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18 8 月

菲印南海联演 能刺痛中国?

今年8月4日至8日,在菲律宾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首次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两国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了2025-2029 全面双边行动计划, 13份备忘录和协议的合作领域涵盖国防、海事合作、贸易、数字技术、旅游、太空合作、文化和科学等。尽管印度和菲律宾在1949年建立了冷战北京下的双边外交关系,但几十年来,两国的伙伴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象征性阶段,基于相互的善意,但尚未实现其潜力。 这次访问被认为标志着两国关系的历史性里程碑,增添了菲律宾硬实力优势,也为印太平衡增添新的一股力量。

两国关系最初的局限性源于地理距离、不同的地区优先事项以及系统性制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印度的“向东看”政策(2014年更名为“向东行动”政策)开始为通过东盟框架以及印度的“印太海洋倡议”和“区域安全与增长共享”等倡议进行更有意义的接触铺平道路。

国防关系至关重要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325397163384-2\”);});

在印度和菲律宾庆祝建交75周年之际,分析认为两国关系正处于质的飞跃阶段。 在马科斯最近访问期间,印度总理莫迪表示,防务合作是“深厚互信的象征”。马科斯则强调菲律宾是印度“东进”和“人民”愿景的重要合作伙伴。马尼拉还在考虑从印度采购“阿卡什”地对空导弹系统。

与东南亚其他几个国家不同,菲律宾与印度的贸易关系并不牢固。因此,国防和安全伙伴关系已成为新德里与马尼拉战略联盟的核心支柱。这在印度向菲律宾出售“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系统的协议中得到了恰如其分的体现。这使得菲律宾成为第一个从印度采购此类导弹的国家,也是印度首次重大国防出口。 “布拉莫斯”巡航导弹系统分两批交付,第一批于2024年4月交付,第二批于2025年4月交付,目前已为菲律宾海军陆战队提供了先进的海岸防御能力。

战略考量与中国

同样在军事领域,在马科斯总统访问前夕,印度和菲律宾海军于8月3日至4日在南海举行了首次联合巡逻。印度据报派出了三艘军舰——“德里”号、“沙克蒂”号和“基尔坦”号——而菲律宾则派出了“米格尔·马尔瓦尔”号和“何塞·黎刹”号。演习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举行,这也是马尼拉为应对中国海上强硬姿态而采取的广泛行动的一部分。

南海是马尼拉和北京之间紧张局势的核心。当然,印度和菲律宾首次在有争议的南海举行联合海军演习,遭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中国的强烈反对。针对事态发展,与印度和菲律宾均存在领土争端的中国已在南海启动军事巡逻,并声称印菲联合演习正在破坏地区稳定。中国国防部表示菲律宾是“麻烦制造者”,与外国势力勾结,在中国的“内水”中兴风作浪。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访问印度,右为印度总理莫迪

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访问印度,右为印度总理莫迪 REUTERS – Adnan Abidi

此前一直避免直接提及南海问题的新德里如今明确支持遵守2016年南海仲裁案裁决,并将焦点集中在维护基于规则的海洋秩序上。 这一转变标志着印度在印太地区战略态势的演变。

报道称,费迪南德·马科斯和印度总理莫迪定于会谈重点讨论加强海上安全协调和情报共享。

马科斯在前往印度之前向媒体表示,印度和菲律宾“决心”“维护国际海洋法”。他说:“我们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地区和平与合作,为我们积极开展和不断发展的海上合作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分析认为,对印度而言,南海问题已不再是边缘问题,而是其海上和经济安全以及地区领导地位主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菲律宾的伙伴关系是印度印太地区雄心的具体体现。

菲律宾的武装部队总参谋长布劳纳强调加强威慑以防止战争的必要性,他表示:“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就要通过现代化建设加强菲律宾武装部队;其次,要与志同道合的国家合作,就像我们与印度合作一样。”布劳纳周四在印度海军油轮“沙克蒂”号上举行的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时表示,“沙克蒂”油轮访问马尼拉港口并非仅仅具有象征意义。他说:“它发出了强有力的信息,展现了两个充满活力的民主国家之间伙伴关系的力量、团结和合作的活力。”

中国:‘联合巡逻’正在扰乱地区和平稳定

中国军方周一证实其于8月3日至4日在南海进行了巡逻。南部战区发言人称中方巡逻是“例行公事”。同时也谴责“菲律宾所谓的‘联合巡逻’正在扰乱地区和平稳定”。

当然, 这次两国在南海共同行动各自均有考量,印度通过联合海军巡逻和向菲律宾提供“布拉莫斯”导弹在该地区的存在,反映出其军事行动的后续行动,而非仅仅是外交上的结盟。其目的是威慑,并形成一个有效的制衡力量,以平衡中国在该地区的主权主张,而该地区对全球贸易至关重要,每年约有价值3万亿美元的货物通过该地区运输。

从菲律宾的角度来看待南海,或称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内的部分西菲律宾海的问题,很显然,除了越南偶尔介入之外,没有哪个国家像菲律宾一样,因领土主张问题而遭受中国 如此多的骚扰。马尼拉和新德里都认识到需要平衡中国的强势,因此优先开展海上合作、信息共享和防御合作,以维护该地区基于规则的秩序。

很显然,实现安全和防务伙伴关系的多样化,不仅可以减少菲律宾对任何单一国家的依赖,还可以使菲律宾和印度能够有效应对地区战略动态的复杂相互作用。

印度、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博弈?

从更广泛的角度看,马尼拉方面通过总统的访问寻求与印度等域外伙伴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也是有意减少对单一盟友(例如美国)的依赖,希望拓宽思路和区域,并建立多向安全和经济合作。

或许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既中国方面看这次联合军演的意义,或许能看到当事两国不言而喻的战略动机。

中国军事网刊载的文章直言不讳地说:这次联合演习实际上是一张全球性大国的名片,刺痛了中国的神经。分析认为,印度借菲律宾搅局中国南海意战略布局显现。这场军演背后是印度、菲律宾和中国之间的博弈,未来南海局势的走向,取决于中印菲三方的博弈结果。

印度的目标不仅是成为区域性大国,还希望在全球舞台上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印度希望通过与菲律宾的合作,在南海对中国形成牵制,尤其是在美印关系出现裂痕的情况下,莫迪政府显然不希望再当次要角色。分析认为,菲律宾方面,他们与印度的合作不仅仅是增强自己在南海的发言权,更是在寻找一个借助印度抗衡中国的捷径。菲律宾不再依赖传统的美国模式,而是选择与印度站在一起,试图通过联演进行更多的政治博弈。

分析进一步指出,美国在这场联合行动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南海是中国的战略要地,也是美国争夺全球霸权的关键之地。美国支持菲律宾,拉拢印度,意图在南海局势上给中国施压。菲律宾站在两大强国之间,选择与印度合作,显然是在摸索新的外交途径。它希望通过与印度建立更密切的军事关系,为自己的战略发展添砖加瓦。

更全面的信息

印度教徒报认为,小马科斯与莫迪的会晤为印度与东南亚的关系传递了更全面的信息。从地区上看,菲律宾2026年接手东盟轮值主席国位置,也是东盟-印度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协调国。邀请马科斯访印也是为了缓和两国关系。今年6月,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发表了一些不必要的尖刻言论,将许多东盟国家称为“中国B队”,并嘲讽了2009年签署的《东盟-印度货物贸易协定》(AITIGA)。

印度和菲律宾已分别讨论启动优惠贸易协定(PTA)谈判,表明即使面临美国关税和惩罚措施的冲击,印度仍打算继续在全球范围内谈判,以建立更加自由化的贸易体制。此次访问的另一个重要意义也在于告知全世界,印度对印度-太平洋地区和平与安全的利益并不局限于四方安全对话,印度还注重加强与该地区所有国家的联系,特别是在与全球大国共同应对当前地缘政治动荡之际。“四方安全对话”主要是一个讨论安全问题,特别是海上安全的论坛。北京一直声称四方伙伴关系对中国怀有敌意。

印度与菲律宾的双边关系一度以潜力遥远、互动有限为特征,如今正发展成为强有力的战略伙伴关系。在大国竞争日益加剧、不断变化的印太地区,这种伙伴关系将有利于印度追求其战略目标,也有利于菲律宾推进战略多元化的努力。

法国世界报相关分析也认为,对于奉行多边结盟的印度来说,关键在于提升其在该地区的存在感,尤其是在面对与其喜马拉雅山脉的边界划分而发生冲突的中国时。2023年5月,印度海军已与东盟在南海联合参加了演习。印度与东盟十国的贸易额约占其对外贸易总额的11%。作为“四方安全对话”(与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印太地区建立四方安全对话机制)的成员,印度不仅致力于在该地区发挥经济和安全作用,也致力于维护自身地位,印度海军还致力于走出其“后院”——印度洋,“并将雄心转向印太地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