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7 8 月

又一個娛樂圈女神,下凡了

娛樂圈又有一位女演員下凡了。

近段時間,演員王麗坤出演短劇話題又一次掀起大眾對正劇演員和短劇的討論。

王麗坤首部短劇《若熙傳》以宮女逆襲成為皇宮為主線,開啟古裝勵志逆襲故事。

又一個娛樂圈女神,下凡了

短劇出現正劇演員面孔在前幾年可能少見,但這兩年來,長劇「消失」的演員,不少正悄然進軍短劇市場。

社會發展變化下,影視行業寒冬時節,一群人開始調整發展方向時代發展趨勢。

大多演員在娛樂圈找不到新出路,遂將目光望向短劇,嘗試用專業在新型領域開啟新發展。

只不過,王麗坤近些年似乎有不少熱度較高的熱播劇,沒想到竟也來演短劇了。

王麗坤在圈內算是「老演員」了,從業多年,留下的作品和角色頗多。

出道21年,參演過64部影視作品,在國產劇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進入短劇行業發展之前,王麗坤在娛樂圈的資源算得上不錯,每年有作品上線與觀眾見面。

比如2023年,與靳東等一眾實力派出演諜戰劇《無間》,激烈的敵我雙方鬥智斗勇諜戰故事,再次讓她這個「諜戰劇專業戶女主角」展現風采。

同年,她還在《灼灼風流》和《特工任務》中扮演重要角色,實力功底隨著出場次數頻繁,有亮眼輸出。

2024年,她在《大唐狄公案》中飾演曹安,一個溫柔有才情的女子,善於分析懸疑案件,給狄仁傑案件偵破提供不少視角分析。

19歲進入娛樂圈,憑藉出眾的外形條件,拿下個人首部電視劇《七劍下天山》重要角色。

青澀稚嫩的年紀,王麗坤與趙文卓、蔡少芬等前輩出演同一部電視劇,青春稚嫩感彰顯出人物特色。

雖然並非科班演員出身,但王麗坤舞蹈專業令她在詮釋角色上有著貼合的形象氣質,吸睛外形塑造出第一個讓觀眾記住的角色。

出道僅僅兩年時間,她開始嘗試難度較大的諜戰劇題材,從此以後在諜戰題材圈粉無數。

《五號特工組》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諜戰劇,戰爭背後有一場暗流涌動,諜戰悄然而生。

風起雲湧的時代,我方人員與日本人進行激烈搏鬥,力量和勇氣智慧的鬥爭,在一場場暗藏玄機地下試探中進行。

愛國主義者率先出征,力求破解日方計劃,協助我方作戰隊一起消滅敵軍,維護家國安定。

諜戰劇中的絕對智慧對決演繹,需要演員足夠紮實的表演實力駕馭,當時21歲的王麗坤儘管看起來依然稚嫩,但人物塑造已經展現出入圈兩年的積累經驗成果。

進入影視行業發展,展現出極高天賦,自身形象條件加上天賦努力,快速吸引多方資源,事業發展逐步向上。

電視劇《美人心計》中匯聚娛樂圈多位當紅女明星,個個顏值出眾,上演一出後宮爾虞我詐鬥爭。

王麗坤在劇中飾演三個角色,三個女性的塑造,突出一家三代在應對內外危機時的獨斷能力。

慎兒的母親溫柔善良,因救人犧牲。

慎兒身世悲慘,權力和地位漸漸扭曲,她的單純善良淹沒在宮中生活,後面在反派路上越走越遠。

慎兒的女兒有智慧有勇氣,她在複雜的局勢中看清人心,帶著復仇之念一步步登天,登上高位。

一個人演出多個人物特有的人物氣質,多面形象深入人心,深宮靠智慧掙扎生存的女性塑造,把古代後宮女性身處皇宮處處提心弔膽,為求自保不得已先發制人的未雨綢繆思考刻畫得淋漓盡致。

一場對手戲中,王麗坤和楊冪同框,一張臉之後是一張更美的臉的畫面至今令人難忘。

台詞語氣並未過激,然而人物眼神中的光芒猶如一把鋒利刀劍,狠狠對準眼前人,話里的威脅彷彿有了實質,人物表面溫柔,實則內心陰狠的表演栩栩如生。

古裝和諜戰兩大熱門題材是王麗坤最拿手的題材,各類人物形象手拿把掐,進入短劇展現女主逆襲人生,情緒波動一起,演員的專業態度已出。

王麗坤在娛樂圈是低調演員一撥,鮮少看見她在演戲之外場合出場,精力大部分用在塑造角色,演繹好一部劇作品上。

一個演員將精力投入到一部影視劇作品,用心演繹好角色回饋大眾,也是她能這麼多年來停留在觀眾視野,新劇不斷的重要原因。

內娛演員紛紛「下凡」進入短劇行業發展,表明新的發展時代來臨。

專業演員加盟,無疑讓這個逐步引領風向的行業找到更趨向專業化發展。

短劇市場發展迅速的時代,流量偏移逐漸迎來新發展規模,長劇市場冗長的劇情比起短劇快而短的情節缺少回頭率。

被問及為何選擇接短劇劇本,王麗坤的回答是想要接觸新事物。

她選擇短劇也是因為看重了「短小精悍」內容滿足受眾碎片化時間,節奏快感帶來的欲罷不能觀感,恰恰能洞察觀眾喜歡什麼樣的類型的劇集內容,從而根據對市場了解和對觀眾的需求,進一步探索個人未來發展。

確實,現在的長劇來來回回只有正當紅的演員的身影了,一批演員似乎漸漸消失在大眾視野,偶然在短劇看到才驚覺已經好久沒看到他們的新劇。

曾經國產劇有一批演員各展英姿,各類題材百花齊放,但如今時代變化下,因一群專業演員被遺忘而趨向單一。

現在的電視劇,好像帶來的新劇不少,一段時間就完結一部,但火起來的題材也就那麼一兩個主流題材,其餘題材反而走向一有新劇,立即被否定的局面。

其實熱度不高並不意味著是爛劇,能看得出來有些電視劇用心呈現好劇,只是時長讓觀眾耐心告罄,使得劇播幾集就被輕易否定了。

短短開劇幾部劇若是無法留住劇迷,第一波口碑開始分化,後續情節很難再達到期待的高度。

時長太長,節奏稍微拉誇,後面的精彩之處沒能實行大範圍擴散,突破高收視儼然是一大難題,以至於好多劇開沒開播都像是查無此劇。

反觀短劇減少廢話注水環節,上線立馬推動主線,人物命運幾分鐘立馬出現大轉變,牢抓節奏感,而且不需要投入過多外在裝飾。

抓住「快」的特點,情節該爭吵的部分立即進入矛盾衝突高潮,打人戲份直接推動故事走向。

爽點是短劇握住「流量密碼」的關鍵,不需要代入過多腦力活動參與,只需視線跟隨情節發展,跟隨故事立即獲得情緒快感,快速點燃情緒興奮,滿足業餘疲憊感。

短劇剛出現的時候,很多人並不看好,無腦風格勸退一批創作人,受眾群體也頗有微詞。

然而隨著各行各業競爭力越發激烈,比數量的創作慢慢走向高質量追求,目標方向轉變,一切走向正在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曾經不被看好的行業迎來崛起時刻。

現在的短劇逐步專業化,優質作品的出現,吸引一批專業演員嘗試短劇拍攝,優質人才進入發展,未來可挖掘空間大。

其實,不管是什麼領域的作品,只要有觀眾,拍攝的作品符合受眾口味,都是推動社會運轉,促進各行各業發展的新興產業。

迎合時代發展也是在向國產劇提出新要求,創新改變成了所有創作團隊需要共同面對的難題,尋找符合行業和受眾融洽的點,去推動平衡發展。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