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 11 月

社會

社會

AI跌價900倍,連一瓶礦泉水都比它貴

  【新智元導讀】過去一年,AI模型的價格暴跌百倍!同樣一句話,去年要10塊,現在只要幾分錢。可與此同時,家政、育兒、心理諮詢、維修.....這些「手工活」越來越貴。科技正在瘋狂通縮,生活卻越來越通脹。這不是經濟學笑話,而是Jevons與Baumol共同製造的現實:當機器更聰明,人工就更昂貴。 「LLM的token成本每年暴跌百倍,最高端的模型甚至以900倍的速度在墜落。」 上周,這句話出現在X的一條帖子里。 沒有配圖,也沒有長文論證,只是一串冰冷的數字。 但它像一粒釘子,狠狠釘進了整個AI行業的神經——評論區刷屏的是一句話:「摩爾定律,回來了。」 發帖人是Rohan Paul,一位長期追蹤AI成本曲線的分析師。他總結得更直接: AI的價格,正以人類歷史上任何技術都未見過的速度坍塌。 幾天後,a16z的研究員Alex Danco在回應: 每當一種技術變得更便宜,人類勞動就會更貴。 兩條看似獨立的帖子,意外地組成了一個循環。 AI的價格在下墜,人類的身價卻在上升。技術的通縮,正製造新的通脹。 一暴跌的AI,通脹的人類 過去一年,AI模型的價格幾乎是「自由落體式」下跌。 研究者統計,自2022年底以來,用GPT-3.5等級模型的費用,從每百萬token約20美元,跌到如今的0.07美元——整整便宜了280倍! 不同層級模型的價格坍塌速度存在顯著差異。最弱模型每年約降價9倍,中等約40倍,最強約900倍。 另一份來自a16z的分析也指出,LLM推理成本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下降,堪比摩爾定律的再生。 AI模型價格的時間坍塌曲線。以達到MMLU≥42分的最低價模型為例,成本從2022年初每百萬token 60美元跌至2024年不到0.1美元。 以前一篇生成小說可能要花上幾十美元,如今幾毛錢就能搞定。 AI正在從奢侈品變成「自來水」。用多少都不心疼,甚至會忍不住想多用一點。 可...
社會

紐約和倫敦市長都是南亞穆斯林,共同對抗右翼勢力

據美國紐約市選舉委員會11月4日公布的紐約市長初步選舉結果,美國民主黨籍候選人祖赫蘭·馬姆達尼擊敗紐約州前州長、獨立候選人安德魯·科莫,在選舉中勝出。 34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馬姆達尼成為紐約史上首位穆斯林、印度裔市長以及最年輕市長。 祖赫蘭·馬姆達尼(右)和妻子拉瑪·杜瓦吉。視覺中國圖 在馬姆達尼當選前後,輿論將他與同樣是穆斯林、南亞裔的倫敦市長薩迪克·汗進行對比。受英美兩國近10年來政治變化的影響,兩人都支持多元文化。在競選過程中,兩人的對手都極力渲染他們是「極端聖戰分子」,而他們卻更熱衷於宣傳與倫敦和紐約工薪階層民眾的聯繫,以及他們對民眾切身利益的關注。 「我們正處於兩國民粹主義、極右翼勢力抬頭的時刻。」總部位於倫敦的進步派智庫38 Degrees的首席執行官馬修·麥格雷戈告訴《紐約時報》,然而,「汗和馬姆達尼正在尋求利用各自城市的力量來推動進步,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不同尋常且鼓舞人心的。」 《華盛頓郵報》分析稱,由於政治立場迥異,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馬姆達尼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陷入鬥爭。他或許可以從汗身上汲取經驗,後者政治生涯的持久性和韌性令人印象深刻。 當地時間2025年10月13日,英國倫敦,倫敦市長薩迪克·汗和里茲·艾哈邁德出席第69屆倫敦電影節在梅費爾庫宗電影院舉行的《哈姆雷特》放映活動。視覺中國 圖 多元背景影響觀點 汗和馬姆達尼都是移民後代,同為穆斯林政客,但家庭背景有所不同。 汗出生於倫敦,父母是巴基斯坦工人階級移民,他與7個兄弟姐妹住在公共住房裡。 「競選期間,汗作為公交車司機兒子的身份,可能比他穆斯林或巴基斯坦移民之子的身份更為突出。」曾幫助汗進行首次市長選舉的斯里蘭卡裔英國國會議員烏瑪·庫馬蘭說。 馬姆達尼年幼時從烏干達移民到美國,父親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哈茂德·馬姆達尼,母親是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電影製片人米拉·奈爾。他父親的著作和教學內容,塑造了他...
社會

中國採購量破紀錄,推動印度油菜籽種植面積創新高

拒絕加拿大油菜籽後,中國正加快供應多元化的步伐,加大從澳大利亞、印度等國採購油菜籽。英國路透社11月5日報道稱,中國破紀錄的購買,再加上充足降雨量帶來的利於作物生長的土壤水分,印度油菜籽種植面積大幅增長,預計今年將創下歷史新高。 據報道,印度農民通常在10月至11月播種油菜籽。截至目前,種植面積已達417萬公頃,比去年同期增長13.5%。去年印度油菜籽種植面積為893萬公頃,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790萬公頃。 「農民去年種油菜籽賺了大錢,今年自然種得更多。」印度拉賈斯坦邦齋浦爾頭部交易商阿尼爾·查塔爾(Anil Chatar)預計,今年油菜籽及其近緣作物芥菜的總播種面積將增長7%至8%。 植物油行業組織印度溶劑萃取商協會(SEAI)執行董事梅塔(B.V. Mehta)表示,今年印度國內對菜籽油的需求旺盛,同時中國對油菜籽粕的進口需求也十分強勁。 該協會數據顯示,在4月1日開始的本財年前6個月,中國從印度進口油菜籽粕量達到了創紀錄的48.8萬噸,而上一個財年整年只有6萬噸。 查塔爾指出,國內外對油菜籽粕和菜籽油的強勁需求,使得油菜籽價格持續高於印度政府去年為作物設定的每100公斤5950盧比(約合478元人民幣)的最低收購價。印度政府今年已將新季油菜籽的最低收購價上調4.2%至6200盧比。 「油菜籽的含油量遠高於大豆。如果產量與播種面積同步增長,將有助於放緩印度食用油進口的增長。」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全球貿易公司交易員說。中國對菜籽粕的需求致使印度菜籽壓榨量增加,這也改善了印度國產菜籽油的供應。 印度農民收割油菜籽秸稈。 路透社 作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出口國,加拿大此前幾乎壟斷了中國進口市場。在2024年,中國進口的639萬噸油菜籽幾乎全部來自加拿大。 但去年,加拿大政府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宣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作為反制,中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
社會

特朗普又精分:要麼拉上中俄一起去核吧

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點「精分」,前腳宣布重啟核試驗,後腳又想拉著中俄「無核化」。 當地時間11月5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真實社交」發表視頻講話吹噓稱,他在第一任期時全面更新和改造了現有武器,助力美國「擁有比任何其他國家更多的核武器」。 講話中,特朗普同時以所謂「其他國家正在測試核項目」為借口宣布,他「已指示『戰爭部』以平等為基礎開始測試美國的核武器」。 另據路透社報道,同日,特朗普在邁阿密舉行的美國商業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又換了一種說法。 「我們是第一大核大國,我不想承認這一點,因為它太可怕了,」特朗普隨即在核問題上做文章,「俄羅斯是第二,中國第三,但他們會在四五年內追上我們。」 特朗普還說:「我們三國可能制定一項無核化計劃。我們會看看這是否有效。」 特朗普當地時間5日發表講話 視頻截圖 特朗普並非首次做出類似表述。當地時間10月30日,他宣布美國將重啟核試驗時就曾聲稱,「美國擁有的核武器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同時將俄羅斯列為第二,中國「落後,但正迎頭趕上」。 此言一出,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震動,各方專家正試圖揣摩其言辭背後的深層含義。 據報道,美俄(蘇聯)兩國在冷戰期間主導了核武器研發,而目前中國正迅速推進自身的核力量建設。目前,美國已簽署但尚未批准《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CTBT),自1992年以來,美國未進行過任何爆炸性核試驗,但進行了多次「次臨界試驗」,其中至少三次發生在拜登政府時期。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俄羅斯也未進行過任何爆炸性核試驗。 1957年6月24日,美國內華達試驗場進行核試驗 視覺中國 當時,日媒《日經亞洲》報道稱,令人擔憂的是,如果美國背離禁止此類核試驗的國際準則,中俄也將不再有理由遵守這些原則。 美國《紐約時報》則發布長文,猛批特朗普這一出人意料的聲明勾起了人們對冷戰最黑暗時期的回憶。那時候,美國和蘇聯經常進行新武器的爆炸試驗,起初在大氣層和外層...
社會

聽證會上,特朗普關稅政策遭美國高院大法官圍攻

隨著事關全球經貿前景的「特朗普關稅案」周三在美國高院開庭審理,大法官們接力拋出的質疑論調令市場對這項關鍵政策的前景愈發看衰。  作為美國高院開庭的背景,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今年5月就小企業主和美國12州所提訴訟裁定,特朗普無權援引《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徵收所謂的「對等關稅」,以及其他的同類關稅。隨後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在8月維持原判。 據悉,在周三逾兩個半小時的辯論中,美國高院的大法官們輪番對雙方代表提問。整體節奏表明,多數大法官對政府依靠宣布緊急狀態來無限制地實施大範圍全球關稅感到疑慮。 倍受關注的是,在美國高院的保守派多數中,多名關鍵成員對關稅合法性公開提出質疑。 美國高院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庭審中表示,這些關稅是「對美國人徵稅,而徵稅歷來是國會的核心權力」。羅伯茨同時表示,本案應受「重大問題原則」約束——聯邦機構在採取具有深遠經濟或政治影響的行動時,需要國會的明確授權。 另一名保守派大法官戈薩奇,也對美國政府代表聲稱國會已經授權特朗普實施關稅提出質疑。 按照特朗普政府的邏輯,《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總統一系列工具以應對國家安全、外交和經濟緊急情況。其中有一項關鍵條款寫明總統可以為應對危機「規範財產的進口」。 戈薩奇當庭質疑稱,如果國會可以將其徵收關稅的憲法權力委託出去,那它還能委託什麼? 他問道:「如果那成立,那國會又有什麼理由不能幹脆把所有監管對外貿易的責任——甚至是宣戰權——統統交給總統呢?」 另一名保守派大法官巴雷特也追問道:「你能指出法典中其他任何地方,或者歷史上任何一個時期,有把『規範進口』這個片語用來賦予徵收關稅權力的嗎?」 戈薩奇和巴雷特也質疑,如果美國高院裁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賦予總統徵收廣泛關稅的權力,那美國國會是否還能通過投票撤回關稅。 當地時間10月30日,美國會參議院以51票贊同、47票反對的結果通過決議,要求取消特朗普政府4月初推出所謂...
社會

OpenAI:企業客戶超100萬,ChatGPT周活超8億

當地時間11月5日,OpenAI宣布其全球企業客戶數量已超過100萬,成為歷史上增長最快的商業平台。這一里程碑涵蓋所有直接付費使用OpenAI服務的組織,包括通過ChatGPT for Work或開發者平台調用模型的企業。 OpenAI在博客中列舉了多家知名企業客戶,包括製藥巨頭Amgen、澳大利亞聯邦銀行、在線旅遊平台Booking.com、網路設備供應商Cisco、五金零售商Lowe』s、投資銀行摩根士丹利、電信運營商T-Mobile、零售商塔吉特以及Thermo Fisher Scientific等。這些客戶分布於金融、醫療、零售和科技等多個行業,體現了OpenAI在企業領域的廣泛應用。該公司稱,每周都有更多企業加入,技術正融入客戶服務、內部運營和團隊協作等環節。 消費者用戶基礎為OpenAI服務在企業用戶當中的擴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ChatGPT每周活躍用戶已超8億,這讓企業在引入工具時面臨更少的阻力,試點周期縮短,部署更順暢。數據顯示,ChatGPT for Work付費用戶數量已超過700萬,兩個月內增長40%;企業版用戶數量同比激增9倍。該公司同時推出多項新功能,包括公司知識工具,支持ChatGPT整合Slack、SharePoint、Google Drive和GitHub等平台,利用優化版GPT-5模型進行分析和行動,並提供引用來源。 OpenAI還表示,代碼生成模型Codex的使用量自8月以來增長10倍,思科等企業已將其應用於工程流程,將代碼審查時間縮短50%,項目周期從數周壓縮至數天。AgentKit工具則簡化了企業代理的構建和部署,Carlyle公司利用其開發多代理盡職調查框架,開發時間減少50%以上,準確率提升30%。 此外,多模態模型的進步進一步擴展了應用場景,從圖像生成API和Sora 2用於視覺視頻創作,到實時API支持語音代理,企業可在...
社會

碧桂園境外債重組「闖關」成功 將削減840億元有息債務

自今年1月9日披露重組方案關鍵條款,至4月11日正式公布重組支持協議,再到11月5日債權人會議投票通過,全程歷時300天,碧桂園境外債重組「闖關」成功。 11月6日,碧桂園(02007.HK)發布公告,公司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在11月5日的債權人會議上獲得通過。 在兩個債務組別的投票中,重組方案均獲得出席並投票的債權人中超過75%債權金額的贊成票。其中,組別一(銀團貸款組別)贊成票對應債權金額占組別一出席並投票債權金額的83.71%,組別二(美元債及其他債權)贊成票對應債權金額占組別二出席並投票債權金額的96.03%,達成裁定通過的必要條件。 這意味著,這家頭部民營房企境外債務重組,跨過最為關鍵的一道「關口」。此次納入境外重組範圍的債務規模合計約177億美元,摺合人民幣高達1270億元(以兌換匯率7.2計)。 據了解,碧桂園此次境外債重組,採取「現金回購+股權工具+新債置換+實物付息」等多元組合工具,旨在從債務規模、期限、成本三個維度系統性重塑債務結構,構建更具可持續性的財務基礎。 按照該公司披露的數據,在境外重組方案所有選項足額認購情況下,重組完成後碧桂園預計降低債務規模約117億美元,對應人民幣約840億元有息債務。此外,重組完成後,預計確認最高約700億元人民幣重組收益,有助於其增厚凈資產,夯實財務安全墊。 除減少債務規模,該公司融資成本也將大幅下降。重組後,新債務工具的融資成本大部分大幅降至1.0%-2.5%的低位區間,且具備實物付息選項,每年可為其節省巨額利息支出,大幅緩釋對現金流的擠壓。 債務期限結構方面,重組完成後,碧桂園可選方案中的最長債務期限達11.5年。分析人士認為,更長的償債周期安排,將為該公司穿越行業周期提供較為充足的財務緩衝空間,有助於其將更多資源聚焦於業務經營上。 此次碧桂園境外重組債務規模龐大、結構錯綜複雜,涵蓋合計約177億美元本息的34筆境外債...
社會

歸根究底——「馬克龍夫人是男性」,為何瘋傳?

「如果馬克龍夫人就站在你面前,你還會當面說她是男人嗎?」 面對法官的質問,49歲的IT專家傑羅姆先是沉默,隨後支支吾吾地回答:「我也許不會在她本人面前開這個玩笑,但具體要看情況和時機。」 傑羅姆不敢在現實中開的「玩笑」,卻在網路上肆意傳播。10月末,包括他在內的10名被告,因涉嫌在網路上長期騷擾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並散布其「出生為男性」的荒謬陰謀論,站上了巴黎刑事法庭的被告席。檢察官要求對他們判處3至12個月緩刑。 這場由謠言引發的司法反擊戰,已經持續多年。自馬克龍執政以來,「第一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其實是男性」這一陰謀論,便在社交媒體上頑固流傳。它聲稱布麗吉特原名為「讓-米歇爾·特羅涅」,並曾「由男性變性為女性」。 如今,72歲的布麗吉特·馬克龍被迫以法律手段回應,證明一個本不該被質疑的事實:她,是一名女性。 法國第一夫人布麗吉特·馬克龍 本文圖/視覺中國 諷刺的權利? 10月27日至28日,巴黎刑事法庭,10名被告依次站上被告席,他們被控在網路上散布「法國第一夫人出生時為男性」的陰謀論。面對指控,他們的辯詞出奇一致:認為那只是「諷刺的權利」,而作為公眾人物的布麗吉特·馬克龍「理應承受更多的批評」。 從背影望去,他們像中年上班族,穿著深色衣服、動作拘謹。IT專家、體育教師、抵押貸款經紀人、廣告商、畫廊老闆……10名被告中,8人為男性,2人為女性,他們的年齡從41歲到65歲不等,來自法國的不同城市與階層。 但在社交網路的匿名世界裡,他們散布著同一類荒唐謠言:「布麗吉特·馬克龍,其實是個變性女性。」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稱總統夫人是馬克龍「大膽的伴侶」,辱罵她是「老猴子」,諷刺她「胸部像充氣娃娃」。還有人公然發問:「誰會懷疑布麗吉特其實有男性器官?」 2024年8月底,一張布麗吉特的泳裝照在社交媒體上被惡意轉發、嘲諷,引發新一輪網路暴力。此後,她正式提起網路騷擾訴訟。法...
社會

跑完山姆外賣,我才知道外賣行業罰款這麼狠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我在Sam送外賣,作者:我在山姆送外賣,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這篇文章來自我的親身體驗,每一個字都是真實的記錄,帶著汗水與血淚。 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經歷,是外賣員這個生態行業的日常,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一群為生計奔波的人的日常,是從未被大眾所了解的真實情況,是大多數外賣員不想爭取或者想爭取而訴求無門默默忍受的現實,是堪比夏衍筆下的《包身工》處境的一群人。 我想為外賣員這個行業員們爭取一點點關注,哪怕只有一點點。 作為消費者,我們對外賣員的直觀印象大多只有兩個方面——外賣送達不及時、違反交規多。但事實上,違反交規平台一般不做處罰,「送達不及時」平台罰款並不嚴重,真正讓人苦不堪言的是不為人知的罰款項目。這一章我將作為山姆外賣員為大家揭開外賣行業到底有多少種罰款。 除了前文提到的出勤考核,新騎手在與山姆第三方合作公司簽合同時,關於罰款部分只有孤零零的六個字——「客訴&平台罰款」,後面只有一句解釋「按照平台賬單罰款」。雖然入職培訓里確實有「這不可以那不可以」,但是並沒有罰款細則。我沒有多問,站長也就沒有更多的答覆,我以為只有極端情況下才會有罰款。 直到我深入外賣行業,幾乎每個罰款類目都趟過一遍雷後,才對那六個字有了刻骨銘心的理解。針對外賣騎手多達十幾項的罰款類別,每一條都讓人目瞪口呆。 我一度天真地認為,這些規則是外賣平台為了對騎手規範管理、提升用戶體驗而設立的。但是每個罰款項目出現後,平台並不立即告知騎手,很多騎手被罰款三五天後才得知,甚至有人只能在工資月結單里看到罰款項目。到那時已經過了申訴期,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被處罰了。 工服自拍——不合格50元/次 一般在訂單送達後隨機彈出該提示,騎手必須在3分鐘內完成自拍,要求佩戴頭盔,工服上的山姆&達達logo必須清晰可見。該抽檢平均每天兩三次。 我認為一些騎手因為不佩戴頭盔無法完成自拍被罰款,是...
社會

1.28萬億身家黃仁勛,如何通吃全球政商

他斷崖式領先,穩居全球華人首富之位:1794億美元(1.28萬億人民幣)的身家,位列全球富豪榜第八位,是華人第二大富豪趙長鵬861億美元財富的一倍還多。 他是晶元巨頭英偉達的創始人之一,至今仍擔任這家公司的董事長和CEO。被稱為「AI皇帝」(AI emperor)的他,也是這輪全球人工智慧浪潮中最大的得利者。 他掌舵的英偉達作為GPU賽道頭部企業,在2023年「人工智慧元年」後業績爆發:凈利潤從2023財年43.68億美元,飆升至2025財年728.80億美元,漲幅超16倍。憑藉強勁的業績,英偉達成為本輪美股世紀大牛市的執旗者,市值超越蘋果、微軟登頂全球第一,甚至一度突破5萬億美元大關。 他就是黃仁勛,出生於中國台灣,9歲時移居美國。他有一個常用英文名Jensen Huang,這是粉絲口中「daddy Jensen」(詹森爸爸)昵稱的由來。 沒忘記帶著女兒認識總統 62歲的黃仁勛,似乎格外善於且樂於扮演「科技網紅」的角色。要當網紅,得有主動對外釋放話題、拋出猛料的覺悟。 比如不久前的10月30日,在嚴肅的APEC會議之餘,他選擇在首爾一家啤酒炸雞店,與韓國兩大財閥的核心人物——三星電子會長李在鎔、現代汽車會長鄭義宣把酒言歡。這兩位都是「富三代」,李在鎔更是韓國首富,身家151億美元。 三位億萬富豪身著T恤,在不大的餐廳里,圍坐窗邊四人小桌,點了雞肉乳酪球、雞肉乳酪棒、無骨炸雞、炸雞翅,一小時喝了三四瓶燒酒和5升啤酒。期間黃仁勛還入鄉隨俗,喝了韓式「燒啤」,就是把燒酒與啤酒混著喝。 餐廳里食客和窗外的人們認出這幾位「大人物」後,紛紛拿起手機拍攝。酒過三巡,當黃仁勛宣布為全場買單時,餐廳內更是瞬間爆發歡呼。 就在同一時間,三位大佬啤酒炸雞局乃至喝交杯酒的照片和視頻開始在網上病毒式瘋傳。這場看似隨性的聚會,在「不經意」間,其實廣泛地釋放了一個信號:英偉達、三星電子、現代汽車三家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