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电影史上,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凭借一双 “火辣辣的大眼睛”
点亮银幕,成为新中国首位百花奖影后;她在事业巅峰毅然转型,投身电视行业开拓新篇;她远赴海外传播文化,晚年归国仍坚守艺术初心。她,就是祝希娟,一位与时代同行、用一生诠释艺术热爱的人民艺术家。

1938
年,祝希娟生于江西赣州书香家庭,父亲为同济大学教授,母亲是小学教师。战乱中随家人奔波,却始终怀揣艺术向往。14
岁时,被导演赵丹选中参演《为孩子们祝福》,首次 “触电” 点燃表演热情。此后她积极参与校园文艺活动,1956
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在校期间,她刻苦练习台词、钻研理论,参与话剧《在和平的日子里》演出获好评,奠定演艺基础。

1960
年,谢晋为《红色娘子军》选角,被排练话剧中的祝希娟吸引,选定其饰演吴琼花。为贴合角色,她赴海南岛体验生活,参与军事训练、请教老娘子军战士,不惧艰辛。1961
年影片上映引发轰动,吴琼花形象深入人心。1962
年,祝希娟获首届百花奖最佳女演员,成为新中国首位影后,后又入选中国电影二十二大影星,奠定影坛地位。

20 世纪 80 年代,电视行业冲击电影业。1983
年,祝希娟赴意大利考察后,敏锐察觉行业趋势。恰逢深圳筹建电视台,她毅然放弃上海稳定生活南下。1983 年 11
月抵深,两个月后深圳电视台开台,她任副台长,身兼管理、主持、制作多职。她推动成立深圳影业公司,克服困难筹拍《男性公民》,带领团队推出《特区少年》等多部获奖电视剧,五年完成二十余部剧作,助力深圳文化发展。

1998 年,退休的祝希娟赴美定居,希望学习先进影视经验。初到美国,她克服语言、文化障碍,学习英语并结识行业人士。后与好友创办
“美国琼花影视艺术公司”,推动中美影视交流,参与合拍《送你送到小城外》等项目,协调双方团队。同时,她仍参演影视项目,以敬业获美国同行认可。赴美十余年间,她始终关注国内影视业,保持与国内同行联系。

2016 年,78 岁的祝希娟回国,面对 “捞金” 质疑,以作品回应。2017
年主演《大雪冬至》,深入体验空巢老人生活,寒冬中敬业拍摄;2023
年主演《爸爸的谎言》,细腻演绎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影片口碑票房双丰收。此外,她积极参与公益,关爱贫困儿童、自闭症儿童与空巢老人,用行动诠释
“人民艺术家” 担当。

祝希娟的一生是艺术奋斗史,不同阶段皆能把握时代需求。她坚守艺术敬畏心与社会责任感,塑造的经典角色深入人心。在文化交流、公益领域亦有突出贡献,其精神激励后人投身艺术,成为中国电影发展与民族精神的生动缩影,持续在艺术舞台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