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30 7 月

體育娛樂

體育娛樂

59歲知名學者傅國涌病逝,妻子悲傷過度病倒

?7 月 7 日凌晨,杭州打鐵關的一處住宅內,知名教育學者、歷史學者、作家傅國涌因突發心梗,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 59 歲。這一噩耗如晴天霹靂,瞬間在文化圈中炸開,令眾多朋友和讀者難以置信。 傅國涌的兒子傅陽向媒體證實了這一悲痛的消息,並哽咽著透露了當時的細節。事發時正值半夜,他就在家中陪伴在父親身邊。心梗的發作毫無徵兆,極其突然,即便家人近在咫尺,卻無力回天。家中瞬間被陰霾籠罩,傅國涌的妻子更是難以承受這殘酷的現實,因悲傷過度而情緒崩潰,緊急被送往醫院急救。 就在前一天,傅國涌還在更新自己的朋友圈,滿心歡喜地宣傳即將重版的《尋找語文之美》。誰能想到,這竟成了他與外界的最後一次 「交流」。他的離去太過猝不及防,文化圈的朋友們得知後,第一反應皆是震驚與惋惜。知名評論家徐迅雷發朋友圈感慨:「英年早逝,令人痛惜!」 大家紛紛在社交平台上緬懷這位傑出的學者,出版家老六張立憲曬出珍藏的傅國涌著作,讚歎 「老傅此生著述甚豐,育人無數!」 傅國涌 1967 年出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童年和少年時期,他生活在雁盪山腳下的小村莊,那裡物質匱乏,書籍更是稀缺。但他對知識的渴望如熊熊烈火,難以熄滅。母親託大舅從寧波運來用於包梨子的舊報刊,成了他每年最珍貴的精神食糧。1978 年,進入中學的傅國涌一頭扎進古典小說的世界,隨後,中外文學作品不斷拓寬他的視野。上世紀八十年代,走出大山的他,閱讀興趣逐漸從文學轉向哲學、政治學、社會學和歷史,海量的閱讀為他日後在近代史研究領域的深耕奠定了堅實基礎。 傅國涌的職業生涯豐富多彩。1986 年,他進入溫州教育學院中文系學習,次年 9 月,便站在了故鄉雁盪山一所鄉村中學的講台上,教授語文和歷史。儘管僅三個學期後他就離開了講台,但對教育的熱愛從未消退。此後,他經歷了 「十年苦讀」,一邊在企業工作,一邊堅持求學寫作。隨著學識日益深厚,他毅然辭職,全身心投...
體育娛樂

費·雯麗逝世58周年!人間絕色三段婚姻的愛恨情仇

今天是好萊塢著名女星費雯·麗逝世58周年,這位曾憑藉《亂世佳人》《魂斷藍橋》《慾望號街車》大紅大紫的女星,既是一位技藝絕頂的女演員,又是一位國色天香的大美女。她一生有三段婚姻,裡面有哪些愛恨情仇? 費雯·麗,1913年11月5日出生於英屬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嶺,原名薇薇安·瑪麗·哈特利(Vivian Mary Hartley)。 1920年母親為她安排了正統英式教育,未滿7歲的她開始去倫敦聖心修道院學校學習,是年紀最小的寄宿學生,學習了芭蕾舞、大提琴演奏、鋼琴等多種才藝。 14歲的時候,父親為她規划了英國貴族特有的教育項目——長達4年的歐陸遊學,在這期間,費雯·麗(彼時的她還叫薇薇安·瑪麗·哈特利)陸續在義大利、法國、德國生活學習,熟練掌握了法語、德語、義大利語等多種語言。 18歲時,費雯·麗考上了倫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雖然筆試的專業成績算不上優秀,但是對於表演的熱忱始終沒有動搖,直至19歲嫁為人婦。 在幼年進入聖心女修道院寄宿學校學習時,費雯·麗就告訴密友她的夢想是「要成為一個偉大的演員」。 從英國皇家戲劇學校畢業後,她憑藉一則香煙廣告引起了電影界朋友的興趣。1935年,費雯出演個人首部電影《欣欣向榮》;拍攝時,她的敬業態度和藝術天賦引起導演注意,故將她從一名群演提為配角! 1998年,美國電影學會評選20世紀最偉大100部電影,《亂世佳人》位列第4位。雖然這部影片每一位主創人員都功不可沒,但是片中飾演斯嘉麗·奧哈拉的費雯·麗無疑成為這部影片的一個靈魂人物。 這個栩栩如生的斯嘉麗成功背後,是費雯·麗幾近瘋狂的付出。《亂世佳人》拍攝期間,費雯·麗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攝時間長達十幾小時,為了提神,她一天要抽四支煙,全身心沉浸在演好斯嘉麗身上。 她每天5點鐘起床,練習三至四小時美國南方口音,她可以幾天幾夜不睡覺,在風沙灰塵極大的環境中堅持拍攝。每一個鏡頭...
體育娛樂

7天一部短劇!橫店曝女主角猝死男主角昏迷在搶救?

近日,越來越多的短劇從業者在網上曝光橫店相關訊息,很多都是關於健康和猝死相關的,讓人心驚肉跳,真害怕自己睡不好也遭遇同樣的事間,但對比小概率的個人失眠,橫店那邊卻一直是高強度的壓榨屬性的連夜倒班制拍攝,目的就是壓縮周期減少預算,對演員以及工作人員進行最大化的能力開發!甚至還有演員連續42個小時拍攝,最後直接暈倒被送到醫院去補覺去了,這行確實高薪,但隨著越來越多人湧入賺錢,內卷橫行,大家對於內容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演員單價越高,那麼對周期的要求就越發縮短,所以過去8天拍攝一部短劇都被壓縮到6.7天拍完,就為了省下一兩天全劇組人員設備場地的費用。 近期有人在某書上透露:「剛收到消息,橫店死了一個男女主,女主當場就死了,男主角還在昏迷當中,沒有當場去世,還沒醒過來,估計也夠嗆的。」被問及原因,給出的答案是:「拍攝短劇,一拍就是十幾個小時,然後睡2、3個小時,持續這樣拍,一周左右拍完一部,又接著拍熬。」 最搞笑無奈的是,就連劇組的雞都熱死了,導演無奈表示「明天拍攝得用到這個雞啊」,估計沒辦法只能買新的了,熱死的雞就變成「晚上加雞腿」犒勞大家了。現在這個天氣真的很離譜,今年尤其熱,雖然天氣預報顯示是三十多度,但是外面至少40多了,地表溫度估計有50度,所以中老年人得尤為注意,還有低血糖的人,千萬不要在太陽底下暈倒了,這要是在地面上躺上一會,都要燙傷,往年這個時候都開始擱地面上表演「太陽直煮生雞蛋」了。 當然,對於橫店這些訊息,有人站出來持懷疑態度:表示猝死傳言就是謠言,要是真的肯定會上熱搜,並且死一個有得信,2個不太可能。但也有人覺得:各行各業的猝死訊息還少嗎?往年那些加班加點的工作人員,就是鏈家房產中介,都有在工位上直接猝死的,就因為加班加點熬,然後個人身體素質也變差,不行了。更有人對比土木行業,覺得和土木一樣現在就是壓榨。 有網友指出:早就聽說過了,但一會鄭州一會橫店...
體育娛樂

汪小菲太拼!為逗小玥兒開心和野人共舞

當然,我可以為你潤色這段文字,使其更流暢、更具有邏輯和感染力,同時保持原意。以下是潤色後的版本: 汪小菲與S家之間的紛爭尚未平息,但他也沒有忘記曾經的承諾——多次表示要帶著一雙兒女去全國旅遊。就在暑假剛開始,他便帶著孩子們來到了廣州動物園。為了逗孩子開心,汪小菲甚至和「野人」們共舞,現場氛圍非常溫馨有趣。 7月5日,一位網友分享了汪小菲一家在廣州動物園的短片。視頻中,汪小菲和馬筱梅陪同一雙兒女,一同遊玩,同行的還有一直陪伴小玥兒成長的小楊阿姨。顯然,這是他們此次旅行的第一站。 汪小菲滿懷喜悅地向網友講述這次旅行的細節,從中可以看出,他對與家人共度時光非常珍惜。網友們也紛紛誇讚小玥兒長高了許多,一家四口看起來幸福滿滿。 隨後,汪小菲一家在動物園內觀看了表演。為了給女兒製造更多歡樂,他還「拼了」——竟然跑到舞台上與「野人」們共舞,還蜻蜓點水般做了個俯卧撐,現場畫面趣味十足。網友們紛紛表示,孩子們玩得非常開心。 汪小菲的用心和付出也被網友看在眼裡,大家一致稱讚他是個好爸爸。甚至有台灣的網友也表示,看到汪小菲認真改變自己,努力用心照顧孩子們,令人欣慰。大家紛紛呼籲:「不要再提以前的事了,我們都該向前看,這樣才是對孩子們最好的選擇。」 這番話,不僅是在對汪小菲說,也在間接跟S媽溝通。因為S媽至今無法走出悲傷的陰影,一邊頻頻發表一些迷惑不解的言論,導致汪小菲屢次被媒體炮轟、被網友誤解。 就在汪小菲陪著孩子們第二天在廣州旅遊的那天凌晨,S媽又在社交平台分享了一張合影。 今年母親節,S媽首次罕見地曬出了沒有大S的全家福,表達了對兩位女婿的認可,以及自己「要堅強起來」、「一定會慢慢變好的」信念。時隔近兩個月,她再次轉發了母親節的動態,令人不免感到迷惑。 一些網友認為,S媽始終無法釋懷悲痛,可能只是用之前的「鼓勵自己」的話語表達心情;也有人猜測,她是試圖轉移視線,因為張蘭再次提起了...
劉德華在台演唱《中國人》成中共宣傳素材 引起台灣輿論分裂
體育娛樂

劉德華在台演唱《中國人》成中共宣傳素材 引起台灣輿論分裂

  身兼中國影協副主席的港星劉德華近日在台北舉辦演唱會衍生出「統戰」風波。圖為2010年10月13日,劉德華於台北舉辦新專輯發表會。(美聯社) 香港藝人劉德華周末在台灣舉辦演唱會,其演唱《中國人》一曲獲中國官媒央視肯定,並成為中國新聞廣宣素材,但也引起台灣輿論戰。一派質疑此舉有「統戰」疑慮,另一派回罵質疑者小題大作,也有聲音表示,台灣人不會因劉德華的國家認同就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劉德華時隔多年在台灣台北開唱,風波連連,先是原訂首場演出碰上颱風「康妮」來襲,而後他在演唱會中熱唱歌曲《中國人》,表演片段傳開之後又引發爭議。劉德華今年1月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影協)副主席,該協會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人民團體。 該曲歌詞包括「讓世界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等句,加上表演背景的紅色燈光與空中飛舞的龍,布景是簡體字等等,引起台灣部分網民反感,嘲諷道「這統戰痕迹也太明顯」、「劉德華就是幫中共做文化統戰,會支持的只有藍白中國腦」。 《中國人》一曲在香港主權移交中國前的1996年發行,被視為「慶賀香港回歸」的必唱曲目,曾被翻唱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65周年的獻禮歌曲,也被改編成基本法十周年紀念曲。 台灣執政黨民進黨政策會執行長王義川在社媒發帖說:「這是劉德華在中國演唱會的畫面吧?非常非常中國的設計!」 台灣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則在演唱會前已批評稱,劉德華在香港反送中、武力威脅台灣等議題上都站在「媚共」立場,雖然台灣依法讓其舉辦演唱會,但「不值得去看一眼」。 另一派網民及對中國友好的台灣在野黨國民黨,則反罵質疑人士,批評他們「玻璃心」、「酸葡萄」。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說,民進黨「只想攻擊劉德華來搏版面賺聲量,非常幼稚」。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柳采葳對台媒TVBS說:「演唱會就是演唱會,大家只是想去看藝人而已。 不過也有台灣網民緩頰表示,一直以來劉德華演唱會都...
中國擴大對韓國等9國免簽 微博網民仇韓言論齊發
體育娛樂

中國擴大對韓國等9國免簽 微博網民仇韓言論齊發

  中國進一步對包括韓國在內的9個國家免簽。(美聯社:2020年10月6日) 中國外交部星期五(11月1日)宣布,將對包括韓國在內的9個國家免簽。微博網民特別針對韓國免簽展開熱烈討論,但多為仇韓言論諸如「張家界被棒子(意指韓國)嚴重污染」、「棒子又來偷文化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五於例行記者會上宣布,為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中方決定擴大免簽國家範圍,自2024年11月8日起對斯洛伐克、挪威、芬蘭、丹麥、冰島、安道爾、摩納哥、列支敦斯登、韓國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免簽政策。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9國持普通護照人員來華經商、旅遊觀光、探親訪友和過境不超過15天,可免辦簽證入境。 在中國對韓國免簽之前,赴中旅遊的韓國遊客數便創紀錄。根據中國央視財經10月25日報導,今年1月赴中旅遊的韓國遊客數大增908%,其中湖南張家界是韓國客最愛的景點之一。有韓國旅行社指出,韓國現在流行帶父母去張家界旅遊,因此家庭游的比例增加不少。 《韓聯社》報道,這是韓國首次被列為中方的免簽對象。報道引述一名旅遊業人士稱今後韓國人入境中國更加方便,預計訪華韓國遊客有望進一步增加。 在中國宣布擴大免簽後,「韓國免簽」在社群平台微博上成為熱門話題,評論動輒上百條。有網民問 「韓國你怎麼不對中國免簽?、「能不能雙向奔赴一下」。 另外有網民將韓網討論相關內容的帖子轉發微博,其中一些韓國網民不願對中國開放免簽的擔憂,引起不少中國網民進一步發表仇韓言論。 微博大V「無心簡影」發帖稱:「在中國數量最多的外國人就是韓國人吧!這下免簽了怕不是又要爆漲一波?到時候一個張家界都不夠他們包場吧?」一些網民也留言道 「張家界被棒子嚴重污染」、「不要來污染中國的環境,韓國人素質特別差」、「是怕他們偷去申遺的東西少嗎?」。也有人冷嘲熱諷「這是又忘記薩德了?」暗指韓國境內部署美國薩德導彈...
愛達荷州恐成全美首個禁止接種COVID-19疫苗的地區
體育娛樂

愛達荷州恐成全美首個禁止接種COVID-19疫苗的地區

  莫德納生產的COVID-19疫苗. 愛達荷州的一個區域公共衛生部門在其董事會以微弱多數作出決定後,不再向六個縣的居民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 西南地區衛生部門似乎成為美國首個被限制提供COVID-19疫苗接種的公共衛生部門。疫苗接種是公共衛生部門的基本職能。 儘管德克薩斯州的政策制定者禁止衛生部門推廣COVID-19疫苗,佛羅里達州的醫務總監違背醫學共識,建議不要接種疫苗,但在全國範圍內的政府機構並未完全禁止疫苗接種。 全國縣市衛生官員協會的政府與公共事務負責人阿德里安·卡薩洛蒂(Adriane Casalotti)表示:「我不知道有類似的事情發生。」她說,衛生部門因成本或需求不足已停止提供疫苗,但並非基於「對醫療產品本身的判斷」。 該六縣地區位於愛達荷州與俄勒岡州邊界,其中包括波伊西都市區的三個縣。這個衛生區對COVID-19疫苗的需求量已下降——2021年接種1,601劑,而2024年至今僅接種了64劑。對其他疫苗的需求也相似:愛達荷州的兒童疫苗豁免率全國最高,去年西南區衛生部門曾緊急應對一場罕見的麻疹疫情,該疫情導致10人感染。 10月22日,衛生部門的董事會以4-3的投票通過這項禁令——儘管西南區醫療主管曾在作證時強調疫苗的必要性。 佩里·約翰遜醫生(Dr. Perry Jansen)在會上表示:「我們對董事會的請求是允許我們提供這些(疫苗),因為我們始終會討論風險和效益的問題,這並不是盲目地讓所有人接種疫苗,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做法。」 有超過290條的公眾評論與約翰遜的請求恰恰相反,其中許多呼籲終止疫苗強制接種或停止納稅人資助疫苗,而這些都並未發生在該衛生區。會上,許多發言者是全國知名的COVID-19疫苗反對者,包括德克薩斯州心臟病學家彼得·麥卡洛醫生(Dr. Peter McCullough),他出售包括伊維菌素和羥氯喹的「傳...
中共官員偷看禁書 厭惡洗腦 紀檢嚴打 管控危機
體育娛樂

中共官員偷看禁書 厭惡洗腦 紀檢嚴打 管控危機

  資料照片: 2012年11月6日香港書店一排有關1989年中共鎮壓民主運動的書籍。 奧克蘭 — 中共紀檢部門近來四處出擊,嚴打各級官員私自獲取、持有、閱看、分享政治類禁書。 截至10月底,2024年至少有15名中共高階官員,被中共紀檢系統指控閱讀或持有禁書,而2023年遭到類似指控的有8人;時間線拉長,根據中國媒體財新就公開信息所做的統計,2019年以來受到黨內指控傳閱禁書的官員是29名。 觀察人士指出,嚴打官員看禁書印證了中共內部危機加劇的現狀。也有專業人士鼓勵中國官員多看禁書,以開闊眼界,活躍思維,擺脫洗腦,放棄奴性,追求民主和自由。 偷讀禁書官員遭嚴打 2024年被控牽涉禁書的15名中共官員,所在省份包括甘肅、重慶、貴州、江西、河南、廣東等,其中既有經濟強省,也有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供職領域從政府職能部門到政協、院校、傳媒、金融機構,覆蓋面很廣。雖無大數據支持,但這些信息似乎顯示中共官員讀禁書已經有了一定的普遍性。根據官方表述,禁書來自境外的接近一半。 談及2024年被查的私看禁書官員人數創新高,中共黨校系統一位學者告訴美國之音:「在新時代,管控確實越來越嚴厲。因為越是要對黨員特別是對官員加強教育,越是要他們樹立『四個自信』、『兩個維護』、『兩個確立』,就越不能讓他們去讀禁書,特別是海外的出版物。嚴控是符合體制邏輯的。」因為事情敏感,這位學者要求不具名。 與禁書相關的指控增加,在技術層面也可能與中共黨紀的泛化和嚴苛化有關。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2023年進行了修訂,並在2024年1月1日正式施行。《條例》將之前內容載體的表述「書刊、音像製品、電子讀物、網路音視頻資料等」,修改為「報刊、書籍、音像製品、電子讀物,以及網路文本、圖片、音頻、視頻資料等」。《條例》也增加了私自閱看、瀏覽、收聽有嚴重政治問題資料的違紀表現。 之所以做這樣的修改,...
密歇根州對一名非法投票的非美國公民提出刑事指控,據報道此人為中國留學生
體育娛樂

密歇根州對一名非法投票的非美國公民提出刑事指控,據報道此人為中國留學生

  選民為2024年大選提前親自投票,在密歇根州底特律的西北活動中心投下自己的選票。(2024年10月29日) 美國密歇根州當局星期三(10月30日)宣布指控一名非美國公民在2024年大選中非法登記為選民並投下選票。當地媒體《底特律新聞》(The Detroit News)報道說,此人為密歇根大學的中國留學生。 密歇根州務卿喬瑟琳·本森(Jocelyn Benson)和沃什特瑙郡檢察官埃利·薩維特(Eli Savit)發表聯合聲明說:「10月27日星期日,安娜堡一處提前投票站據稱發生涉及一名非美國公民的違法事件,沃什特瑙郡檢察官辦公室隨後已批准提起刑事指控,包括:(1)未經授權的選舉人試圖投票,……(2)作偽證--出於獲取選民登記目的而提供虛假宣誓書……」 聲明補充說:「只有美國公民可以在我們的選舉中登記和投票。在任何登記表或投票申請中就其公民身份撒謊均屬違法。這種行為是一項重罪。」 這份官方聲明沒有說明此人國籍和姓名。但是,《底特律新聞》報道說,他是在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學留學的19歲中國公民。報道說,此人合法居美,但並非美國公民,因此沒有投票資格。報道說,他星期日進行了選民登記,利用密歇根大學的學生證和其他文件證明自己符合本州居民條件,並簽署了一項申明自己是美國公民的文件,隨後在一處提前投票地點投票。 報道說,這位學生後來聯繫當地的書記員辦公室,詢問是否可以把自己的選票撤回。該選票由於已納入計票系統,已無法撤回,將統計在本次大選的票數之中。 來自密歇根州的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主席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星期三就「中國公民非法在密歇根投票」發表了聲明。 這位共和黨人在聲明中指責密歇根州民主黨領導人損害了公眾對選舉的信任。他還說:「密歇根大學應該以違反我們法律的名義開除這名學生,我們州的領導人需要對中共試圖影響我...
美國會兩黨議員敦促審查中國光子技術的威脅
體育娛樂

美國會兩黨議員敦促審查中國光子技術的威脅

  資料照片:位於首都華盛頓特區的美國商務部大樓。(2022年1月26日) 美國國會兩黨議員星期一(10月28日)敦促美國商務部審查中國發展硅光子技術對美國國家安全造成的威脅。硅光子技術是一個迅速發展的領域,可以加快人工智慧的進步。 硅光子技術的核心是依靠光而不是電信號在計算機系統內部傳輸信息,並可用於連接成千上萬計算機晶元的人工智慧系統。領先的人工智慧晶元公司,如英偉達(Nvidia)和AMD(Advanced Micro Devices)已經發表了關於如何將光子集成到晶元中的研究,而矽谷初創公司Lightmatter最近為其光子技術籌集了4億美元,將公司的價值推高至44億美元。 據官方媒體報道,中國也一直在積極推進這項技術,最近幾周,廣東省加入了一系列旨在在中國製造光子晶元的資助計劃。 國會眾議院中共問題特設委員會星期一要求商務部查看中國在光子學方面的工作可能構成哪些威脅,以及是否應修改出口管制規則以保護美國的努力。 「光子技術的兩用性質使其特別容易被有問題的行為體最終轉為軍事用途,」該特設委員會的兩位領袖--共和黨眾議員約翰·穆勒納爾(John Moolenaar)和民主黨眾議員拉賈·克里希納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在信中寫道。 「中國可能是調動資源並鼓勵地方和地區政府研究光子技術方面動作最快的國家行為體,」詹姆斯敦基金會(Jamestown Foundation)中國問題研究副研究員、研究中國在光子技術方面的努力的張昆陽(Sunny Cheung)告訴路透社(Reuters)。 美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我們已收到這封信,並將通過適當渠道作出回應。」 (本文依據了路透社的報道。)   文章來源:美國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