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27 11 月

包養眾多情婦,娶初中同窗之女,孫道存私生活混亂至極

72歲那天,孫道存孤零零斷氣,葬禮冷清到只來幾名舊部。債主排隊,子女棄繼承,病歷上寫著「保外就醫」。昔日耀眼的太電太子,最後成了無人收屍的負債老人。

包養眾多情婦,娶初中同窗之女,孫道存私生活混亂至極

可把時間撥回二十年前,他是台北夜空最亮的鎂光燈:台灣大哥大市值破千億,私人機隨叫隨到,財經版面用「按鍵生錢」形容他的手速。

26歲,他在機艙里看見空姐王文蓮,落地直接買下天母電梯別墅,又配紅色跑車,車牌就是女方生日。錢一出手,愛情像被閃購。

婚宴餘溫尚在,他又對新娘閨蜜何念慈動心。一張黑卡、一頓法餐,三角關係成型,原配退出,他娶了閨蜜,還揚言「若有第三個也不奇」。

分居後,他繼續用鈔票寫情書。演員顏寧收下兩億台幣豪宅,十年生三子,卻擋不住他夜夜流連。感情在他眼裡是短線股票,跌了立刻拋。

白領趙曉苓、模特邱羿霖、學妹之女吳逸萍……名單越來越年輕,周期越來越短。驅車接送、攝像監控,慾望隨年齡畸變,旁人卻當茶餘談資。

在公司,他用同一套賭徒邏輯。父親的電纜帝國成提款機:收購八家美資銀行、豪賭銥星衛星、插手客機製造,數百億像籌碼被推上桌。

董事會無人敢擋他;家族企業的集權,加上當年台灣資本監管鬆散,讓他得以獨舞。泳池沒圍欄,觀眾看得熱鬧,溺水者自己渾然不覺。

2000年後泡沫接連破裂:銥星破產、手機業務被競品圍剿、股票質押爆倉。太電退市,34萬散戶血本無歸,一位退休老師哭訴「養老金成廢紙」。

他早把資產轉入離岸公司,申請個人破產卻仍月領兩百多萬顧問費。債權人守門,他窩在三億豪宅吃鮑魚,怒罵被厚玻璃堵在門外。

最受傷的是女兒孫芸芸。副卡刷爆,名媛成廣告勞工;為父清稅賣掉自宅,孩子學費也墊進去。金湯匙出身,卻被迫做父親的人肉提款機。

2017年,「太電案」落錘:掏空公司兩百億,判三年。出獄不久又伸手進基金會口袋,再度被收押。他在法庭嘟囔:「我還有嬌妻要養。」

癌症卻不給寬限。2021年秋,他被送進醫院,病房外貼著拒訪條。年輕妻子、舊愛們無一探視;子女只托律師放棄繼承,債務與情債一併歸零。

這場崩塌暴露三道缺口:家族治理無剎車,個人慾望無約束,市場監督慢半拍。孫道存只是把三重漏洞疊到極致,於是轟然倒塌。

要避免重演悲劇,企業需引入獨董與職業經理人,拆掉「我即公司」的神主牌;監管部門應盯緊跨境資金與關聯交易,別等股民哭訴才補洞。

至於情感債,沒有法規兜底。用刷卡換來的親密都有到期日,付不出利息時,溫情立刻凍結。本金沒還清,利滾利的只剩怨恨與官司。

多年司機與廚房大姐卻自費送花,他們記得他偶爾請喝豆花。善意不算大,卻勝在真。遺憾的是,他把慷慨誤當愛,也把愛當預算。

經濟學有句老話:壞錢驅逐好錢。孫道存讓爛投資趕走好項目,也讓廉價刺激驅逐真感情,最終連人情都變成債權。

繁華散場,只剩警示:財富可再賺,信譽裂了難補;情人可再換,家人轉身就成路人。若管不住慾望,終會被慾望回收。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