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薩民眾在社區廚房排隊搶領捐贈食物,一名婦女情緒激動,高舉鍋具吶喊求援,反映飢餓壓力與援助混亂場景。(美聯社)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在加薩飢餓危機惡化與國際壓力升高下,以色列軍方於27日宣布,將在加薩三個人口稠密地區實施每日10小時「戰術暫停」,以利人道物資進入。然而,就在宣布當天,以軍空襲仍造成至少41名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26人是在領取援助物資時遇難,引發外界批評這項措施流於表面功夫。
據美聯社報導,以軍表示,這項暫停將自每日上午10時至晚間8時,在加薩市、迪爾巴拉(Deir al-Balah)與穆瓦西(Muwasi)等地執行。總理納坦雅胡聲稱,此舉將確保「最低限度」的人道援助進入。然而,巴勒斯坦官員與國際組織普遍認為,此舉缺乏實質幫助,甚至具有掩飾軍事行動的意圖。
哈瑪斯官員馬梅爾達維(Mahmoud Merdawi)直言,以色列只是試圖挽救其國際聲譽。加薩衛生部高層布爾什(Muneer al-Boursh)則批評:「如果所謂的休戰無法真正拯救生命,那只是又一次對受困人民的背叛。」
人道困境持續升溫。許多加薩民眾冒險尋求援助,但結果卻可能是死亡。一名母親哈蘇納(Sabreen Hassona)在獲得1公斤白米後說:「我來為孩子們領麵粉,他們已經超過一周沒吃過了。」也有家長在空投混亂中,擔心孩子被援助物資砸傷。許多人空手而歸,更有人在混亂中喪命。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WFP)指出,加薩約有50萬人處於近乎饑荒的狀態。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則顯示,僅7月就有63人死於營養不良,其中包括24名五歲以下孩童。
雖以色列指控哈瑪斯挪用援助資源,但援助受限主因仍是以方持續封鎖。聯合國人權辦公室指出,自5月以來,已有逾千名巴勒斯坦人,在以方支持的援助站周遭,因試圖領取食物遭以軍擊斃。
對瀕臨崩潰的加薩民眾而言,這場「戰術暫停」既未解除封鎖,也無法穩定供應物資,更無法遏止死亡。表面的人道行動,反而更突顯他們身處人道崩潰邊緣的絕望現實。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