溪湿地”“红海滩湿地”“渌洋湖湿地”,东北人则管他们的湿地叫“老鳖炕”,听起来像是野生甲鱼晒太阳的暖和地方,瞬间把景区意境拉回了农家乐现场,可是实际上,“老鳖炕”水势平缓,风景优美,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
就连给森林公园起名也不例外,其他城市叫“金钱松国家森林公园”“风云岭森林公园”“黄海森林公园”,东北人要管森林公园叫“干饭盆”,似乎来了这就只能干饭,但其实干饭盆森林公园有盆形大峡谷和满山枫树,秋日红叶更是一绝,被网友们称为“东北百慕大”。
图源:小红书@DAWN LIN、@曦沫 (已获授权)
问题来了,为什么东北地名这么“简单粗暴”?
直白的东北地名
这些地名的形成与东北特殊的历史开发进程密切相关。
根据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战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清朝末年,由于关内自然灾害频发以及东北封禁解除,出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移民现象——“闯关东”。
《辽宁民族研究》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对“闯关东”有更详细的解释:“闯关东”这一现象早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