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總統李在明與美國總統川普8月將舉行領袖會談,日媒引述知情人士稱日期訂於8月12日。在韓美達成初步貿易協議後,雙方接下來最關鍵的議題是軍事同盟現代化,可能聚焦調整駐韓美軍牽制中國、因應台海衝突的角色。韓國媒體報導,這對於必須同時維繫對中關係的南韓而言,可能成為難題,而這可視為川普給南韓的「第二張帳單」。
川普7月30日宣布與南韓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南韓商品的關稅調降至15%,南韓將提供3500億美元用於他挑選的投資項目,併購買價值1000億美元的能源產品。川普同時宣布8月將與李在明會晤。
根據南韓中央日報報導,日媒TBS電視台引述多名知情人士稱,李在明預計8月11日啟程前往華府,並在8月12日與川普舉行會談。報導稱,李在明預計停留一至兩晚,8月15日返韓出席總統任命儀式。
根據南韓News1報導,這將是李在明任內首度會晤川普,韓美同盟現代化料將成為主要議題,由於川普行事風格善變,南韓出現「事先劃定不容退讓紅線」的聲音。
在韓美就關稅達成初步協議後,兩國最關鍵議題是「同盟現代化」,這是指擴大傳統軍事安全同盟,不再僅聚焦應對北韓威脅,而是重新調整以因應國際安全與戰略環境的變化。
報導指出,韓美最大癥結將是「駐韓美軍角色變化」。先前駐韓美軍司令曾比喻「南韓像中國門口的航空母艦」,暗示應擴大南韓在區域安全中的機動角色。此外,美國內部軍事戰略指導備忘錄也明列,將著重強化美國本土防衛與遏制中國奪取台灣的行動,似有意將因應北韓核威脅的責任更多轉移至南韓,駐韓美軍在對中牽制方面的功能預料將持續擴大。
梨花女子大學教授朴元根(박원곤,音譯)認為,川普料將在提高南韓分擔防衛費、承擔戰略武器部署費用,以及增加國防預算等三個方面施壓。
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申范哲(신범철,音譯)認為,若南韓完全無視美方推動的「戰略性靈活性」,恐導致駐韓美軍縮減。
申范哲建議:「南韓應接受戰略靈活性的概念,但也應明確劃定『台海有事時,南韓專註於防衛朝鮮半島』的戰略立場,並搭配如『不直接介入周邊國事務』這類外交修辭。」
延伸閱讀
川普下令派遣2艘核潛艦「更靠近」俄 英海軍退將:完全無關緊要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