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 8 月

沉睡水底600年!波蘭紫水晶飾品出土 疑「公爵」遺落護城河

在波蘭古堡護城河中發現、沉睡約600年的紫水晶飾品。左圖為俯視,右圖為側視。(圖擷取自Lech Marek; CC BY 4.0)

在波蘭古堡護城河中發現、沉睡約600年的紫水晶飾品。左圖為俯視,右圖為側視。(圖擷取自Lech Marek; CC BY 4.0)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考古學家在波蘭1座中世紀城堡的護城河中,發掘出1件沉睡了約600年的珍貴珠寶:1枚鑲嵌在「火鍍金」(fire-gilded)純銀底座上的紫水晶飾品。根據科學新聞網站《Live Science》報導,這件飾品的工藝與價值「足以配得上1位公爵」,其發現為理解中世紀貴族的生活與信仰提供了罕見的實物證據。

這項發現來自波蘭的科爾諾城堡(Castle Kolno)遺址。弗羅茨瓦夫大學(University of Wrocław)的考古學家馬雷克(Lech Marek)在《古物》(Antiquity)期刊上指出,中世紀珠寶通常在寶庫或墓葬中被發現,而這件飾品卻出現在護城河這種「日常」場景,極可能是某位貴族在旅行或活動中不慎遺失的。

團隊運用「拉曼光譜分析」(Raman spectroscopic analysis)確認寶石為紫水晶,並透過X光螢光分析證實金屬底座為純銀,且含有大量的水銀,這是中世紀高成本「火鍍金」工藝的明確特徵。

在當時,紫水晶不僅是裝飾品。中世紀的觀念認為,它能保護佩戴者免於中毒、背叛與惡夢等多種威脅,同時也象徵著信仰與謙遜。馬雷克解釋:「在中世紀複雜的符號體系中,寶石的選擇絕非偶然。」這件飾品的遺失,對其主人而言,可能不僅是財產損失,更失去了1件重要的精神護身符。

來源:自由時報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