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利亚新政府试图在这片饱经战火洗礼的土地建立统治之际,一波新的致命教派暴力正在席卷这个国家,凸显叙利亚安全局势的脆弱。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一名德鲁士族(Druze)商人据称在13日遭到绑架,引发德鲁士民兵与逊尼派贝都因族(Bedouin)武装分子在叙利亚南部爆发多日冲突。
以色列昨天发起军事行动,表示此举是为了保护当地的德鲁士少数族裔,并消灭那些被控在苏威达(Suweida)袭击德鲁士人的亲政府武部队。叙利亚人权瞭望台(The Syrian Observatory for Human Rights)指出,自7月13日起,苏威达地区的暴力冲突已导致至少300人丧命。
这场血腥动乱加上以色列的暴力空袭,再度燃起人们对叙利亚安全体系崩溃的忧虑。
● 德鲁士人是谁?
德鲁士人是活跃于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以色列占领的戈兰高地(Golan Heights)的阿拉伯语系少数民族宗教群体。德鲁士人的信仰源于什叶派伊斯兰教分支,但发展出独特的宗教身分与教义体系。
全球约有100万名德鲁士人,其中一半居住在叙利亚,约占叙国人口3%。根据以色列中央统计局,约有15.2万德鲁士人居住在以色列和其占领的戈兰高地。
叙利亚前总统阿塞德(Bashar al-Assad)突然垮台后,以色列一直在与北部边境附近的德鲁士人接触,以寻求与多个叙利亚少数族群结盟。以色列日益将自己定位为库德人(Kurds)、德鲁士人和阿拉维派(Alawite)等少数族群的区域保护者,同时持续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和政府军。
在5月教派冲突期间,以色列曾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总统府附近发动空袭,声称这是对攻击德鲁士人行动的警告。不过,一些来自叙利亚与黎巴嫩的德鲁士领袖指控以色列蓄意挑起教派矛盾,以推进其在该地区的扩张野心。
● 以色列为何选在此时攻击叙利亚?
以军近期的攻击主要是为了警告并吓阻叙利亚政府军在叙利亚南部的部署行动,以色列声称他们正试图在当地建立「非军事区」,以防止伊斯兰武装分子出现在其北部边境,即戈兰高地附近。
这是自以色列2024年12月摧毁叙利亚境内数以百计军事设施,并占领由联合国托管的缓冲区以来,最严重的军事升级行动。以色列多次轰炸叙利亚,目的在于阻止新政权增强军事能力,避免对以色列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 国际社会反应?
美国国务卿卢比欧(Marco Rubio)说,美方对暴力局势「深表关切」,并于今天宣布「我们已就具体行动达成共识,将于今晚终结这令人不安与震惊的局势。」
包括黎巴嫩、伊拉克、卡达、约旦、埃及与科威特在内的多个阿拉伯国家也谴责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政府与安全部队。沙乌地阿拉伯外交部痛批这是「以色列对叙利亚的公然袭击」,伊朗则表示这些攻击「完全在意料之中」。
土耳其则形容这些空袭「破坏了叙利亚争取和平、稳定与安全的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也谴责以色列在苏威达与大马士革的「升级性」攻击行动。
● 后续发展?
这波暴力冲突凸显叙利亚战后安全与政治格局的脆弱性,近期一连串冲突加剧外界对叙利亚教派冲突再起的担忧。
在叙利亚临时总统夏拉(Ahmed al-Sharaa)试图巩固权力并整合各派系之际,其以伊斯兰主义者主导的政府能否消弭各方因多年内战而激化的裂痕,仍是未知数。这场教派冲突加上以色列空袭,恐破坏国家重建与战后复苏的努力。
而以色列很可能会持续将叙国新政府,以及其在南部的伊斯兰主义盟军视为重大安全威胁,并试图与那些被夏拉政府边缘化的少数族群结盟。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