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5 8 月

欧盟预算草案拟补贴核能 德国反对用德纳税人钱买单

欧盟提出2028至2034年预算草案,计划开放部分资金用于发展核电,成员国立场分歧。德国表态反对,作为欧盟最大经济体,德国需承担约1/4预算,强调不应用德国纳税人的钱支持传统核电发展。

欧盟执委会上周提出总额2兆欧元的中期预算规划草案,首度允许成员国可在分配到的预算份额中,用于建设「新的或额外的核分裂能源发电容量」。

若这项草案获得通过,将代表欧盟能源政策的一项重大转变,因为现行预算架构仍明确禁止成员国使用欧盟资金建设核电厂。

在欧盟27个成员国中,对于是否开放核能补助看法不一。法国与瑞典等长期推动核能纳入欧盟气候政策的国家,倾向支持欧盟执委会的预算提案。

德国政府近期已多次对外表达反对立场。社民党(SPD)籍环境部长施奈德(Carsten Schneider)率先表态,表示德国尊重其他国家的核电选择,但不接受动用欧盟预算补助这条「昂贵的道路」。

尽管如此,联邦政府内部对于是否支持欧盟补贴核能仍存不同意见。由基民盟(CDU)主导的经济与能源部回复德媒查询时表示,相关提案仍在详细审查中,并强调内部仍需协调,暂不发表评论。

总理梅尔茨(Friedrich Merz)则在上周五召开的夏季记者会上定调当前德国政府立场,强调德国纳税人承担欧盟约四分之一预算,在支持欧盟核能发展方面「空间有限」。呼吁欧盟寻求更多自主财源,减轻对成员国的税收依赖。

2023年,德国关闭最后3座核电厂,目前正进行全国28座核能设施的拆除作业。根据柏林日报(BerlinerZeitung),位于前东德的莱因斯贝格(Rheinsberg)核电厂,自1966年启用以来,至今仍有大量辐射污染设备等待处理,拆除进度缓慢。

尽管德国在欧盟预算案中否定传统核能选项,但梅尔茨政府上任后,持续投入核融合的研究与发展。

近期由基民盟姐妹党基社盟(CSU)联邦研究、科技与太空部部长贝尔(Dorothee Bär)提出的50亿欧元「高科技发展计划草案」中,核融合即与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并列6大联邦政府强化德国创新与展业竞争力的项目。

欧盟预算草案仍需获得27国一致同意才能通过,未来几年将展开漫长磋商与谈判,外界普遍预期,核能补助条款将成为其中最具争议的内容之一。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