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與亞洲強權的斡旋下,泰國與柬埔寨元首同意停火,結束十多年來最嚴重的邊境衝突。
彭博資訊報導,馬來西亞總理安華28日以東南亞國家協會主席的身分主持會談,泰國代理總理普譚與柬埔寨總理洪馬內在席間同意停火,於29日午夜生效,北京與華府也派代表與會。
這是戰事自7月24日爆發以來,首度舉行的正式外交對話。戰火導致至少36人喪生、在泰柬長達800公里的邊界,逾15萬平民流離失所。衝突在上周末急遽升溫,雙方以重型火砲相互攻擊並展開空襲,並指責對方鎖定平民居住的區域。
在談判前,美國總統川普說,泰、柬元首已同意「儘速達成停火」。川普也在27日分别致電普譚與洪馬內,要脅若泰柬持續交戰,華府將不會與其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稍早表示,美國官員正在馬來西亞協助和談。洪馬內也說,中國大陸也將參與會談。中國大陸是泰國、柬埔寨的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柬國金邊當局的主要支持者。
魯比歐指出:「川普總統與我都持續與雙邊的對口官員接觸,並密切關注情勢。」「我們希望衝突儘快結束。」
隨著川普8月1日的關稅生效期限逐漸逼近,高度仰賴貿易的泰國希望避免觸怒川普,尤其是泰國官員正力圖避免輸美產品遭課36%的高額關稅。川普今年稍早宣稱,其貿易舉措協助制止印度與巴基斯坦的邊境衝突,巴基斯坦承認這樣的說法,但印度予以否認。
泰國為了縮減對美國高達46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可能擴大美國商品的進口管道。印尼、菲律賓、越南等鄰國已在近幾周與美國談妥貿易協議。
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桑麗說:「美國總統川普的施壓手段似乎奏效,無論泰國或柬國當局都苦於景氣不振。」她說,若泰國無法成功壓低關稅,將帶來嚴重的政治後果。
不過,桑麗也說,在柬埔寨當局威脅將邊界爭端告上國際法庭之際,停火協議可能不為泰國公眾或軍方所接受。柬埔寨曾表示,希望國際法庭對四個有爭議的邊界地區做出裁決,泰國則說不會接受法庭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