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的对等关税大刀即将落下,英国BBC报导,亚洲经济体首当其冲。专家认为,多个亚洲国家将选择表面服从、实则独行其是,在贸易震荡中试图稳住自身经济安全。这场贸易海啸也让中国有机可乘,逐步崛起为「国际贸易秩序守门人」的角色。
川普4月2日宣布对贸易伙伴开征对等关税,对部分亚洲经济体的税率尤其严苛。亚洲除了中国以外,目前仅越南与华府谈成初步贸易协议。
东南亚国家在2024年占全球GDP达7.2%,在这个背景下,高额关税可能造成长远冲击。马来西亚的纺织、橡胶、家具等劳力密集产业恐受到重创。印尼与泰国选择主动安抚美方,表态愿扩大自美进口并降低关税,以换取关税豁免。至于如柬埔寨等谈判筹码有限的穷国,面临高税率却无力以扩大对美采购换取让步,处境尤为艰难。
随著亚洲贸易联盟重组,新加坡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杜特指出,「这反而给了中国一个大好机会,崛起为国际贸易秩序的守门人」。
波士顿顾问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兼合伙人巴拉德瓦杰提出,当美国与其他国家愈发拥抱保护主义,亚洲正在朝反方向前进,更加开放贸易与扶植本地企业,「川普关税正在加速两大趋势:一是中国与西方贸易放缓,二是中国与新兴亚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扩大。」
川普政策引发的贸易动荡,可能重塑全球经济秩序,但美国最终未必能成为赢家。杜特以一句古老谚语总结亚洲因应川普贸易政策,将是「表面服从,实际独行其是」。杜特表示,「亚洲经济体同时依赖中国与美国……它们基本上位于全球供应链的核心位置。一旦全球供应链或贸易模式出现变化,对这些国家而言,情势将变得更加艰困。」
川普关税不光冲击亚洲生产国,也推高美企在亚洲的营运成本。以Nike等长年在越南、印尼设厂的服饰品牌为例,部分企业已表明进口成本上升将转嫁消费者。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