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野時代》作為易烊千璽榮獲影帝後上映的首部作品,從定檔開始就備受矚目。上映當日,第一波觀眾反饋出爐之後,影片的口碑就不甚理想;上映次日,越來越多的觀眾給影片差評,影片的口碑直接大撲街。隨著口碑的撲街,影片的票房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主演易烊千璽甚至還遭到了業內人士的內涵。

據了解,《狂野時代》上映當天,「《狂野時代》看不懂」的詞條就登上了熱搜。當越來越多的觀眾入場,口碑發酵的也越來越快,觀眾不再保留情面地用「看不明白」等委婉的辭彙點評,而是直接將影片定義為爛片。


拋開影片營銷的「藝術」二字,有觀眾一針見血地指出《狂野時代》的「爛」不在於它讓人看不懂,而是在於不僅難看,還給人一種傲慢的裝感,說直白一些,就是「矯揉造作、故弄玄虛、無病呻吟」。揭開所謂「給電影的一封情書」的遮羞布,影評人口中畢贛導演對多部經典電影的致敬其實可以簡單直接地形容為「裁縫」。


當一部電影的口碑撲街了,它的票房成績一定會受到極大的影響。《狂野時代》在上映之前預售票房就已經超過了1億,預售成績雖然理想,但最終票房如何還是要看影片的質量。


從公開數據中可以看到,《狂野時代》上映首日退票率居高不下,大盤退票人次多達25.6萬,退票率高達10.5%,某售票平台退票人次達到15萬,退票率更是達到14.8%。

另外,上映首日,該片收穫綜合票房近8000萬;次日,該片的票房直接腰斬,綜合票房不到4000萬。從上映首日驟增的退票率和上映次日腰斬的票房成績可以看出,影片口碑撲街之後,很多買票的觀眾選擇了退票,而觀望的觀眾則選擇了不看。


值得一提的是,《狂野時代》的豆瓣評分很快出爐,近8萬觀眾給出了較為客觀的評分,6.5分。令人覺得諷刺的是,在豆瓣評分出爐之後,依舊有許多影評人為《狂野時代》搖旗吶喊,不約而同地用高達8分以上的友鄰評分為影片打抱不平。對此,網友的態度是「別友鄰了,要不然直接在你們的朋友圈上映吧」。


不僅網友對影評人們包裝出的營銷不滿,業內人士對這樣的操作同樣憤慨,某博主下場直呼「那部電影的吃相實在太難看了,誘騙不明真相的觀眾走進影院,可如今的觀眾早已屢遭忽悠,怎還會輕易上當」。之後,導演陳國星轉發了這條動態,並且配文內涵稱「相貌平平」,還在評論區直言「那貨特裝」。


雖然博主和導演都沒有點名道姓,但是目前影院熱映的影片寥寥無幾,大家很快就能夠對號入座。此外,在導演陳國星的評論區還有網友熱心地艾特了《狂野時代》的主演易烊千璽、以及導演畢贛。


此外,還有觀看了《狂野時代》戛納首映的業內人士透露稱該片是一部投資高達2億的大製作。照目前的票房走勢來看,2億的製作成本不僅收不回,還要大大地賠本了。


從《地球最後的夜晚》到《狂野時代》,畢贛一次又一次地用觀眾看不懂的內容表達著自己的所謂藝術,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高高在上的傲慢。以後除了流量粉絲,誰還會買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