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2 8 月

罷免案沒過關 《彭博》警告:北京現在撿到槍了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在黨部慶祝,象徵親中在野黨成功擋下了這波公民團體的反撲。(路透)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在黨部慶祝,象徵親中在野黨成功擋下了這波公民團體的反撲。(路透)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反國會濫權」大罷免未竟全功,台灣的民主防線正面臨新的嚴峻挑戰。根據《彭博》(Bloomberg)深度分析,此次罷免案的挫敗,不僅讓親中的國民黨得以鞏固其在立法院的優勢,更等同於將新的政治籌碼,拱手讓給了虎視眈眈的北京政權,恐將加深台灣的政治僵局,並阻礙國防自主的進程。

報導中指出,726的罷免投票結果,24名國民黨立委全數過關,對賴清德總統的民進黨而言是一次打擊,粉碎了其奪回國會多數的希望。國際非政府組織「國際危機組織」(ICG)東北亞資深分析師楊念祖警告:「中國很可能利用這次的結果,大肆宣傳賴清德政府未獲台灣人民多數支持的論述,藉此詆毀其政策的合法性。」

這次的結果,讓1場以「反親中、護民主」為主軸的公民運動,形同遭遇了1場壓倒性的失敗。《彭博》分析認為,罷免案的失利,可能讓北京更為大膽,相信賴清德總統的「抗中路線」已在國內「踢到鐵板」,進而對台持續施加經濟壓力,並為國民黨倡導更多「兩岸交流」打開大門。

在罷免案結束後隔日,中國國台辦隨即發表聲明,稱投票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政治操弄不得人心」,並指控民進黨「假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其論述再次與國民黨如出一轍。

報導提到,隨著罷免威脅的解除,國民黨恐將更有恃無恐地挑戰未來的軍事預算分配,並持續推動爭議性法案。罷免案前夕,藍白兩黨再度聯手,否決了政府提名的7位大法官人選,已導致憲法法庭陷入停擺危機。如今,台灣關鍵的國造潛艦等國防自主計劃,未來恐將面臨在野黨更嚴苛的審查與杯葛。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蘇子喬分析,罷免案的結果顯示,單純以「護台灣、反中共」為訴求,未能與更關心民生經濟議題的多數選民產生共鳴。然而,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則強調:「這場史無前例的公民運動,是由反共情緒與保衛台灣的渴望所驅動。」面對挫敗,他重申北京確實介入了台灣的內部事務。

來源:自由時報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