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元的指纹水杯卖数万件,高价水杯能挡住校园恶作剧吗
最近,一种售价高达四百元、带有指纹解锁功能的水杯悄然走红。价格是普通保温杯的两三倍,却在电商平台卖出数万件。
水杯为何要指纹解锁?家长和厂商认为,需要阻止校园恶作剧和他人误饮。但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是过度担忧。
几百块的水杯背后,藏着中国家长更深层的集体焦虑:校园欺凌的阴影,正在催生一个庞大的学生安全产品市场。
01
焦虑的家长,买的不止是水杯
给水杯上锁,在不少人看来并非小题大做。
“我儿子初中同学水杯被坏同学放了学校实验室偷来的高锰酸钾……”一位妈妈在评论区分享的经历让人心惊。类似的故事居然还有很多:“我们班有同学冲了罗汉果水回学校,结果(水)被拿去擦黑板”,“我上学时,我的水杯好几次被恶作剧的同学放过各种甲虫。”
遭殃的甚至不限于同学,还有老师的案例。有家长分享,之前有孩子把粉笔末放进老师的水杯里:“孩子和老师没有冲突,就是单纯想恶作剧。我看当老师的也需要一个。”
指纹水杯应需求而生。商家多以“不怕同学恶作剧”“指纹解锁
加倍安全”“别人打不开的智能保温杯”等为噱头,附赠了各项五花八门的精度指标:如“0.3秒快速精准识别”“手机同源指纹识别技术”等。
看起来很美,但厂商技术水平不一定靠谱,现实使用中的槽点频出。“很容易没电,孩子喝不了水,一个学期出现过三四次,”有家长在电商评价页面给了个中评。还有些报道实测发现,当孩子手指脱皮、出汗或沾水渍时,也可能解锁失败。可见,没电,或者出现故障直到“自家的指纹也不认识”,让这个昂贵的水杯瞬间变成累赘。
但指纹水杯的热销,只是冰山一角。随便在电商平台上搜索学生产品加上“安全”二字,一个完整的装备生态圈就出现了。
这些产品的共同特点是:贵。儿童智能手表中的高端款接近三四千,标配GPS实时定位、双向通话、一键SOS求救;还有内置GPS实时定位的智能书包,售价也可以达数千元,号称能设置“电子围栏”实时监控孩子动向;售价过千的隐蔽录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