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川普于当地时间22日宣布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针对汽车在内的日本商品关税从25%降至15%。对此,专家普遍认为,日本市场反应正面甚至惊喜,并指出15%税率可能成为台湾、南韩与美谈判的参考标准。不过,专家也提醒,协议内容仍潜藏政治与经济体质上的风险,值得后续密切观察。
东京明治安田研究所经济学家前田一高表示,日本成功在8月1日前避免原先的25%关税,同时为日本车取得较低税率,对日本经济是正面成果,有助于降低经济衰退风险。他指出,「但是达成协议的时间点在政治上并不理想,若日本首相石破茂能在参议院20日选举前谈成,或许能提振执政党选情」。
新加坡道明证券亚太利率策略资深分析师纽纳哈(Prashant Newnaha)与新加坡盛宝银行首席投资策略师查纳纳(Charu Chanana)都表示,市场对美日协议感到惊喜,一方面是执政的自民党在参院失去过半席次后,外界普遍预期谈判将延宕。
新加坡星展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马铁英(Ma Tieying)认为,这份协议有助于降低亚洲第二大经济体日本面临的关税不确定性,「15%税率也可能成为南韩与台湾等东北亚经济体与美国谈判的参考标准」。
不过,纽纳哈也提到,美日协议仍潜藏变数,「川普要求日本开放农产品市场,这在日本可能面临高度政治阻力,甚至进一步冲击日本脆弱的政治局势。」
但查纳纳也描述:「市场大多将川普宣称日本对美的5500亿投资视为政治戏码,而非具实质交易价值的催化剂。」从战略角度上,日本避开25%关税,川普也可能将注意力转向其他议题。
新加坡华侨银行外汇策略师黄启康(Christopher Wong)则透露接下来将关注美元日圆汇率的2大风险:一是若石破仍留任,是否导致政治不确定性;以及若日本财政恶化,是否影响国家信评,进而牵动日圆走势。
国际资产管理团体Comgest投资组合经理人凯伊(Richard Kaye)认为,接下来一个观察重点是稻米议题,「考量其政治敏感性,日本可能刻意等到选举后才在这部分让步」。他也说,若日本能在稻米进口上展现弹性,将大幅纾解国内粮食短缺,后者已成为通膨主因之一。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