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16 11 月

社会

社会

台湾最大规模罢免案临近投票 北京罕见“介入”

https://t.co/tC3x0ChUWu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July 23, 2025 本周六,台湾将举行史上最大规模罢免投票,逾两打国民党立委面临被罢免。引人关注的是,中国官方和官媒罕见地介入,公开谴责执政党民进党。罢免发起方指控国民党“亲中”,国民党则反驳称北京言论与己无关。这场内部政治风暴,在两岸关系紧张背景下更显复杂。 随着台湾一场可能重塑立法院格局的罢免投票临近,正在选区面临挑战的在野党立法委员们,意外获得了来自中国大陆官员和官方媒体的“支持”。 虽然赖清德总统在去年赢得了选举,但他所属的民主进步党(民进党)却失去了立法院的多数席位。此后,在野党利用其在国会的多数优势,通过了政府反对的法案,并大举削减预算,尤其在提高国防开支方面制造了阻碍。 这场政治大戏的背景,是中国大陆正在加大对台湾的军事和外交施压,以宣示其对台湾的主权。赖清德及其政府坚决拒绝这些主张。赖清德曾多次提议与北京对话,但均遭到拒绝。 公民团体于今年早些时候正式启动了罢免运动。本周六(7月26日),选民将决定来自台湾最大在野党国民党(KMT)的24名立法委员的命运,这约占全体立法委员的五分之一。 罢免团体称这是一场“反共”运动,指责国民党通过派遣立法委员访问中国大陆来“出卖台湾”,不支持国防开支,并给立法院带来混乱。国民党拒绝这些指控,并谴责赖清德的“独裁”和“绿色恐怖”(民进党的代表色)。 中国大陆并未袖手旁观。尽管国民党对被对手“染红”的风险保持警惕并感到不安,但中方仍发表了看法。 今年6月,两名负责对台政策的中国高级官员谴责此次罢免是赖清德的“政治阴谋”。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朱凤莲在6月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赖清德“假民主之名行独裁之实”,并“千方百计打压异己”。 台湾知...
社会

中国三分之一以上省份挪用养老金 地方财政吃紧

https://t.co/0ypd0tY5pI — DW 中文- 德国之声 (@dw_chinese) July 23, 2025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写道,上周,中国国务院公布的《2024年公共支出决算报告》中暗藏着一个重磅炸弹级的细节:去年,中国32个省份中有13个从国家养老基金挪用了数以亿计的资金。消息一出,就引起了社媒上强烈抗议。这篇题为《中国必须整顿公共财政》的评论写道: ”地方政府挪用养老基金,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他们需要用这笔钱来维持学校和医院的正常运行,支付教师和公务员的工资,以及偿还债务。养老基金被挪用的丑闻,反映了债务重压之下,地方政府已经不堪重负。 四年前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地方政府也失去了出售土地这一主要收入来源。很多省级及县级政府的财政就此陷入了捉襟见肘的窘迫境地。 但问题远不仅限于地方层面,中央政府的财政状况也不理想。尽管中央政府的债务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大约25%,但前景却不容乐观。去年中央财政税收同比下降了3.3%,财政总收入之所以能基本保持稳定,全凭‘其他收入’的相对强劲增长。今年第一季度,中央税收再度下滑3.4%,而经济增长乏力则是主要原因之一。” 《新苏黎世报》援引荣鼎集团 (Rhodium Group)的评估报告写道,中国的财政瓶颈将成为北京所面临的核心挑战,如果不进行结构性改革,“国家收入不但难以继续增长,未来甚至可能出现下降。” ”房地产价格一路狂跌,看不到尽头的中美关税战以及中国与欧盟日益紧张的关系,都为中国经济的前景平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不过,中国政府手中仍拥有一些可缓解下行趋势的政策工具。例如,政府可以改革税收分配制度,将更多收入下放给债务缠身的地方政府,以增强其财政自主权。 中国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大量公共资金被投入国家的工业和技术现...
客运视角曝光!疑超速过弯钢条甩出 砂石车偏移对向迎面撞
社会

客运视角曝光!疑超速过弯钢条甩出 砂石车偏移对向迎面撞

客运视角曝光揭砂石车跨越对向车道相撞瞬间。(图撷自脸书「记者爆料网」) 郭颜慧/核稿编辑〔即时新闻/综合报导〕今(23日)上午新北市万里区发生载运钢条砂石车与国光客运发生对撞事故,造成1死、14轻重伤,肇事原因为砂石车行经弯道处跨越对向车道,导致两车对撞,客运视角稍早曝光砂石车跨越对向车道相撞瞬间。新北市万里区今上午7时52分发生重大车祸,国光客运1815客运搭载40名乘客,在中福景美路与砂石车对撞,造成1死、14轻重伤,事故原因警方初步判定为砂石车行经弯道处跨越对向车道,但确切原因警方仍在厘清中。请继续往下阅读... 现客运视角画面曝光,脸书「记者爆料网」曝光客运行车纪录器,画面显示砂石车在下坡过弯时,疑车速过快导致后车斗载运的钢条被甩出,造成车身重心偏移左倾,车斗翻覆,车头被带往对向车道,直接冲向客运,两车迎面对撞。监视器画面曝!砂石车跨越对向撞客运 钢条喷飞后方骑士急闪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社会

国际法院做出划时代意见 就气候变迁说明各国义务

联合国最高法院“国际法院”(ICJ)今天公布划时代的法律意见,指明各国为因应气候变迁应尽哪些行动义务,当中并强调气候变迁所构成的“迫切及攸关生存威胁”。 路透社报导,国际法院15名法官做出的这份“咨询意见”(advisory opinion)虽不具法律约束力,但仍很可能决定世界各国未来气候行动的走向。法律专家指出,这份意见具有法律和政治重量,未来的气候案件无法忽视它。 今天的意见书源于联合国大会要求国际法院考虑2项问题,分别是对于保护气候免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伤害,依照国际法各国应尽哪些义务;以及伤害气候系统的国家会面临哪些法律后果。 国际法院院长岩泽雄司表示:“温室气体排放毋庸置疑是由人类活动造成,而这种情况并不受各国疆界的限制。” 国际环境法中心(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CIEL)的资深律师周德里(Joie Chowdhury)指出,这份意见重要性十足,“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后续效应的法律裁决之一”,因为它触及的面向广泛,“深入气候正义的最核心部分”。 在国际法院去年12月进行的2周辩论庭上,北方世界(Global North)富国主张,若要决定其负有哪些责任,应以包括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Paris Agreement)在内的既有气候条约为基础。 开发中国家和小型岛国则要求有更强力措施来缩减温室气排及由最大排放国提供金援,甚至在一些情况下要有具法律约束力的措施。 气候运动人士表示,今天做出的意见虽只具咨询地位,仍然应该会构成转捩点。这份裁决让一些国家能针对污染或温室气排等气候问题来追究他国责任。 争议点一次看 联合国最高法院“国际法院”(ICJ)今天公布划时代的法律意见,指明各国为因应气候变迁应尽哪些行动义务,当中并强调气候变迁所构成的“迫切及攸关生存威胁”。 路透社报导,国际法院15名法官做出的这份“咨询...
街口支付创办人胡亦嘉  延长限制出境出海8个月
社会

街口支付创办人胡亦嘉 延长限制出境出海8个月

「街口支付」创办人胡亦嘉(左)在律师陪同出庭时强调,自己「绝对不会逃亡」。(资料照,记者罗沛德摄) 〔记者张文川/台北报导〕「街口支付」创办人胡亦嘉,3年前因涉发行ETF基金、自肥6000万元,被台北地检署依违反证券交易法罪嫌起诉,台北地院审理中,由于限制出境、出海禁令将期满,法官日前传唤检、辩开庭后,裁定胡亦嘉自7月25日起,延长限制出境、出海8个月,但无须施以电子设备科技监控。由于街口与泰山的股权交易,今年5月被一审判决交易无效,泰山声请假执行,法院前往执行未果,36亿元投资款去向不明,而胡的ETF案尚未审结,北检担心胡可能为了逃避债务、或获利了结,而有逃亡之虞,建请法官继续将他限制出境、出海,并施以电子镣铐监控。请继续往下阅读... 法官21日传唤胡亦嘉、其律师团、检方到庭表达意见,指最近「街口金科」的民事案件,起因于泰山公司的经营权纠纷,本应与街口无关,泰山、街口签订的是投资合约,36亿元资金自然是用于公司发展。胡表示,街口金科除了民事案已上诉,也正在寻觅取代泰山的投资资金,无人可取代他去募资,他已被限制出境3年,希望能解除限制出境,「我绝对不会逃」。法官询问泰山假执行案的情况,胡亦嘉回称,街口金科是控股公司,不是像邮局收了钱就放著不动,资金都已汇至很多子公司做为营运之用,没有任何一毛钱进入他的口袋。检察官指出,报载街口支付取得的36亿元泰山资金,流向不明,法院前往假执行也未果,资金去向有疑虑,连带影响本件的刑案审理,胡亦嘉可能因逃避债务或了结获利,而有逃亡之虞,本案不能与交易案完全切割分离视之,例如国宝集团总裁朱国荣,也是因另案而弃保潜逃,胡亦嘉有必要向法院说明36亿元去向、或他赴金管会说明的结果。北院合议庭审酌后,裁定胡亦嘉自7月25日起...
社会

地缘政治紧张 麦肯锡中国业务停办生成式AI服务

在地缘政治紧张情势下,全球管理顾问巨擘麦肯锡已停止中国业务从事与生成式人工智能(AI)有关的顾问服务,将其排除在中国最具获利潜力的顾问市场之外。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引述2名知情人士透露,麦肯锡(McKinsey)这家美国公司近月来已指示中国业务部门避免参与部署生成式AI的计划。 其中1名知情人士说,此举是因应华府日益严格审查美国企业在中国从事人工智能及量子运算等敏感领域活动。 这项禁令同样适用于跨国客户旗下中国部门的计划,但麦肯锡中国业务仍可与那些产品中已使用较成熟AI技术的企业合作。 一名知情人士说,鉴于生成式AI透过聊天机器人等产品在企业战略与资讯系统中扮演核心角色,这项政策可能限制麦肯锡争取新业务的能力。 麦肯锡先前曾因同时为中国国营企业与地方政府合作,又与美国国防部签有合约而遭到美国会议员抨击。麦肯锡全球管理合伙人斯特恩菲尔斯(Bob Sternfels)去年曾赴国会作证,就公司与中国政府的关系接受质询。 尽管美国政府尚未明确禁止顾问公司在中国提供AI相关咨询服务,但已透过加强先进芯片出口管制,以及限制美国资金投资中国科技集团,试图遏制中国AI产业发展。 相较于一些竞争对手,麦肯锡的立场更为谨慎。一名对手公司的顾问表示,麦肯锡会避开已被华府列入黑名单的中国客户,但仍持续为其他中国客户从事AI相关业务,并由中国团队负责执行。 麦肯锡此举正值律师事务所、顾问公司和投资银行等外国专业服务公司,因地缘政治紧张和经济放缓而缩减在中国的规模之际。...
社会

爱泼斯坦案令特朗普很愤怒 “第一次看到白宫瘫痪了”

美国《政治报》网站7月23日报道,白宫对与媒体关于爱泼斯坦案的大肆报道感到沮丧,特朗普总统很愤怒。 一位接近白宫的人士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们瘫痪了。” 一位白宫高级官员称,特朗普对他的官员无法压制阴谋论的传播道感到沮丧,他觉得应该关注其他更重要的事情。 报道称,他们犯的很多错误都是不应该的——这是司法部长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大肆宣传所造成的——这加剧了白宫内部的愤慨。他们是在爱泼斯坦这个话题中打开蠕虫罐头的人。特朗普试图重新调整叙事的重点,吹捧美国的经济实力的同时指责前总统奥巴马叛国。 这名白宫官员称,“他们想继续前进,谈论他们认为更重要的事情,但这真的很令人恼火,因为这是一个黯然失色的新闻周期。”...
社会

美科技大厂缩减中国研发 亚马逊解散上海AI研究院

On July 22, AWS (Amazon Web Services) ’s Shanghai AI Research Institute — its last remaining overseas research center — was officially shut down. The tech decoupling between China and the U.S. is accelerating. pic.twitter.com/xUkuxW9YGS — NFSC Red Leaf Canada (@hli953777191713) July 23, 2025 美国电子商务巨头亚马逊(Amazon)正在关闭其在上海的人工智能(AI)研究实验室,成为在地缘政治紧张持续升高下,美国企业将研发工作撤离中国的最新之举。 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报导,由于美国官方加大力道审查所有与中国有关的AI业务,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和微软(Microsoft)等美国科技大厂已纷纷缩减在中国的研发业务,现在亚马逊(Amazon)也跟进。 根据金融时报所见,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在中国称为亚马逊云科技)的上海AI研究院首席应用科学家王敏捷在中国社群媒体微博发文表示,他的团队“因中美战略调整解散”。 July 22: Amazon Web Services Shanghai AI Lab’s Senior Applied Scientist Wang Minjie (王敏捷) says in a WeChat post that the lab is being dissolved.https://t.co/CT8QIl7IAF pic.twitter.com/d4n90gsQFj — Byron Wan (@Byron_Wan) July...
接受招待喝花酒20次   军备局205厂上校等人涉贪判刑
社会

接受招待喝花酒20次 军备局205厂上校等人涉贪判刑

军备局林姓上校等人接受招待喝花酒,泄露标案内容,被高雄高分院判刑。(记者鲍建信摄) 〔记者鲍建信/高雄报导〕国军第205厂林姓上校主任、林姓士官长等3人,接受厂商招待喝花酒20次并收贿,泄露采购标案资料,其中林姓上校主任、林姓士官长日前被高等法院高雄分院依违反贪污治罪条例,分别判处徒刑2年5月和2年7月。判决书指出,被告林男为国防部军备局205厂工务中心兵器制造室上校主任,另被告林姓、吕姓士官长则借调至工务中心任职,负责相关采购案的技辅工作,管控厂商履约进度及施工产品是否符合契约规定,并担任评鉴小组成员,监督验收进度。请继续往下阅读... 2018年7月,205厂工务中心签办「机轴半成品、闩锁左导板」等采购案,得标厂商为能顺利得标、履约、验收及请款,免费招待双林上酒店、舞厅,借此希望标案履约时间可以展延,或顺利通过验收。此外,另有厂商看上205厂其他标案,请林姓上校帮忙,林男指示厂商先申请试制认证资格通过后,205厂便能向其采购。厂商为能加速取得资格,邀请林姓上校等3人多次上酒店饮宴,借机取得通过验证的技巧。高雄地院审酌林等人分别缴回赃款5万元至12万元不等,依违反贪污治罪条例,分别判处林姓上校和林姓士官长有期徒刑2年5月和2年7月,均褫夺公权1年﹔吴姓士官长则处2年徒刑、缓刑3年,需支付国库15万元,他上诉后又撤回并定谳。林姓上校和林姓士官长不服上诉,高雄高分院认为原审认事用法,并无不妥,判决驳回,尚未定谳。 文章来源:自由时报...
社会

华尔街日报:为什么股票在上涨?没人知道

本文刊发于华尔街日报《Markets A.M.》通讯。 “今天早上股市上涨,原因没人明白,也没人预测到”,1998年,《每周标准》刊登的一篇假装《华尔街日报》写的讽刺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到了2025年,类似的话也可以用来形容市场过去大部分时间的表现:几乎没人预测到,也更少有人能清楚解释。 上世纪90年代末的这篇讽刺文章接着写道:“CNBC的分析师自信地说是因为塞内加尔货币供应,但也有人指出,可能是因为秘鲁沿海金枪鱼收成不佳的月度数据被修正。” 这篇名为《第一篇完全诚实的股市报道》的文章,揭示了投资评论的一大特点:很多时候真的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你得把视角拉远,拉得很远,因果关系才会显现。 有些日子非常明显:一家大型公司的盈利预警,或一份积极的经济报告,可能会让市场大幅上涨或下跌。 即便如此,有些交易日也可能一开始看起来走势明确,但最后出人意料。 时间线一拉长到几个月,诡异程度会成倍增加。比如,2007年和2008年期间,房地产市场已经明显出问题了,股市却出现了持续几个月的两轮两位数反弹。 对评论者来说,好在这些走势比较容易事后解释:新闻很糟但市场却大涨?“市场喜欢在忧虑中上涨”;公司消息很好但股价不动?“股市处于盘整阶段。” 今年则让市场预言者绞尽脑汁。 年初,股市在“特朗普交易”带动下开局强劲,市场预期他的政策有利于商业。然而在“解放日”关税实施一周后,股市迅速跌入接近熊市的状态。 即使对欧盟和日本这类重要贸易伙伴的高额关税再次被推迟,已经实施的关税也已达到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高水平。《华尔街日报》调查的经济学家如今认为,美国一年内陷入衰退的几率为33%,而2025年初为22%。 FactSet汇总的标普500指数盈利预期自那以来下调了3%。 至于标普500指数本身? 目前上涨了7%,自4月低点以来更是上涨了27%,创下历史最快涨幅之一。 看看高盛策略师大卫·科斯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