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其中承诺每年向美国采购高达2500亿美元的能源。但这等同欧洲每年要买下美国近8成的能源出口,脱离现实。
路透社报导,美国与欧盟27日达成贸易协议架构,美方将对多数欧洲输美商品课15%关税;欧盟还允诺未来3年每年将向美国采购价值2500亿美元的能源,包括石油、液化天然气及核能技术,以及未来几年向美国额外投资6000亿美元。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资料显示,美国2024年向全球所有买家出口的能源总额为3180亿美元;路透社汇整欧盟统计局(Eurostat)资料,欧盟去年买入美国石油、液化天然气与固态燃料(如煤),合计760亿美元。
分析人士表示,要让进口量增为去年的3倍以上显得不切实际。
全球贸易数据与分析公司Kpler的液化天然气高级分析师芮加拉度(Arturo Regalado)直言,协议中构想的能源贸易规模超乎市场现实,「若要达成目标,美国的石油出口几乎必须全数转向欧盟,或欧盟自美进口的液化天然气总值就得提高6倍」。
美国能源当前抢手,其他国家因也已在与美国的贸易协议里承诺增加采购,同有庞大对美采购需求。日本上周在与美国签署的贸易协议内同意「大幅扩大自美进口能源」;南韩方面则表达有意投资并自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气专案采购燃料,作为寻求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一环。
国外竞相购买美国能源会带动美国石油与天然气基准价格上扬,让美国能源生产商更偏好出口而非内销,从而使美国国内的燃料与电价成本变贵,最终恐将成为美、欧领袖头痛的政经难题。
欧盟虽能承诺但没法公开做出保证,因为实际要购买能源的是欧洲的企业,而不是欧盟本身。
市场分析机构ICIS的分析师施若德(AndreasSchroeder)与帕马(Ajay Parmar)在书面答复路透社时说:「这根本不切实际。要不就是欧洲得用远高于市场合理价格的费用来买美国液化天然气,不然就是进口的天然气量会多到超过欧洲本身所能负荷。」
此外,分析人士指出欧盟拉高燃料购买,会打乱自身能源需预估,因为目前欧盟正逐步转向洁净能源,预期燃料需求将逐年下降。施罗德与帕马说:「欧盟并无从美国进口更多石油的迫切需求,事实上欧洲石油需求几年前就已达峰值。」
除能源采购外,欧盟承诺的额外6000亿美元对美投资同样有画大饼之嫌。政治新闻网Politico.eu指出,两位不具名欧盟官员指出,增加对美投资的资金将完全来自民间,因此不是布鲁塞尔当局说了算。
美国总统川普与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昨天才宣布达成协议,欧盟执委会两名高层今天就说,对美投资资金将完全来自欧洲民营企业,公部门不会投入任何资金。
其中一名执委会高层说:「这不是作为公部门的欧盟所能保证之事,须取决于民间企业的投资意愿。」欧盟执委会也未表示将推出任何激励措施,以确保民间达成60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目标。
不过这位欧盟高层表示,6000亿美元是「经与多个商业协会与企业深入讨论投资意愿后所提出的数字」。
欧盟执委会强调对美投资资金将来自民间企业而非欧洲纳税人,这点与日本承诺将从公、私部门筹措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形成对比。
智库「贾克迪罗中心」(Jacques Delors Centre)专家雷迪克(Nils Redeker)告诉Politico.eu:「协议的这部分纯属做做样子。欧盟不是中国,没人能指示民间企业要赴美投资多少钱。」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