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化易導致蛤蜊產量減少。圖為示意圖。(法新社資料照)
李欣潔/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酷暑肆虐,南韓近日有預測稱,到2050年,因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溫度上升,全國蛤蜊產量將減少一半以上。
南韓《東亞日報》報導,南韓氣候變化學會21日透露,國立釜慶大學資源環境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鄭必奎發表了氣候變化場景下,蛤蜊產量變化及經濟損失的論文。鄭必奎假設溫室氣體以目前水平排放、慢慢減少碳、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立等3種情況,預測了蛤蜊產量將如何變化。
分析結果顯示,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維持目前水平,預計2041至2050年蛤蜊產量將比2000至2022年減少52.0%。如果慢慢減少碳排放,產量將減少37.9%。如果2070年左右實現碳中立,產量將減少29.2%。如果減少碳排放,蛤蜊產量的減幅就會縮小。
據指出,氣候變化導致蛤蜊產量減少的主因在於,因為水溫升高,鹽分降低,誘發蛤蜊的壓力,降低生存率。蛤蜊比魚類更難移動,因此更容易受到急劇環境變化的影響。
研究推算,蛤蜊產量減少帶來的經濟損失或將超過460億韓元(約新台幣11億元)。
南韓早在去年就已經出現因酷暑導致蛤蜊產量減少的情況,京畿道海域去年從8月16日開始連續41天發布高水溫特報,只捕獲35噸蛤蜊,比5年平均值137噸減少74.5%。京畿道海域去年的水溫從8月底到11月初,比往年高出攝氏2.1至3.0度。
鄭必奎表示,隨著持續高水溫現象,頻繁發生蛤蜊集體死亡事件,需要開發高水溫耐性高的品種等因應方式。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