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30 8 月

半導體、電子產品豁免關稅 當心下個大魔王 232調查結果 殺傷力更大

美國將台灣對等關稅訂為20%,彭博資訊指出,目前半導體和電子產品這兩大關鍵出口產品被豁免徵收關稅,預期僅影響台灣部分產品,接下來重點是面對美國依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232條款」啟動的半導體產業調查結果。

在川普4月2日的關稅「解放日」數日後,也就是4月11日,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CBP)就發布公告,列出具體豁免清單,確認包括智慧手機、個人電腦、晶片半導體等電子產品在內的多項商品免於課徵對等關稅。

川普最新行政命令是調整「對等關稅」部分,也就是說,台灣的半導體和電子產品這兩大關鍵出口產品並不適用於最新對等關稅,仍在豁免範圍內。

然而,台灣接下來要面對半導體產業調查結果。這項調查涉及範圍廣泛,例如矽晶圓等晶片零組件、晶片製造設備及「含有半導體的下游產品」。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7日曾表示,川普政府將在兩周內公布半導體進口的國安調查結果;川普在2月曾揚言,將對進口晶片課徵25%關稅。一旦美國決定對半導體進口課徵高關稅,將對台灣產業有莫大殺傷力。

另一方面,彭博指出,川普最新行政命令是在發布之日起七天後生效,代表關稅生效前還有七天緩衝期,這也為台灣進一步與美國談判留出時間窗口。

對台灣最新的20%對等關稅稅率,高於目前暫緩徵期的10%水準,但低於4月最初提出的32%。不考慮中國大陸,這一稅率在亞洲經濟體中屬較高水準,高於日本和南韓適用的15%,以及印尼、泰國、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的19%,但與越南的20%關稅水準相同。

彭博分析師指出,假設台灣的20%對等關稅生效,那麼台灣輸美商品實際關稅稅率將從目前的6.2%上升至9.2%,遠高於2024年0.9%的平均水準。分析說,這將對台灣對美出口造成壓力,但只要半導體和電子產品關稅被豁免,對台灣經濟影響應會有限。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