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电话,两句话,就能让一名涉嫌袭警的人从派出所里大摇大摆地走出来,这不是黑帮电影里的情节,而是金牌编剧秦雯在一次私下聊天中亲口描述的亲身经历。
2025年10月底,这段录音的曝光,不仅撕开了娱乐圈光鲜亮丽的外衣,更把“特权捞人”这个刺眼的词汇,狠狠砸向了公众。

曾几何时,秦雯还是那个手握《我的前半生》、《流金岁月》、尤其是现象级作品《繁花》的“顶流编剧”。
白玉兰奖最佳编剧的光环尚未褪去,新剧《爱情没有神话》原定于11月7日在央视八套黄金档播出,主演是唐嫣、赵又廷这样的当红演员。然而,从录音被青年编剧“古二”在小红书平台曝光的那一刻起,她精心构筑的世界开始出现裂痕。
这段长达1分20秒的录音,原本是古二为证明自己对《繁花》剧本的贡献而留下的“会议纪要”,却意外录下了秦雯和同伴许思窈向王家卫炫耀的“袭警捞人”故事。
录音中,秦雯语气轻松,甚至带着笑意,回忆了2024年在上海进贤路因自行车纠纷与警察发生冲突的过程。
冲突中,秦雯自称“一拳上去锤他的背”,同伴许思窈则用手机拍摄试图激怒警察。

两人随后被带至上海市公安局黄浦分局瑞金二路派出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秦雯在录音中描述,她们被带走后毫无惧色,因为她“心里知道”丈夫王光利“认识一个特别高级的反黑警察”。
一个电话之后,一位被称为“朋友的小弟”的中间人出现,据称已经给派出所所长打过电话,“两句话就把我们两个人捞出去了”,全程迅速到连笔录都没做。
秦雯甚至对王家卫夸下海口:“以后导演你出事,也能捞。 ”
这段录音在10月31日被公之于众后,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
网友的愤怒首先点燃了社交媒体,“秦雯袭警被抓后找人捞出”的话题阅读量迅速攀升至数百万。
公众的质疑尖锐而直接:如果普通人袭警将面临《刑法》第277条规定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为什么秦雯可以靠一个电话就安然无恙?
这种“两句话捞人”的套路,是否意味着法律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更让舆论哗然的是秦雯在讲述这件事时的态度。 她没有丝毫悔意,反而将违法经历当作炫耀人脉的谈资。
王家卫在对话中的反应同样令人失望,他没有对违法行为表示谴责,反而用“你可以搞定啊?
”、“好man哦”等话语进行调侃,甚至半开玩笑地问“那我要是被抓进去该找谁”。 这种对法律底线的漠视,深深刺痛了公众。
官媒迅速做出了反应。 《极目新闻》、《法治日报》等媒体发表评论,指出“比违法本身更可怕的,是将‘捞人’当谈资的扭曲价值观”。
评论强调,若录音内容属实,这不仅是对执法人员的侮辱,更是对司法公正的公然挑战,必须查清事实,给公众一个“蓝底白字”的警情通报。

舆论的压力迅速转化成了实际的后果。
11月3日,就在原定开播前四天,央视八套的节目单上,《爱情没有神话》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临时提档的电视剧《四喜》。
央视这一撤档决定,被业内视为对触碰法治红线的主创人员的“零容忍”。
与此同时,腾讯视频等网络平台的播出计划也随即搁浅,这部投资数亿、集结了多位明星的作品,因编剧一人的争议而前途未卜。
唐嫣作为该剧女主角,成为了风波中最直接的受影响者之一。 粉丝们无奈地表示,演员的努力成了资本与舆论博弈的牺牲品。
而制片方连夜撤档、切割关系的举动,清晰地表明了行业对“劣迹艺人”风险的规避。
11月4日,上海黄浦警方宣布就“袭警”及“捞人”事件成立专项调查组,正式介入调查。
法律界人士指出,调查将沿着两条线进行:一是核实秦雯及其同伴是否存在袭警行为;二是查明录音中描述的“打电话捞人”过程是否属实,背后是否存在公权力滥用或渎职行为。
瑞金二路派出所也因此被推至风口浪尖,网友涌入其社交平台评论区,要求回应“网红派出所抓明星”的录音片段,并公开当时的接警记录和执法录像。
风波也波及了秦雯曾获得的荣誉。
她于2024年获得的“上海市三八红旗手标兵”称号被网友重新审视,该荣誉明确要求获得者“思想品德高尚”。
许多人发起呼吁,要求撤销其荣誉,认为违法行为与标兵称号的崇高立意背道而驰。
她凭借《繁花》获得的白玉兰最佳编剧奖的含金量也受到质疑。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编剧古二,最初的目的其实是为自己维权。
他声称自己参与了《繁花》大量核心创作,却未获得应有的署名和报酬,仅被列为“前期责任编辑”,月薪不足6000元。
在维权无果后,他选择公布包括“袭警捞人”在内的多段私人对话录音作为证据。
《繁花》剧组曾在9月23日发表声明,谴责古二偷录并加工私人对话的行为“毫无职业道德”。
但此时,事件的焦点已从编剧圈的署名纠纷,转向了更严峻的法律与特权问题。
录音中还揭示了娱乐圈内部一些不堪的对话。
王家卫评价唐嫣“很装”,认为老戏骨游本昌“不是省油的灯”;秦雯则吐槽陈道明记不住大段台词。
这些对合作艺人的随意调侃,虽然不如“袭警捞人”事件严重,却也进一步损害了公众对这位“金牌编剧”和知名导演的观感。
事件曝光后,秦雯、其丈夫王光利以及同伴许思窈均未对外公开回应。 秦雯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关闭,工作室保持沉默。
与之前古二首次曝光录音时,秦雯方面曾发出律师函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失声”状态被外界解读为心虚的表现。
与此同时,网友扒出秦雯早年嘲讽陈道明“硬拗洋气”、吐槽靳东“装文化人”的言论。
还有消息称,在《流金岁月》拍摄期间,她将刘诗诗角色的经典台词转给倪妮,并暗指倪妮“有后台”,此举曾引发倪妮方发布律师声明追责。
这些过往争议的叠加,进一步塑造了秦雯在公众眼中的负面形象。
在录音对话中,秦雯的同伴许思窈曾提到,瑞金二路派出所的警察对她们说“我们这里是网红派出所,经常抓明星”。这句不经意的话,如今听起来格外刺耳,它仿佛成了娱乐圈某些人认为规则可以为自己变通的注脚。
从10月31日录音曝光,到11月3日新剧撤档,再到11月4日警方立案调查,短短几天内,秦雯从行业顶尖的“金牌编剧”变成了涉嫌违法、被千夫所指的调查对象。她曾在《繁花》中写尽上海滩的人情世故与规则潜流,而现实却告诉她,最根本的规则,叫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