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笑了陈鲁豫20年,才发现她是对的
在这个充斥着噪音的世界里,“安静与倾听”尤为可贵。
作者|冼豆豆
编辑|晶晶
排版 | 苏沫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陈鲁豫和她的《鲁豫有约》经历了一场奇特的舆论轮回。这档开播二十余年的节目,一度被视为中国电视访谈节目的代名词,却又因“真的吗?我不信”等网络热梗而沦为笑谈。
然而,近年来,她主持的播客节目《岩中花述》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鲁豫在深度对谈领域的探索精神。
随着她的新节目《陈鲁豫·慢谈》与窦文涛的深度对话频频登上热搜,与陈奕迅、易立竞等人的精彩对谈也引发热议,一场关于鲁豫的“口碑平反”正在发生。
01
《鲁豫有约》自2002年开播以来,采访过上万名嘉宾,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罕见的长寿纪录。这档被誉为“中国奥普拉秀”的节目,曾是中国电视访谈的一座高峰。
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鲁豫的采访片段被切割成碎片传播,“真的吗?我不信”成为她最具代表性的网络标签,甚至演变成一个流行的网络梗。
事实上,这句被断章取义的话,原本是鲁豫引导嘉宾继续深入讲述的技巧。在完整的访谈语境中,这句疑问往往出现在嘉宾谈及超乎寻常的经历时,是一种表达惊讶和鼓励继续讲述的自然反应。这种主持技巧在访谈专业领域被称为“促进性回应”,旨在营造让嘉宾感到安全的倾诉环境。
更严峻的质疑来自一位教授在视频中的公开批评,他指责鲁豫在与院士握手时保持坐姿,并抨击她跷二郎腿的习惯。然而,这段引发争议的原视频却在网络上难觅踪迹,只剩下单方面的指责在不断传播。
若仔细考究,鲁豫在节目中常常身穿短裙,跷腿或许可被视为防走光的得体坐姿。她那瘦小的身躯深陷在采访沙发中,这一姿势不仅是为了舒适,更是职业女性的常见选择。
耐人寻味的是,很多男性主持人在节目中常常岔腿而坐,并不雅观,却鲜少遭遇如此严苛的评判。女性主持人因着装要求而采取的防护性坐姿,却常常被误读为不专业,这着实让人思考,我们是否对女性主持人设置了双重标准?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