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亚洲」(Nikkei Asia)报导,鸿海及其他台湾电动车制造商在政府慷慨补助推动下,正准备扩展在日本及其他海外市场的电动巴士业务。
台湾正以电动车取代大众运输路线上的传统公车,尤其是在都会地区。根据台湾交通部,截至去年底,在大众运输路线上行驶的逾1万辆公车中,有17%为电动车。
据报导,通过补助案的电动巴士每辆可获新台币530万元的购车及营运补助,约为电动巴士平均价格的一半。
除了减少空气污染,这项补助也旨在促进本地产业发展。台湾政府已订定巴士组装、电池模组、马达和底盘等关键零组件的生产目标。
台湾当局鼓励企业投资,期盼借由有保证的市场需求前景,促使业者大量生产电动巴士,目前已有5家企业的6款巴士车型获得补贴资格,包括鸿海开发的Model T。
巴士业务是鸿海与日本伙伴在电动车领域合作的核心项目之一。鸿海计划于2027年在日本推出Model T巴士与Model U小巴。
根据消息人士,鸿海考虑向三菱扶桑卡客车有限公司(Mitsubishi Fuso Truck and Bus Corporation)供应车辆。
尽管电动巴士在台湾日益普及,但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情况下,上述5大业者在争夺市占率方面,面临成长空间有限的困境。因此,鸿海并非唯一寻求拓展海外市场的企业。
华德动能是最早抓住日本市场商机的台湾企业之一。该公司与日本商社住友商事(Sumitomo Corp)合作,并于2022年进入日本市场。
另一家台湾公司成运汽车则于2023年宣布与日本巴士业者两备控股(Ryobi Holdings)结盟。双方正合作销售电动车。
成运汽车也将南美洲、北美洲与欧洲视为重要市场。该公司计划在台湾邦交国巴拉圭设立一座电动巴士组装厂。
台湾在推动电动巴士普及方面仍面临若干障碍。尽管当局希望提高国产比例,但某大型电动巴士公司高层表示:「部分制造商正面临困境,导致电动巴士的供应延迟。」
「日经亚洲」指出,台湾过去曾尝试发展本土汽车产业,但制造商始终未具有全球竞争力。如今,预计电动巴士将促进台湾科技与电子产业之间的合作,有望为产业带来新的突破。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