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11 11 月

辛芷蕾郝蕾,開撕!

1

人紅是非多。

辛芷蕾應該也沒想到,拿下威尼斯影后之後,等待她的,是兩場撕X大戰。

辛芷蕾郝蕾,開撕!

一場發起人,叫梁婷

另一場發起人,叫郝蕾

所以,辛芷蕾,又雙叒叕翻車了?!

2

過往很多輿論戰,多是利益糾葛

辛芷蕾與梁婷,是恩怨情仇

無法說她們之間是恨。

也無法說是愛。

更像是相愛的兩個人,在時間之中,漸行漸遠。一方上高樓,一方在頂峰。忽有一日憶及對方,幽怨於對方的遠離,嘆息於過往的付出。

於是,梁婷發了長文。

字字句句,滋味複雜。

有人急站隊,罵梁婷矯情、綠茶。

且慢!

娛樂圈這個名利場,沒有絕對的白與黑,只有不同角度的灰。

她有她的苦。

她有她的難。

梁婷在辛芷蕾還是禮儀小姐時發掘了她,送她去進修,對她說:「你會成為國際巨星!」

辛芷蕾在解約後多次表示愧疚,多次夢到梁婷。

看下來,我並不覺得這是「東郭先生與狼」式的寡恩與薄情,而是《我的天才女友》式的共生與映照。

最讓我感動的是,風波之後,辛芷蕾選擇了主動和解,委託造型師張帥調停。

而梁婷選擇了放下。

她一邊指責,一邊還在為她鋪路:

「廣告商們請放心找她合作,辛芷蕾永遠不會塌房,這個雷,我拆了。」

「我以前能保護你,我以後也能。」

這種珍貴的懂得與成全,令人感動萬分。

在娛樂圈這個弱肉強食的叢林里,一個女子能走到明天,何其不易。在長夜裡互相攙扶的,都是莫逆之交。

3

可惜,環繞辛芷蕾的是非,仍未終止。

隨著東京電影節的連環瓜曝出,一個聲音也尖銳地冒了出來。

11月7日。

郝蕾在朋友圈發文,內涵了幾件事:

1,《狂野時代》拿戛納電影節臨時增加的獎項,只有獎狀沒有獎盃,《狂野時代》導演畢贛是媽寶,嫌棄自己的名字和他聯繫在一起。

2,威尼斯電影節靠趙濤撕到的,辛芷蕾的表演是「扯頭髮」,質疑影后的含金量。

3,幾個女性玩轉東京電影節,電影節已經不再是純粹評獎了,靠各種手段暗箱操作。

於是,辛芷蕾被捆綁著,再度上了熱搜。

有人陰陽怪氣:

「不就是扯頭髮演得好嗎?」

「這種爆發戲我也能演。」

呵呵,大陸上已經沒有牛皮了——全特么給你吹到天上去了。

這也讓我想起那個古老的笑話:吃第七個包子才飽,就說前面六個白吃。

在《日掛中天》里,你只看到辛芷蕾扯頭髮。

卻不知道,那扎心的一秒,是她用前 99 分鐘的蓄力換來的:

服裝店塗眼線時,她手指的顫抖、眼神的遊離,藏著對婚姻的懷疑;

公交車站找人時,她腳步的猶豫、嘴角的微顫,是對現實的掙扎;

每一次沉默的對視、每一次欲言又止的停頓,都是在為最後「扯頭髮」的爆發,精準地鋪陳情緒。

這就像李安說的,好的表演是「前99分鐘都在瞄準,最後一分鐘才射擊」。

只盯著扯頭髮罵的人,根本沒看懂辛芷蕾表演里,藏著無數讓角色立住的暗部細節。

辛芷蕾詮釋出來的,不是一個工具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她的嫉妒有來由,她的崩潰有鋪墊,她的每一個反應,都在角色的內在邏輯里打轉。

這種人物結構的完整度,別說國內女演員,就是放在歐洲三大的影后里,也屬上乘。

4

11月7日。

辛芷蕾發博,回應爭議。

長文非常真誠動人,堪稱完美的公關文範本。

其中有個六連問,直接擊碎質疑與否定。

「我真的不知道到底是誰來運作?該跟誰運作?拿錢運作嗎?還是什麼資本置換?可以運作的話為什麼要14年才給我運作了一個威尼斯的影后?為什麼要給我運作而不是別人呢?」

其中憤懣與委屈,溢於屏幕。

14年前,她還是個跑龍套的小透明,演的不是女N號,就是背景板,甚至被導演當面說:「你這長相太凶,紅不了。」

那時她萬般艱難。

幸好不認輸,不信邪,把「紅」寫進目標里,在綜藝里直言:「我就是想紅,紅了才能選好劇本!」

她的野心從不藏著:

為了演好《如懿傳》的金玉妍,她把角色的狠,刻進骨子裡,哪怕被罵用力過猛也不在乎。

為了《日掛中天》的美雲,她提前半年研究角色,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和劇本死磕,最終呈現了幾近完美的表演。

她將自己從野路子,練成了實力派。

她在寂寂無聲中,一點點覺醒了自己的表演異能。

她終於從一個需要前輩提攜的新人,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影后。

而我們也明白了: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不是爆發,而是等待;不是在掌聲中迷失,而是在質疑中堅守。

這種14年的堅守,不該被陰謀論抹殺。

5

昨天晚上,梁婷也公然力挺。

她說,辛芷蕾的表演天賦是被多次驗證過的,她是老天爺賞飯吃,是天賦,能在最好的年紀放棄高片酬的商業劇項目,是對表演藝術的真愛。

看了挺觸動的。

她與她,終究從纏鬥,轉向和解。

感應到對方的處境之後,該伸出的手,依然沒有遲疑。

梁婷真的如她所說:「我從前能保護你,以後也能。」

我想,這是這起紛爭之中,最大的暖色了吧——所有人都在爭吵,她與她,在硝煙與口水中,重新拉緊對方的手。

她們再次驗證一個常識:女性之間,除了競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在江湖中彼此成全,在風雨中互相撐傘。

這個世界,因為女孩幫助女孩,變得更溫暖、更深邃,也更有力量。

就在我寫下此文的時候,網上依然塵囂遍起。

情緒化的爭吵、匪夷所思的陰謀論、各為其主的撕扯和設套……源源不絕。

但我想提醒大家,不要在雜冗的信息里,忘記一個常識:

相信專業,而不是相信流量!

相信堅持的力量,而不是相信運氣的神話!

看錶演如此,看人生也是如此。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