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戰場改寫了戰場規則,小型、可消耗且致命的無人機躍居最關鍵武器。各國軍方無不全速量產這種武器。與此同時,偵測、干擾與擊落無人機的競賽也如火如茶地開展。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今年3月開始推動「捕蠅草演習」(Project Frytrap),規模和目標不斷擴大。最近的「捕蠅草4號」演習(Flytrap 4.0)首度將反無人機系統納入營級演習,想定是攻擊方數十名士兵攻打守方180名部隊,輔以數百架無人機,模倣烏克蘭戰場的作戰模式。
演習中,派駐德國的美軍騎兵第二團和英國皇家約克郡團的官兵,在演習中運用新技術,能追蹤、干擾並擊落由其他美軍部隊派出的無人機,這些產品部分由軍方委託研發、部分來自民間企業。
1. TLS BCT MP
其中,美軍旅級作戰用的攜行式地面層電戰系統(TLS BCT MP)負責無人機反制的第一線:偵測來襲目標。這套由CACI國際公司旗下事業開發的一套名為「Beast+」天線,外觀像從背包長出來的仙人掌,透過導線連接到一個手機大小的螢幕。專為行動中的步兵設計,可偵測周遭無人機的無線電訊號並加以干擾。
演習士兵也測試了多套干擾器,外型像科幻電影里的巨型雷射槍,大多透過發射強力無線電訊號干擾無人機運作。
2. 共通遙控武器系統
而美國陸軍開發的「共通遙控武器系統」(Common Remotely Operated Weapons System),能在超過實際射距的範圍偵測無人機。這套系統安裝在史崔克(Stryker)裝甲車內,可以利用車頂的M2 .50口徑機槍自動擊落無人機。系統的雷達可追蹤射擊彈道,並自動調整瞄準。
3. Squarehead Technology 開發聲波預警系統
美國國防部也部署聲波感測器。這些高靈敏度的監聽設備,專門用來辨識無人機馬達的聲波特徵,不依賴尋找無線電波或目視,這補強了在夜間或面對不透過無線電與基地通訊的自主型或光纖導引無人機的反制能力。
「捕蠅草4號」演習便部署的一套聲波無人機預警系統,由挪威 Squarehead Technology 開發,可在部隊周遭建立安全網,讓士兵在無人機接近時就能掌握情況。整套高不到1米的系統化解無人機攻擊帶來的最深恐懼。
4. 低成本反制──步兵用電腦化瞄準具
一旦偵測到無人機,下一道難關就是如何以低成本予以擊落。參與「捕蠅行動」演習的部隊,將以色列科技公司 Smart Shooter 的電腦化瞄準具安裝在美軍標配的 M4 步槍上,藉此提高命中率。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