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奇人周興和》勵志小說連載之四十四 ● 辨識李逵和李鬼
「竭澤而漁,豈不獲得?而明年無魚;焚菽而田,豈不獲得,而明年無獸。」這句話出自《呂氏春秋》。這話看起來文字似乎有點晦澀,其實不難理解。它是在忠告世人:做事如果只顧眼前利益,無論你一時獲得多大的豐收,但絕對不會長久,最終是會走上窮途末路的。
四川星河公司和成都金橙公司,就像一對狹路相逢的冤家,為了侵權和反侵權的問題,幾年以來,一直都在進行著明裡暗裡的博弈。這種博弈,有時甚至是毫不留情的。他們數次走上法庭,各顯神通,官司從綿陽打到成都,從成都打到北京,打得來天昏地暗飛沙走石。前面說了,法院今天判這家官司贏,明天又判那家贏官司,莫衷一是讓人無所適從。
問題的癥結:兩個面目相似,手中都掄著板斧的好漢,到底誰是李逵?誰是李鬼?
《四川經濟日報》曾做過這樣的報道:
「點草成金」竟讓四川星河建材周興和靠秸稈發家!毫不起眼的稻草經過一番技術處理,就可變成「黃金萬兩」的輕質牆材。這一「點草成金」的專利技術,引來眾多投資者的明爭暗鬥,也使不少發財心切的商家不擇手段大肆進行仿製。昨日,其發明人周興和在成都向外界宣布,他已組織律師小組,從即日開始「清理門戶」,首先將全國各地20家克隆其技術和產品的企業推上被告席。
據省建設廳和省科技廳有關人士介紹,秸稈綜合利用這道世界難題,近年來首先在四川獲得重大突破。四川農民企業家、四川星河建材有限公司總裁周興和花費10年心血,在技術上實現四大突破,終於成功運用秸稈開發出「五防輕體隔牆板」等一系列綠色建材產品,先後獲得國家8項專利,並被列入國家星火計劃項目、國家環保重點推廣項目、2001年國家級重點新產品。然而,就在發明人採取技術入股的方式,在全國20多個省市辦起了37家生產秸稈牆代替秦磚漢瓦的企業之時,卻驚奇地發現,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外形和技術相似的「克隆品」。1999年6月,周興和在綿陽發現,綿陽高新區高強輕體建材公司生產銷售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