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依賴AI聊天機器人恐釀禍。(路透檔案照)
首次上稿 08-16 22:23
更新時間 08-17 06:52
〔編譯魏國金/台北報導〕過度依賴AI聊天機器人可能釀禍。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導,一名60歲的紐約男子在閱讀食鹽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後,依據ChatGPT建議,以溴化納(sodium bromide)取代一般的食鹽(氯化鈉),3個月後他因罕見的溴中毒(bromism)癥狀而入院接受3周治療。
報導指出,3名治療該男的醫師本月初將此病例發表在「內科醫學年鑒」(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根據該報告,這名先前沒有精神病史的男子,到院時「對鄰居毒害他憂心忡忡」。
該男說,他一直在家蒸餾飲用水。報告指出,他似乎對別人提供的水「偏執多疑」,而在一篇實驗室文獻與諮詢毒物控制中心後,醫師們思考溴中毒,亦即高濃度溴化物的可能性。
報告指出,「在入院後最初24小時,患者表現出越來越嚴重的偏執、幻聽與幻視,並試圖脫逃,凡此種種,導致他嚴重失能而被強制送入精神病院」。
當情況改善後,該男表示,在閱讀到食鹽對健康影響的資料後,他進行戒食鹽巴的「個人試驗」,而該決定是在諮詢ChatGPT之後做出的。他說,長達3個月他天天以溴化物取代鹽巴。
這3位來自華盛頓大學的醫生未能取得該男與ChatGPT的對話紀錄,而他們自行詢問ChatGPT 3.5可以用什麼取代氯化物時,答案包括溴化物。
報告說,「雖然ChatGPT的回復很重要,但沒有提出具體的健康警告,也沒有詢問我們為什麼想知道,而這是我們假設一名專業的醫療人員會問的問題」。
溴化物中毒在1900年代初期是常見的中毒症候群,因其存在於許多非處方藥物與鎮靜劑中。據信溴化物中毒占當時精神病入院人數8%。
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說,溴化鹽是一種無機化合物,目前僅用於貓狗的抗癲癇藥物。該報告說,溴中毒是罕見的症候群,但近期「因網路使用普遍,含有溴化物的物質變得較容易取得」,而使相關病例再次出現。
來源: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