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屢創新高,在華爾街的傳統智慧看來顯然反映了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威脅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過,部分專家警告,無論川普最終如何決定,投資人恐怕就連現有關稅帶來的風險都低估了。
彭博經濟研究估算,美國進口商平均支付的關稅已超過13%,是去年同期的五倍多。滙豐環球股票策略主管 Alastair Pinder 指出,這麼高的關稅足以讓企業獲利成長減少5%以上。
標普500指數按預估獲利計算的本益比約22倍,接近疫情後的高點。一旦接下來企業獲利或經濟數據不如預期,隨時可能讓這波漲勢戛然而止。
達拉斯Murphy & Sylvest 財富管理公司策略師 Paul Nolte說:「目前市場完全反映了最樂觀預期,只要有一點風吹草動或數據不如預期,股價評價就可能重新調整。現在就像華爾街有顆氣球隨時等著被戳破,沒人知道那根針是什麼——關稅可能就是導火線。」
Nolte認為,這根「針」對高檔股市的殺傷力不容小覷,一旦觸發,市場隨時可能出現20%以上的真正空頭行情。
準備迎接市場震蕩
即使是華爾街最看多的分析師,對於關稅對企業獲利帶來的衝擊,也開始提防市場波盪。摩根士丹利美國股票首席策略師威爾森(Mike Wilson)便是其中一員。他今年初還是知名空頭,隨後轉為明確多頭。
威爾森對美股未來12個月仍抱持樂觀態度,也不認為會出現真正的大崩盤,但他坦言,短期內企業財測若不如預期,可能導致市場消化不良。他說:「第3季確實存在風險,關稅成本陸續反映,毛利率可能會壓縮,股市有5%到10%的修正壓力。」
目前企業財報季才剛開跑,但已有不少公司透露現行關稅壓力已逐漸浮現。許多美企面臨多重關稅,包括對大多數國家商品課徵10%,對中國大陸則加征20%。
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上月預估,關稅將讓產品成本增加1%到2%,該公司設法透過調整原料和配方來降低衝擊。Tommy Bahama母公司Oxford Industries也下修全年獲利展望,因關稅支出增加4,000萬美元。經濟風向球Fedex則警告,貿易戰持續衝擊公司業績,尤其是美中之間獲利最豐厚的運輸業務,預計本季獲利會比預期更差。
當然,並非所有多頭都開始退縮。高盛策略師認為,降息、低失業率和企業獲利高檔,都足以支撐目前偏高的股價評價。
此外,川普本月簽署的「大而美法」,讓多項企業扣抵減稅成為長期政策。摩根士丹利的威爾森表示,這法律單就帶來的稅負減免,就能為標普500企業獲利成長貢獻5%到7%。
Pitcairn家族辦公室投資 Nathan Sonnenberg指出:「大家原本預期川普政府今年會更緊縮支出,現在這波支出法落地,我們發現市場其實還有一波刺激效應。」
由於川普行事難測,所有關稅政策對財經影響的評估,隨時都得準備改寫。雖然川普有時會對部分急進的關稅讓步,但在8月1日大限前,關稅整體水準仍有大幅調高的風險。
瑞銀首席策略師 Bhanu Baweja 在彭博電視受訪時說:「現在直接忽視這些關稅,是錯誤反應。當關稅衝擊最終反映到通膨、壓縮實質可支配所得時,市場才會真正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