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低成本股票和债券基金是赚钱好方法,但如果想赚更多钱,投资人必须牢记两个字,那就是「别碰」。
所谓的「别碰」是指别碰已经买进的基金,这个道理很简单,但难以实践。金融服务公司晨星(Morningstar)的投资人行为研究显示,回顾过去十年,大多数投资人都在买进基金后又从事交易,但这么做其实有弊无利。如果买进股票和债券基金后一直不管这些投资,投资绩效将大幅上升。
晨星发现,基金投资人实际平均报酬率远低于基金业者公布的市场报酬率,交易决策失当(买高卖低)能解释这种落差。如果时间拉长至30年,无法忍住不碰对报酬率的冲击令人不寒而栗,晨星计算投资人投资组合资金平均损失逾18%。
晨星研究服务常务董事普塔克(Jeffrey Ptak)说:「投资人倾向在错误时机交易,这是一种自残行为。」
找到抗拒买进和卖出诱惑的方法很重要,但并不容易,理由有好几个。首先,金融服务业者大多致力于不断销售新产品与服务,用意是让客户持续买进与卖出最新产品。这种行为让资产管理公司与顾问业者赚进大把钞票,但投资人未必如此。
其次,如果股市与债市行情波动,投资人大有理由在场边观望,但如果市场不断上涨,把所有资金押在热门投资标的的动机也很充分。不过,对大多数人而言,金融市场过于复杂,无法智取。从历史经验来看,买进并持有一直是较佳作法。
第三,政策与政局物换星移可能引发恐惧,导致投资人对全心投入金融市场感到不安。川普政府持续做出重大改变,美国已祭出1930年代以来最高关税税率,拘留的移民是过去20年来最多。川普政府也抨击官方统计机构,并不断为美国债务气球充气。如果川普政府要让美国经济与市场来一场大地震,买进并持有股票与债券基金的传统策略可能不再合适。
不过,如果从10年甚至更长时间来看,当前这些问题重要性可能下降,人工智慧(AI)等其他发展刺激经济的速度则会高于大多数人预期。从市场和晨星最新研究传达的教训来看,抱持谦逊态度或许是明智之举,投资人难以打败市场。
延伸阅读
$(document).ready(function () {nstockStoryStockInfo();});