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歐盟周日達成貿易協議,但美國總統川普和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就部分關鍵細節說法出現落差,可見協議要全部落實仍有困難。
歐盟表示,已接受美方對幾乎所有出口貨品課徵15%關稅。川普則向媒體表示,歐盟也同意「各國市場全面開放,實施零關稅」。
川普周日與范德賴恩會晤後說,協議不包括藥品,這是雙方談判過程中的敏感議題,川普的說法似乎暗示藥品將適用更高關稅。
范德賴恩則在另一場記者會上表示:「歐盟已同意藥品適用15%的關稅。」但她也強調:「未來美國總統做出的任何決定,就另當別論了。」
美方高層官員隨後表示,雙方確實已就歐盟藥品出口課徵15%關稅達成共識。另針對藥品的「232條款」調查在未來三周仍會持續進行,但歐盟藥品的關稅水準將維持在15%。
美國已啟動調查,針對航太、半導體等特定進口產品是否構成國安威脅進行評估,未來可能對個別產業另行加征關稅。
貿易協議通常需要多年談判,內容動輒上千頁。美歐4月啟動磋商、最終於周日達成的初步協議,具體細節仍相當有限。
鋼鋁關稅美歐看法也分歧
雙方在另一個爭議性領域也出現分歧。川普表示,鋼鋁產品的50%關稅「將維持不變」,而范德賴恩則稱「金屬關稅將被調降,並將實施配額制度」。
美國官員則表示,這項協議不涵蓋歐盟出口鋼鋁產品,仍將維持50%關稅;至於航太產品,關稅目前暫時維持在0%,等待「232條款」調查結果出爐。
范德賴恩強調,她為跨大西洋企業爭取到確定性和穩定性。但目前看來,美歐能否在後續仍待處理的諸多爭議議題上化解歧見,仍有很大變數。
顧問公司Teneo研究副總監尼克爾(Carsten Nickel)發布報告指出:「接下來焦點將轉向協議的詮釋和執行風險,涉及政治與技術層面的複雜問題。」「以這份協議的性質來看,重大不確定性恐將持續存在。」
以下是協議主要內容:
–幾乎所有歐盟銷往美國的貨品將適用15%的基準關稅,涵蓋汽車(原先稅率為27.5%)、半導體與藥品等項目。這15%為最高稅率,不會和現有稅率疊加。
–不過,美方將在兩周內公布對半導體與藥品的「232條款」貿易調查結果,並另行決定是否對這兩類產品調整關稅。范德賴恩表示,這些未來美方的決策「另當別論」。
–美國與歐盟將對所有飛機及其零組件、特定化學品、特定學名葯、半導體設備、部分農產品、天然資源與攸關國安的原物料實施零關稅政策,未來還將新增更多品項。至於酒類產品,雙方尚未敲定安排。
–歐盟出口至美國的鋼鐵和鋁材,現行50%關稅將暫時維持。范德賴恩表示,這些關稅未來將被調降,並改采配額制度。
–歐盟承諾未來三年每年向美國採購價值2,50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LNG),總額達7,500億美元,以取代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並將從美國進口核燃料。
–根據協議,歐盟將採購美國軍事裝備,歐洲企業也承諾在川普第二任內對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
延伸閱讀
美歐達成貿易協議:關稅15% 適用汽車、晶片 附帶數千億美元投資與採購
美歐達貿易協議 范德賴恩:為不確定年代帶來確定性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