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女子站在摆满鲜花与蜡烛的「珠海市全民健身广场」前,悼念2024年11月12日遭驾车冲撞事件中的死伤者。当时1名男子故意驾车冲入正在运动的人群,造成多人死伤。(美联社)
〔编译陈成良/综合报导〕中国近期频传随机攻击事件,但在共产党当局高压控制下,驾车冲撞或持刀伤人案遭噤声处理,引发民间强烈不满。根据《美联社》调查,自去年11月珠海35死惨案后,北京高层已将「群体伤亡事件」纳入言论管制范畴,不仅封锁新闻,更删除现场照片,导致网友怒吼「我们要真相」。
这波资讯封锁始于2023年11月,珠海1名男子因离婚纠纷驾车撞死35人引发高层震怒。习近平下令严防类似攻击重演后,地方政府便不敢轻易对外通报。8天后,湖南1所小学发生休旅车冲撞案,30名师生受伤的数字,直到司机遭判刑后才曝光。
地方政府为压制争议,频以「简讯快报」草草带过。例如北京2起邻近小学的冲撞案,官方通报皆刻意回避关键事实,仅称「擦撞」或「操作不当」,并未提及受害者为学童,现场照片更迅速遭网路删除。
但「盖牌维稳」并非总是成功。今年5月山东滕州发生冲撞公车站事件,警方起初的沉默便激起网民怒火。连《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都罕见警告,此举将严重侵蚀政府资讯公开的基本规范。
《美联社》指出,习近平时代的资讯审查持续扩大。史丹佛大学学者潘婕(Jennifer Pan)分析,当地方封锁失效,中央为维系合法性,才会选择性释出资讯。
在官方采行「即时发声、内容模糊」的新策略下,民众的知情权持续被剥夺,正如网民所言:「我们不是要造谣,我们只是想知道发生了什么。」
来源:自由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