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今年上半年核能發電量增加8.7%,三倍於官方全年2.9%成長目標;同期間燃煤發電量則銳減16%。核能發電量超標,理由是檢修停機次數減少、新機組啟動,以及既有機組滿載運轉,有助於壓低發電成本並減少燃煤使用。
韓國電力交易所(KPX)指出,2025年上半年檢修停機時間年減29%,核能裝置容量增加6%,推升了發電量。位於首爾東南方的1.4GW新韓蔚2號機組已在2024年4月併網。
南韓電力交易所(KPX)發言人發給路透的新聞稿說:「電力市場中機組運轉的基本原則是把發電成本降到最低。核能的燃料成本通常低於燃煤和液化天然氣(LNG)等其他能源。」
南韓是亞洲第二大核能發電國,僅次於中國大陸。隨著各界反核能阻力消退,日本已重啟停擺機組、印度也有新機組投入商轉,南韓更加快核能發電布局。
南韓人口5,100萬,目前運轉26座核電機組,總裝置容量26.05GW,另有4座正在興建,包括兩座合計2.8GW的機組,預計2026年併網。
自2022年用電需求趨穩以來,核能發電量年均成長6.1%,而總統李在明6月上任後也承諾持續支持核能。
根據韓國電力公司(KEPCO)統計,去年核能在發電佔比已由2019年的25.9%升至31.7%,大致抵銷燃煤在同期由40.4%降至28.1%的跌幅。
能源經濟暨財務分析研究所(IEEFA)指出,輸電限制壓抑了再生能源發展,使得再生能源加上水力發電僅佔全年發電量略高於一成,遠低於全球平均的30%。
韓國電力統計顯示,2022年以來,用電需求主要來自冷氣需求上升,工業用電則呈現下滑。
南韓能源部表示,半導體製造商和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雖正增加,但尚未影響燃料採購。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