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新生代创作者「吱吱郭芝吟」,以及阿美族迷幻摇滚乐团「漂流出口」将在捷克最大多元音乐节Colours ofOstrava演出,成为台湾原住民音乐走向国际的焦点,也将为今年音乐节注入独特风貌。
捷克最大多元音乐节Colours of Ostrava本周在捷克第三大城奥斯特拉瓦(Ostrava)登场,今年有逾30国音乐人参与演出,阿美族音乐人郭芝吟、漂流出口受邀在17、18日登台开唱,向国际观众展现台湾音乐的多元风貌与当代能量。
近年来,郭芝吟以融合民谣、流行与波萨诺瓦(Bossa Nova)的独特曲风,与阿美族语创作受到瞩目。她的音乐作品不仅展现多元文化的交融,也反映她对土地、家庭与身份的深刻连结。
郭芝吟在接受捷克音乐杂志Headliner访问时表示,她从小就在音乐的环境中长大,父亲长年从事演唱会灯光音响工作,过去还经营有现场演出的酒吧。从童年开始,她经常跟着父亲出入音乐现场,耳濡目染之下,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
●受长辈哼唱真性情 启蒙自己用音乐说故事
作为台东的阿美族人,她回忆,家中经常聚集长辈,饭后大家围坐一起哼唱传统阿美族歌谣。「虽然那时我还只是个孩子,但那些和声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最让我着迷的是,他们唱歌非常自由—不在乎技巧,只在乎当下的感受和真诚的情绪。」
这种自由歌唱的精神影响著郭芝吟,后来她演出时常常即兴创作,随性加入新的歌词或旋律。真正开始创作歌曲,是郭芝吟在高中毕业前,尝试用木吉他谱写第一首歌,「那时我才发现,原来我能用音乐说故事,表达内心的情感。」
在郭芝吟的作品中,可见她对日常与土地的情感,例如她与母亲与外婆共同创作、用阿美语完成的歌曲「阿公的鱼 Foting」。这首歌记录安静、缓慢的生活节奏,以及与家人相处的时光。她说:「好像我们把共同的记忆包裹进音乐,透过这首歌,我们的家庭连结更深厚。」
●用阿美语向世界开唱 意外获得多元包容
郭芝吟将她的作品带向世界,今年4月她在爱沙尼亚的「塔林音乐周」(Tallinn Music Week)演出,「那次我就感受到欧洲的听众对文化多样性的开放态度。很多人对我用阿美语唱歌感到兴趣,也出奇地热情与好奇。」
郭芝吟表示:「台湾有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化,但在世界舞台上还未被充分看见。」
对于将在捷克大型音乐节演出,她说:「这对我来说真的有点不真实。光是想到世界各地的人在听我的歌,甚至还会用阿美语唱出来,就让我觉得这个世界一下子变得好近。」
郭芝吟表示,这些国际演出的机会,是她过去从没想到的,未来她想继续深耕在台湾的根,同时打开自己迎接更多国际合作的可能。
●漂流出口获金曲奖肯定 结合传统文化与迷幻摇滚风
同样即将登上捷克Colours of Ostrava音乐节的,还有结合阿美族传统与迷幻摇滚风格的「漂流出口」(Outlet Drift)。
漂流出口是由巫尚.碧海、布妲菈.碧海、林肯3位成员所组成,自2010年起开始表演,并在2021年以专辑「海女」获得第32届金曲奖「最佳原住民语专辑奖」。
捷克音乐杂志Headliner形容,漂流出口的现场演出将如一场仪式,「音乐在他们手中不断变化,充满即兴性,将东方与西方数千年的传统精神连结成一种独特的声响体验。」
漂流出口在接受Headliner访问时表示,文化、传统、语言与歌唱方式是他们身份的核心,同时也是灵感来源。「如今我们的母语正面临消失,我们也在努力寻找现代的方法来让它重新活过来。」
漂流出口分享,他们会避免拘泥于固定形式,在创作时,脑中常浮现某种视觉意象,再透过一轮又一轮的即兴录音,留下真正契合的部分。「有时候,走音的音符或意料之外的声音,也可能变成作品中的部分。这是个好实验性的过程。」
●漂流出口用Salisin灵性连结 巡回后再出专辑
特别的是,漂流出口在每次演出前都会举行「Salisin」仪式。在传统文化中,Salisin通常在上山打猎、耕作、建造新房、收成或长途旅行前后进行。漂流出口说,这是他们演出前的静心时刻,与演出场地建立灵性连结,祈求演出平安与顺利。
对于欧洲观众在理解原住民音乐时,是否会受语言、文化隔阂限制,漂流出口认为,即使观众不了解他们的背景,只要感受到他们的能量,连结就会自然发生。对于首次接触漂流出口的听众,团队推荐从「因果 O fades」开始认识,这是他们的第一首英文歌。
在欧洲巡演结束后,漂流出口将推出第3张全新专辑,总结乐团15年创作历程。漂流出口表示:「这象征一种回归,就像所有迷失的水流最终都会流向大海,透过『河口』(Outlet)回到起点。」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