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图书馆昨天举办了一场讲座,请到温哥华出生长大的李豪(Leo Seewald)谈自己如何从一名加拿大律师变成台湾渔夫。李豪说,他从小就在滨海的温哥华长大,但更爱被海洋环绕的台湾,也因此开启一道意外人生。
李豪接受中央社访问时第一句话就用国语笑着说:「我国语、粤语都说得很好,还会德语、法语,但是英语最差。」
当然,这是玩笑话。一般人很难想像一个白皮肤的外国人能说得一口流利的国语,更难以想像他竟然是一名台湾渔夫。他说:「到今天为止,我相信自己仍是台湾唯一白皮肤的渔夫!」
李豪在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商学院学士毕业后,随后到亚伯达大学攻读法学院,成为律师后到香港律师事务所工作。
能顺利到香港工作,源于他少年时就奠定的中文基础。
李豪说,少时常与父母家人一起到华埠吃饭,对华人的语言文化产生兴趣,10岁时主动对妈妈说:「我想学中文。」「那个年代中文教学还没那么普遍,我们又不熟悉华人圈子,我很感谢妈妈为了让我学中文,费心地帮我一直打电话找老师。」
40年前的温哥华华人都是说粤语,因此当时李豪学的是粤语,随后从香港转至北京工作,才开始接触国语。
因缘际会下,2006年他进入宏利金融集团(Manulife)工作,老板让他选择去台湾或是印尼,他说:「很多人都跟我说台湾好,去了不会后悔。」
他到台湾担任宏利保险的副总经理和其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他的海洋之旅也开始了。
从小就喜欢海的李豪一开始买了游艇行走台湾海域,后来发现只有渔船才能进渔港,这让他很沮丧。直到他5年前获得台湾身分证后,终于如愿可以买渔船、通过渔夫资格考,正式成为一名渔民,行船探索台湾大小渔港。
他说:「台湾有230多个渔港,很多台湾人都不知道吧!」
他知道很多渔民必须全心投入工作、挣钱维系生活,不可能有机会走访各个渔港,更不要说一般人了,即使每天吃鱼,也不太明白渔港和渔民文化。「但台湾海洋和渔民真的有太多好故事,我感觉自己是正港台湾人,有义务走遍每个渔港,把它们的美丽介绍给全世界人知道。」
如今他不仅是永鑫能源董事长,还是TaiwanPlus电视节目「豪哥海上看台湾」(Happy Fisherman)的主持人,在节目中轻松地切换英语和国语,和渔民一起出海,介绍台湾各地渔民的生活和渔港风光。
李豪已经踏足过约170多个渔港,接下来的计划是到金门、马祖。问他如果中国渔船来挑衅怎么办呢?他说:「不担心,我船上有很多台啤,请他们来喝啤酒话家常,大家一起捕鱼、一起开心。」
李豪的演讲是今年加拿大台湾节(Taiwan Festival)的第一个暖场活动。台湾节主办人,加拿大亚裔活动协会执行长吴权益表示,在李豪身上可以看到他充满冒险挑战的精神,以及他对台湾乡土文化的热爱。
吴权益说:「一个加拿大人都能如此深爱台湾,我们是不是该对自己的身分与文化要有更多的反思和理解呢?」
他说,接下来温哥华图书馆还会有包括磁砖、音乐、美食等多个场次的讲座,透过不同触角展示丰富的台湾故事。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