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公布马来西亚新关税税率为25%,较先前的24%上调。大马学者呼吁,加快与欧盟、印度及东协等地的贸易、降低对美依赖,并指东协可借镜欧盟区域整合经验、促进贸易环境的韧性。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公布14国8月1日起适用的新关税税率,马来西亚税率为25%,较先前的24%上调。马来西亚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对此发布声明指出,马来西亚重视与美国长久以来的经贸关系,并认同开放且公平的贸易对于两国就业与经济成长的重要性,因此马来西亚承诺将持续与美国接触,朝著平衡、互利且全面的贸易协议努力。
熟悉地缘政经议题的经济专家、马来西亚理工大学副教授拉扎利(Muhammad Najib Razali)今天接受中央社访问表示,美国是马来西亚半导体、电脑零件等相关产品的大型出口市场,电子电机产业约占马来西亚出口的40%,也是槟城工业区核心支柱,相关供应链将会受到影响。
「马来西亚先前的棕榈油及类似农产品已被压缩利润空间,提高至25%的关税,持续对这些非电子电机出口的重要收入来源造成压力。」拉扎利说,除了这些领域,木材、家具及其他制造产品,美国新关税措施预料使这些产业的公司担心将面临更严格审查及更高成本。
谈及可能的因应方案,他指出,马来西亚最初以外交手段争取优势,特别针对像电子与电机等主要出口产业,盼推动数位经济、绿色科技等贸易合作。然而,美方决定25%关税后,马来西亚必须转向以韧性为核心的策略。
「应该加快与欧盟、印度、中东及东协的贸易,降低对美国依赖,为受影响产业开拓新机会,定位马来西亚为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中心」,他说,东协可借镜欧盟区域整合经验,马来西亚应更紧密结合东协制造版图,在扩大税收优惠、出口补助及自动化支援,扶持受关税重创企业的同时,如有依据也可透过世界贸易组织(WTO)祭出行动,挑战不公平贸易。
川普先前宣布对大马加征24%对等关税引发恐慌,当时虽暂缓执行,业界已出现搁置订单、出货延迟与观望等效应,台商忧心政策摇摆不定让产业笼罩高度不确定性氛围。槟城台湾商会会长许上智曾说,美国对等关税仍持续发展,各国与美方多轮谈判后才会有进一步的发展,但从事制造业的台商在短期内会遇到订单急冻的问题。尤其,随著中国销美受关税阻挡,中国以出口退税方式加大对全球范围的商品倾销,这些都是台商将面临的挑战。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