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爹媽的這輩子,最大的心愿不就是把孩子往上托一把嘛!
就說宋世雄他們那會兒,想送孩子出國念書,那可真是得砸鍋賣鐵都未必能成的事兒,太難了。
現在老宋都86啦,跟老伴兒在北京過著小日子,穩穩噹噹的。
就是歲月不饒人,模樣跟以前差太遠,要不是熟得不能再熟,走街上估計都認不出來咯。
孩子們雖說不在跟前兒,但當爹娘的,心裡頭那份牽掛,就跟風箏線似的,一直牽著呢!
老宋今天能有這麼大名氣,可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全是一步一個腳印踩出來的。
誰能想到啊,這憑著一張嘴說遍天下的主兒,小時候差點被當成小啞巴!
1939年,宋世雄生在河北唐山的一個小村子,家裡條件就是普通老百姓那樣,沒啥特別的。
他小時候有個急人的毛病,都五歲了還不會說話,可把他爸媽愁壞了,到處帶他去瞧大夫。
就在他媽媽急得直抹眼淚的時候,小傢伙突然冒出一聲「媽媽」,可把人高興壞了!
打那以後,他這嘴就跟新打開的水龍頭似的,關都關不上,說話溜得不行。
那會兒誰能想到,他將來就靠這張嘴吃飯,還闖出了大名堂。
到了1960年,21歲的宋世雄進了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體育組,成了一名體育記者,算是正式吃上了「說話」這碗飯。
那年代哪有現在這麼多電視啊,收音機可是家家戶戶的寶貝疙瘩,跟現在的智能手機似的,天天離不開。
宋世雄的聲音,就成了把賽場和家裡客廳連起來的那根線,特有魔力。
1961年,北京辦第26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年輕的宋世雄頭一回坐上了解說席,心裡頭估計也撲通撲通跳。
他那嗓子,清亮得跟山泉水似的,說話跟打機關槍似的快,但每個字都聽得清清楚楚。
比賽多緊張啊,經他那麼一說,聽的人就跟坐在賽場邊兒上一樣,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大傢伙兒守著收音機,大氣不敢出,頭一回覺得,哦,原來賽場離咱們這麼近!
就這次解說,宋世雄一下子就火了,全國人民都知道了有這麼一號人物。
不過要說真正讓他成了「傳說」的,還得是80年代中國女排那陣子,五連冠,多提氣!
記得1981年第三屆女排世界盃不?
決賽跟日本隊打,那叫一個緊張。
賽場上,郎平扣球跟掄大鎚子似的,「哐哐」的;孫晉芳傳球,那叫一個準,跟教科書里印的一樣。
這時候,收音機里傳來宋世雄的聲兒,激動得都快喊破嗓子了:「郎平!扣球!好球!中國隊的鐵榔頭,太厲害了,擋都擋不住!」
就那一下子,全國聽廣播的人,心都跟著他的聲音一塊兒揪著、跳著。最後女排贏了,拿了冠軍,多少人聽著宋世雄的解說,眼淚嘩嘩地流,太激動了!
從1981年到1986年,女排那可是連著拿了世界盃、世錦賽、奧運會的冠軍,一波五連冠,簡直了!
這段時間裡,宋世雄的解說就沒落下過一場。
他說話那速度,快得嚇人,一分鐘能蹦出四百多個字,可是每個字都清清楚楚,不帶含糊的。
比賽里哪個小細節他都能抓著,說得你心都跟著懸著,就怕錯過點啥。
解說乒乓球的時候,他會喊:「一板!兩板!三板!好球!」
到了賽點,他語速就會慢下來,聲音還有點抖:「中國隊的賽點!就這一球了,輸贏看它了!」 就這節奏,聽得人渾身是勁兒,熱血沸騰的!
而且宋世雄的解說,不光是說技術,更像是把運動員和咱們觀眾的心連在一塊兒了,特有感染力。
女排教練袁偉民,以前還讓隊員們反覆聽宋世雄的解說錄音,琢磨比賽里哪兒打得好、哪兒該改進呢。
就連後來挺有名的解說員黃健翔、韓喬生他們都說,自己小時候就是聽著宋世雄的解說長大的,算是他們的「啟蒙老師」了。
老宋這輩子解說的,可不光是女排這一項。
早在1978年,他就跑到香港去解說世界盃足球賽了,是咱們中國第一個到國外現場解說的播音員。
那時候咱們中國觀眾對外國球員根本不認識,老宋就想了個笨辦法,把報紙上的球員照片剪下來,一張張對著認,硬是把人家的臉和技術特點都記在心裡了。
到了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好多人都是頭一回通過電視,跟著他的解說感受到了足球的魅力,那叫一個精彩。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許海峰拿了咱們中國奧運史上第一塊金牌,李寧一個人拿了三塊金牌,這些高光時刻,宋世雄的聲音都給記下來了。
足球、籃球、乒乓球、田徑,他都解說過,大大小小加起來得有兩千多場比賽。
可以說,他的聲音陪著咱們中國體育從以前不那麼強,一步步走到了現在這麼牛。
不過啊,看著老宋好像一路順風順水,其實他也遇到過坎兒。
1966年的時候,因為一些事兒,他暫時不能去解說了。
當時他心裡肯定特難受,覺得這輩子可能就跟自己喜歡的這行無緣了,要離開這個崗位了。
還好,到了1978年,他又能回去繼續幹了,那會兒他激動得眼淚都下來了,不容易啊。
打那以後,他就更珍惜每次能站在解說席上的機會,用自己的聲音給中國體育加油打氣。
2008年北京奧運會,老宋都快七十歲了,又重新回到了解說席,跟老女排的陳招娣一塊兒解說女排比賽,那場面,多少人看了感動。
那時候他的聲音雖然不像年輕時候那麼亮堂了,但聽著還是那麼有勁兒,那麼提氣。
2020年有個電影叫《奪冠》,裡面就用了他當年的原聲解說,一放出來,好多觀眾一下子就回到了女排最厲害的那些年。
到了2024年巴黎奧運會倒計時100天的時候,他還錄了視頻給中國隊加油,那聲音,一聽就還是那個熟悉的宋世雄。
老宋能這麼成功,背後也離不開他老伴兒鍾瑞的默默支持,倆人可是相濡以沫。
他們倆是在廣播電台認識的,鍾瑞是科班出身的播音員,人長得清秀,聲音也好聽,特有氣質。
工作上互相看著順眼,欣賞對方,就從同事變成了戀人,最後走到了一塊兒。
結了婚以後,鍾瑞就選擇在家裡操持,把家打理得妥妥帖帖的,讓宋世雄能安安心心地在外頭搞他的解說事業,沒後顧之憂。
當年老宋不能去工作那段時間,鍾瑞一邊要照顧生病的兒子,一邊還得安慰老宋,陪著他一起熬過來,那段日子可真不容易。
現在啊,倆人已經風風雨雨一起過了62年了,真是不容易。
84歲的鐘瑞和宋世雄在北京一個老四合院里住著,日子過得簡簡單單,但挺溫馨的。
之前還有網友碰到過宋世雄,說老爺子真是老了,看著比以前蒼老不少,跟電視上當年那個精神抖擻的樣子差遠了。
不過話說回來,誰還能不老呢,這都是自然規律。
宋世雄和鍾瑞有一兒一女,倆孩子都挺有出息,沒讓老兩口操心。
女兒遺傳了爸媽的好口才,在加拿大做主持人,憑著自己的本事和魅力,在當地也算是小有名氣的人了。
兒子更厲害,從清華大學畢業之後去了美國,成了一名挺棒的工程師,專門搞科技創新的。
老宋年輕的時候因為生病,沒能上成大學,心裡一直有點遺憾。
所以他對兒女的教育特別上心,總鼓勵他們去外面更大的世界闖闖,見見世面。
孩子們也沒讓他失望,在國外學成之後,都站穩了腳跟,有了自己的事業。
可話說回來,孩子有出息了,離家也就遠了。
女兒忙著主持節目,兒子埋頭搞科研,平時想見面也難,只能靠視頻通話跟爸媽聊聊天。
宋世雄說起自己的孩子和孫子孫女,眼睛裡那叫一個驕傲,但仔細看,也藏著點兒捨不得的失落。
孩子們也孝順,好幾次請老兩口去國外住,他們也去試了試,待了一陣子,覺得語言不通,吃的也不習慣,還是覺得北京的衚衕住著舒服、安心。
這種孩子在老遠地方的孤獨感,好多上了年紀的人估計都有同感。
他們把最好的都給了孩子,自己老了,卻要守著空蕩蕩的家。
不過宋世雄和鍾瑞倆人從來不抱怨這些,他們心裡明白,孩子們有自己的日子要過,只要他們過得好,當爹娘的就比啥都高興。
咱們普通人這一輩子圖個啥呢?不就是想盡自己最大的勁兒,把孩子往上托一把,讓他們有個好前程嘛。現在啊,只要宋世雄和他老伴兒身體健健康康的,少讓孩子們操心,就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