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4 11 月

美日關稅15%怎麼看?專家:可供台灣參考 變數是農產品開放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22日宣布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針對汽車在內的日本商品關稅從25%降至15%。對此,專家普遍認為,日本市場反應正面甚至驚喜,並指出15%稅率可能成為台灣、南韓與美談判的參考標準。不過,專家也提醒,協議內容仍潛藏政治與經濟體質上的風險,值得後續密切觀察。

東京明治安田研究所經濟學家前田一高表示,日本成功在8月1日前避免原先的25%關稅,同時為日本車取得較低稅率,對日本經濟是正面成果,有助於降低經濟衰退風險。他指出,「但是達成協議的時間點在政治上並不理想,若日本首相石破茂能在參議院20日選舉前談成,或許能提振執政黨選情」。

新加坡道明證券亞太利率策略資深分析師紐納哈(Prashant Newnaha)與新加坡盛寶銀行首席投資策略師查納納(Charu Chanana)都表示,市場對美日協議感到驚喜,一方面是執政的自民黨在參院失去過半席次後,外界普遍預期談判將延宕。

新加坡星展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Ma Tieying)認為,這份協議有助於降低亞洲第二大經濟體日本面臨的關稅不確定性,「15%稅率也可能成為南韓與台灣等東北亞經濟體與美國談判的參考標準」。

不過,紐納哈也提到,美日協議仍潛藏變數,「川普要求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這在日本可能面臨高度政治阻力,甚至進一步衝擊日本脆弱的政治局勢。」

但查納納也描述:「市場大多將川普宣稱日本對美的5500億投資視為政治戲碼,而非具實質交易價值的催化劑。」從戰略角度上,日本避開25%關稅,川普也可能將注意力轉向其他議題。

新加坡華僑銀行外匯策略師黃啟康(Christopher Wong)則透露接下來將關注美元日圓匯率的2大風險:一是若石破仍留任,是否導致政治不確定性;以及若日本財政惡化,是否影響國家信評,進而牽動日圓走勢。

國際資產管理團體Comgest投資組合經理人凱伊(Richard Kaye)認為,接下來一個觀察重點是稻米議題,「考量其政治敏感性,日本可能刻意等到選舉後才在這部分讓步」。他也說,若日本能在稻米進口上展現彈性,將大幅紓解國內糧食短缺,後者已成為通膨主因之一。

美國總統川普22日在白宮接待共和黨議員並發表談話。歐新社
美國總統川普22日在白宮接待共和黨議員並發表談話。歐新社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